華文網

世博園2000張免費票遭“瘋搶”

“免費票已發完”的通知貼在世博園售票口處 ■華商晨報主任記者 王齊波 攝

本報訊“世博園售票視窗排滿了遊客,都來這裡搶著領取免費門票,平時這樣的機會太少,如果能多一些免費日活動就好了。”

4月25日,瀋陽開展“旅遊惠民免費日”活動,世博園推出2000張免費門票,引來市民排隊“搶票”,部分視窗不到半小時,免費票即全部發出。不少市民感歎,活動僅限一天,不太解渴。

“旅遊惠民免費日”

瀋陽13個景區免門票

從4月起,瀋陽市全面啟動瀋陽國際旅遊節四季游第一季春季遊活動。

在今年春季游中,瀋陽首次提出將4月25日定為瀋陽旅遊免費優惠日,全市13個景區免票、50個景區開放、超10個景區打折。

值得關注的是,13個免費旅遊的景區中,瀋陽唯一一家國家5A級風景區世博園推出免前2000人門票;棋盤山風景區推出免大門票和登山門票;鳥島風景區推出免前1000人門票;關東影視城免門票;馬耳山、五龍山、楊城寨生態旅遊區、瀋陽水洞、財宮、華聖寺、大德農博樂園、愛新覺羅祖家坊、白鶴樓當日免門票。

另外,還有滿洲省委舊址、錫伯族家廟、汗王宮等50個景區點向公眾開放。

遊客起早排隊“搶票”

有視窗不到半小時被領光

昨日10時許,記者來到世博園西門售票處。售票處玻璃窗上貼著一張公告:為迎接瀋陽國際旅遊節,回饋廣大遊客,瀋陽世博園定於4月25日當天前2000名遊客可免費入園,實行先到先得原則。

根據景區安排,世博園三個入口免費人數分配如下:正門1000張,南門600張,西門400張。遊客本人需到售票窗口領取入園門票代用券,每人限領一張,一人一券入園。

遊客持免費門票入園時間為4月25日8:30~10:00,過期作廢。

“還有免費票嗎?給我來一張。”一名中年女子向西門售票視窗工作人員詢問。“不好意思,免費票早就被遊客領沒了。”視窗工作人員指了指玻璃窗上的通知說。

記者注意到,通知下方還貼了一個通知:“免費票已發完。

西門售票視窗工作人員介紹,早上8點售票人員已經到位,此時,售票視窗前已經排滿了人,甚至有遊客早上4點就來到售票視窗排隊占位元,不到半小時,免費門票就被搶光。

世博園便民服務視窗工作人員說:“早上6點多,廣場上已人山人海。”

10時20分許,在世博園正門售票中心,免費領取門票活動已經停止。

多數受訪市民建議

適時增設景區免費公益開放日

記者在世博園正門售票處停留半小時,其間,不少遊客向售票視窗工作人員詢問領取免費門票事宜。

市民李女士得知免費門票已被發完,皺緊眉頭說:“看到媒體發佈的世博園免費送票的消息後,一大早我就和朋友坐車往世博園這邊趕,因為路上堵車,沒有領到免費票。”

“這樣的機會少了點,如果每半個月都能安排一天免費送票活動,也不至於這麼多遊客來搶票。”市民劉先生說。

走訪中,記者隨機採訪了20名市民,多數市民點贊景區推出的“免費門票”活動。但也有不少受訪市民表示,免費日活動僅限一天“不解渴”,建議有關部門,根據景區自身情況適時增設免費公益開放日,讓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實惠。

另有部分遊客向記者反映,早上有旅遊團的領隊在免費送票窗口占位元領票,影響普通遊客領取免費門票。

對此,世博園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免費領取門票活動只針對個人發放,要求個人排隊領票,並不針對旅遊團發放。

■新聞延伸

“門票依賴症”導致

免費和優惠活動景點少

隨著“五一”小長假臨近,國內多個省份陸續推出景區門票免費或降價活動。據媒體報導,對於免費和降價景區名單,仍有不少遊客認為推出票價優惠的景區(點)數量偏少。

有業內人士表示,遊客感到景區免費開放日少、票價優惠數量偏少折射出國內多數景區對於門票仍然過度依賴。

據分析,目前國內門票價格機制仍不完善,周邊配套消費尚未完全跟進,吃、住、娛、購品質有待提升。由於景區鮮有地方特色的紀念品,餐飲等服務也參差不齊,所以消費者在餐飲、購物等消費總體上還不足,導致部分景區門票收入占到遊客在景區消費比重較大,因此,一些景區仍然依靠收取門票這種景區最初期的經營模式生存。

有專家表示,有關部門如果想讓景區門票降到親民的低價水準,乃至實現相當多的景區免費,應該從體制改革的角度去改變景區開發經營模式,不應該讓景區只依賴門票收入。

■專家建議

擺脫“門票依賴症”

