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間故事:被封印的洱海孽龍,被村民無意放出!村子災難從此開始

很久以前,雲龍縣象麓鄉天井村是一個景色秀麗的村子。村邊有一潭碧綠的湖水,湖裡住著善良的小白龍。小白龍一年到頭給這兒的白族人民呼風喚雨,使人們能按節令耕種,

因此莊稼年年豐收。

小白龍常常變成一個秀氣的小夥子,身穿白衣裳,頭戴綠草帽,卷著褲腳來到田壩裡和人們一起栽秧,說笑話,唱白族調。

天長日久,人們都感到奇怪,每次問他:“你家住在哪兒?”

他總是微笑著回答:“住在不遠的地方。”

一天,幾個小夥子決心看個明白。

栽完秧,他們便悄悄地跟著這個小夥子。只見他急急忙忙地來到湖邊,四處張望了一會兒,然後,一下子跳進了湖裡。

小夥子們大驚,趕緊跑來湖邊搭救,但人早已不見,只見水面上留下了一圈圈由小到大的水波紋。

第二天,白衣小夥子又來到田壩裡和人們一起栽秧,擺龍門陣,唱山歌。

人們終於曉得了,白衣小夥子就是湖裡的小白龍。小白龍不但勤勞,心也很善良,

村裡哪家辦事,都可以到湖邊向他借碗筷。只要把香燒起,向他禱告說明原因,然後,閉上眼睛,一會兒,翠綠的瓷碗就會整整齊齊地擺在香火跟前了。

有一年,村裡有個名叫阿三的人,到大理賣牲口。因為生意好,賣了高價,心裡高興,就去買了一些糖食果餅,獨自來到洱海邊,一面觀賞洱海的風光,一面細嚼慢嚥著糖果。

突然,海裡浮出了一個金絲亮晃的小方盒子,隨著波浪的起伏。一浮一沉地向海邊漂來。阿三急忙卷起褲腳,跳進齊腰深的水裡,把小方盒子撈出來,捧在胸前,愛不釋手。

阿三小心地打開盒蓋,見裡面有一絲黑頭發。隨著一股清冷的風,這絲黑頭發翻動起來,彈落到地上。暫態,變成了一條張牙舞爪的黑龍。

“你……你是……”阿三嚇得連連後退。

“我原是住在你們雲龍的寶豐。我喜歡讓人生膿瘡,看著人們痛苦的樣子,我就快樂。”黑龍說,“觀音那個寡母子,把我捉住,化成一絲頭髮,裝進這個盒子裡,捆上石頭,丟進洱海裡。”

黑龍搖了搖尾巴。得意地抬起頭來,“如今,石頭泡爛了,該是我出來的時候了!”它向阿三舞了一下爪子:“你現在馬上回家,告訴你們村的小夥子,三天后,有一條黑牛和一條白牛在湖邊打架,

你們要拿起扁擔幫著黑牛把白牛打跑。要不,我就發大水,把你們村子淹沒,叫你們一個人也活不了。”黑龍說完,化成一陣風不見了。

阿三聽了黑龍的話,白天黑夜地往家趕。三天后,他滿臉汗水地回到了村裡。剛一進村。就見許多人圍在湖邊,阿三曉得是兩條牛在打架,就急忙擠進人群裡,叫了幾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回家拿來了扁擔。幫著黑牛把白牛打跑了。

白牛跑了後,湖水也幹了。人們才明白了白牛就是小白龍。一個個低下頭淌眼淚,後悔幫了黑龍的忙,對不起小白龍。

從此,黑龍便霸佔了這個地方。它惡性不改,照樣叫人們生膿疙瘡,還不時地發雨水,沖毀莊稼,給人們帶來災難。

阿三覺得對不起鄉親們。他悄悄地離開了大井村子,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南海找到了觀音,求她來收服黑龍。

觀音答應了阿三的請求,叫他閉上眼睛,拉著觀音的衣角。只聽耳邊風聲呼呼,腳底下雲纏霧繞,不一會兒,便來到了大井村的湖旁邊。

黑龍知道觀音來了,嚇得魂飛魄散,急忙變成了一隻蛤蟆,藏進了湖邊的草叢裡。觀音只顧探頭往湖裡張望,不想一腳踩在蛤蟆背上。把蛤蟆踩得“哇”地一聲怪叫。

觀音嚇了一跳,以為遇到了什麼怪事情,急忙駕起雲去了。黑龍因為被觀音踩了一腳,再也現不出原形,永遠成了蛤蟆。

黑龍居住的那湖水也慢慢地變成了一個小潭子,就是現在的阿波潭。三四月間的傍晚,你要路過潭邊,就會聽見“哇哇”嘈雜的叫聲。據說,那是蛤蟆們鼓著腮幫在議論,埋怨它們的祖先黑龍變成蛤蟆,而使它們成為蛤蟆的後代兒孫。

湖水也幹了。人們才明白了白牛就是小白龍。一個個低下頭淌眼淚,後悔幫了黑龍的忙,對不起小白龍。

從此,黑龍便霸佔了這個地方。它惡性不改,照樣叫人們生膿疙瘡,還不時地發雨水,沖毀莊稼,給人們帶來災難。

阿三覺得對不起鄉親們。他悄悄地離開了大井村子,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南海找到了觀音,求她來收服黑龍。

觀音答應了阿三的請求,叫他閉上眼睛,拉著觀音的衣角。只聽耳邊風聲呼呼,腳底下雲纏霧繞,不一會兒,便來到了大井村的湖旁邊。

黑龍知道觀音來了,嚇得魂飛魄散,急忙變成了一隻蛤蟆,藏進了湖邊的草叢裡。觀音只顧探頭往湖裡張望,不想一腳踩在蛤蟆背上。把蛤蟆踩得“哇”地一聲怪叫。

觀音嚇了一跳,以為遇到了什麼怪事情,急忙駕起雲去了。黑龍因為被觀音踩了一腳,再也現不出原形,永遠成了蛤蟆。

黑龍居住的那湖水也慢慢地變成了一個小潭子,就是現在的阿波潭。三四月間的傍晚,你要路過潭邊,就會聽見“哇哇”嘈雜的叫聲。據說,那是蛤蟆們鼓著腮幫在議論,埋怨它們的祖先黑龍變成蛤蟆,而使它們成為蛤蟆的後代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