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太原西行2小時,有一個土得掉渣的古鎮,曾經繁華到沒朋友

從山西太原駕車向西,大概兩個小時的路程,有一個非比尋常的古鎮。這個古鎮乍一看很不起眼,灰撲撲、髒兮兮的,都是黃土,許多山西當地人都不一定聽說過,但其它曾經非常非常牛逼,

有著十分輝煌的歷史。

這個位於黃河岸邊的古鎮,名叫磧口,位於山西呂梁山以西。

磧,是指黃河上因在短距離內落差大,

河底地形複雜,或亂石堆積而形成的激流險灘。壺口瀑布是黃河第一磧,大同磧則是黃河著名的第二磧。在大同磧,黃河河面一下子由4、500米縮成不足80米,落差10米,形成了一段近500米長的水急浪高、暗礁密佈的險灘,船筏難以通行。

而明清至民國年間,

奔騰東流的黃河是北方最為重要的商貿通路。當時,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資源源不斷地河運而來,但行至大同磧入口處,商人們只有“望磧興歎”,將滿船的貨物卸在磧口,再雇傭馱隊經陸路轉運。

磧口,意味著水路販運的終結和陸路運輸的開始。日復一日,它逐漸成為不折不扣的北方商貿重鎮,其“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美名傳遍南北。鼎盛時期,磧口碼頭每天來往的商船有150艘之多,

各類服務型店肆300多家。而商貿的繁榮,也讓磧口成為晉商最為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如今,走在磧口古街上,還能看到許多昔日的老商鋪,錢莊、當鋪、客棧、鏢局應有盡有,仿佛穿越了一個時空隧道,一下走進了歷史,悠遠而厚重。

讓人嘖嘖稱奇的,還有這個昔日的“商貿重鎮”的超前建築規劃。磧口古鎮背山面河,前低後高,隨勢而建,街道小巷的傾斜度,能把山洪直接排入河道。其中,著名的李家山村,就是這種建築的典型。李家山被人們描述為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是一處風水寶地,也是昔日晉商家眷聚居地之一。

時移事易,繁華已逝,如今,在山西眾多的著名景點當中,磧口只能算是“小字輩”。但或許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古鎮依然古色古香,保存著完整的明清建築。

和大多數已經過度商業化的古鎮相比,這裡的居民也仍然保留著原始質樸的生活形態,所以,它又有“活著的古鎮”之稱。這裡的很多男女老少,如今仍穿著最淳樸的紅配綠大花襖,包著頭巾,歡歡喜喜唱著當地方言歌曲。

這個一度被歲月湮沒的古鎮,在2005年才被世人所認可,成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不過,隨著歲月的侵蝕和現代文明的入侵,這座黃土古鎮的處境並不樂觀,它已被列為世界百大瀕危文化遺址。想去看的朋友,要抓緊時間啦!

時移事易,繁華已逝,如今,在山西眾多的著名景點當中,磧口只能算是“小字輩”。但或許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古鎮依然古色古香,保存著完整的明清建築。

和大多數已經過度商業化的古鎮相比,這裡的居民也仍然保留著原始質樸的生活形態,所以,它又有“活著的古鎮”之稱。這裡的很多男女老少,如今仍穿著最淳樸的紅配綠大花襖,包著頭巾,歡歡喜喜唱著當地方言歌曲。

這個一度被歲月湮沒的古鎮,在2005年才被世人所認可,成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不過,隨著歲月的侵蝕和現代文明的入侵,這座黃土古鎮的處境並不樂觀,它已被列為世界百大瀕危文化遺址。想去看的朋友,要抓緊時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