可借鑒“杭州西湖模式”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甯表示,時下,不少景區需要依賴門票收入來維護景區的景觀設施。實際上,旅遊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應該提倡發展旅遊文化的衍生品,通過經營衍生品來提升利潤,除了門票收入,景區的利潤來源還有多種管道,比如:餐飲服務、旅遊產品和遊樂設施等。

張思寧指出,景區實行低價門票政策或免門票,會吸引更多的旅遊者遊覽,帶動周邊酒店、餐飲、購物、娛樂等各個產業,促進旅遊消費,拉動旅遊經濟,實現真正的“大旅遊經濟”的發展,從而斬斷“門票依賴症”。

據瞭解,杭州西湖自2003年實行免費以來,景區每年因此直接減少門票收入逾2500萬元,但公園門票免費帶動了景區商業網點經營價值的提升,不僅抵補了損失的門票收入,而且使景區管理部門增收逾億元,帶動了杭州旅遊產業新增經濟效益上百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月1日起,繼杭州西湖之後,濟南大明湖風景區收費開放區域(老區)向社會免費開放。由此,大明湖103.4公頃的範圍內,除個別執行政府定價的展館(室)和經營性項目外,全面向社會開放。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杭州西湖模式”帶動產業鏈,已延伸至休閒博覽、展會等行業,對於其他風景區如何整合發展資源,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張思寧認為,如果景區做不到完全免費,可以根據情況定期設立免費開放公益日,這也是景區應該承擔的一份社會責任。

對於免費門票的領取,張思寧建議,有關部門或景區可考慮通過社區發放或網上預約等方式,多種途徑、面向不同人群派發免費門票,讓更多市民有機會享受到免費遊覽的實惠,可以提升整個城市的人文水準和市民的幸福感。

”市民劉先生說。

走訪中,記者隨機採訪了20名市民,多數市民點贊景區推出的“免費門票”活動。但也有不少受訪市民表示,免費日活動僅限一天“不解渴”,建議有關部門,根據景區自身情況適時增設免費公益開放日,讓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實惠。

另有部分遊客向記者反映,早上有旅遊團的領隊在免費送票窗口占位元領票,影響普通遊客領取免費門票。

對此,世博園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免費領取門票活動只針對個人發放,要求個人排隊領票,並不針對旅遊團發放。

■新聞延伸

“門票依賴症”導致

免費和優惠活動景點少

隨著“五一”小長假臨近,國內多個省份陸續推出景區門票免費或降價活動。據媒體報導,對於免費和降價景區名單,仍有不少遊客認為推出票價優惠的景區(點)數量偏少。

有業內人士表示,遊客感到景區免費開放日少、票價優惠數量偏少折射出國內多數景區對於門票仍然過度依賴。

據分析,目前國內門票價格機制仍不完善,周邊配套消費尚未完全跟進,吃、住、娛、購品質有待提升。由於景區鮮有地方特色的紀念品,餐飲等服務也參差不齊,所以消費者在餐飲、購物等消費總體上還不足,導致部分景區門票收入占到遊客在景區消費比重較大,因此,一些景區仍然依靠收取門票這種景區最初期的經營模式生存。

有專家表示,有關部門如果想讓景區門票降到親民的低價水準,乃至實現相當多的景區免費,應該從體制改革的角度去改變景區開發經營模式,不應該讓景區只依賴門票收入。

■專家建議

擺脫“門票依賴症”

可借鑒“杭州西湖模式”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甯表示,時下,不少景區需要依賴門票收入來維護景區的景觀設施。實際上,旅遊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應該提倡發展旅遊文化的衍生品,通過經營衍生品來提升利潤,除了門票收入,景區的利潤來源還有多種管道,比如:餐飲服務、旅遊產品和遊樂設施等。

張思寧指出,景區實行低價門票政策或免門票,會吸引更多的旅遊者遊覽,帶動周邊酒店、餐飲、購物、娛樂等各個產業,促進旅遊消費,拉動旅遊經濟,實現真正的“大旅遊經濟”的發展,從而斬斷“門票依賴症”。

據瞭解,杭州西湖自2003年實行免費以來,景區每年因此直接減少門票收入逾2500萬元,但公園門票免費帶動了景區商業網點經營價值的提升,不僅抵補了損失的門票收入,而且使景區管理部門增收逾億元,帶動了杭州旅遊產業新增經濟效益上百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月1日起,繼杭州西湖之後,濟南大明湖風景區收費開放區域(老區)向社會免費開放。由此,大明湖103.4公頃的範圍內,除個別執行政府定價的展館(室)和經營性項目外,全面向社會開放。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杭州西湖模式”帶動產業鏈,已延伸至休閒博覽、展會等行業,對於其他風景區如何整合發展資源,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張思寧認為,如果景區做不到完全免費,可以根據情況定期設立免費開放公益日,這也是景區應該承擔的一份社會責任。

對於免費門票的領取,張思寧建議,有關部門或景區可考慮通過社區發放或網上預約等方式,多種途徑、面向不同人群派發免費門票,讓更多市民有機會享受到免費遊覽的實惠,可以提升整個城市的人文水準和市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