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痛心!5歲男童獨自在家,找媽媽不慎墜樓身亡……照看孩子,這些地方多留個神!

每年,各地都會發生兒童墜亡事件,每一個兒童離世都給家庭帶來無盡悲痛,同時也讓不少家長警醒。但是,悲劇仍然頻頻發生,4月25日早上8時許,洞口縣高沙鎮一名5歲男童不慎墜樓身亡,

又是一起讓人揪心不已的悲劇。

事發現場

悲劇

孩子獨自在家,爬上樓頂找媽媽,從樓頂墜亡

網路圖

據悉,首先發現該名男童墜樓的目擊人是去汽車站的一乘客。

這名乘客目睹了男童墜樓的情景,隨即撥打了120,同時又撥打了110報警。周圍鄰居聽到動靜後又及時聯繫到男孩的母親趕到事故現場,與此同時,高沙派出所民警及時趕到現場進行事故偵查。可當男孩被救護車送到高沙鎮中心衛生院搶救時已無生命特徵。

男童為洞口縣黃橋人,就讀于高沙鎮某幼稚園。孩子一家人租居在洞口縣高沙鎮汽車站對面一住房三樓,

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在家照料孩子,同時又在附近電子廠打零工。

事發前男童的母親去街上買菜,獨自將男童留在家裡看電視,孩子因為尋找媽媽爬上四樓樓頂,並翻越到隔壁家樓頂,因隔壁家樓頂沒有防護欄不幸墜樓身亡。

“兒童墜樓”

在網上對此進行搜索

結果可真是觸目驚心

▼ ▼ ▼

每一起墜亡事件背後折射出來的不僅是悲痛,還有眾多隱患。家長監護不到位、家中未裝防護窗、新房裝修安全防護措施缺失……日常生活中任何一個毫不起眼的細節隱患,都可能突然奪走孩子的生命。

▼ ▼ ▼

分析

兒童無知無畏,獨自在家恐慌

“很多家長無法意識到危險,監護不到位,其實跟不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況有很大關係。

長沙市心理學會秘書長劉正華說,兒童對危險本身的感知性非常差,不知道什麼危險或不危險。與此同時,2歲到6歲的兒童已具備一定的活動能力,特別是男孩更加好動,喜歡跑跳、攀爬、眺望,並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外部世界,在探索過程中,他們無法判斷危險程度,即使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說教過,由於他們並沒有切身體會,所以也並不“在意”危險。這也是為什麼家長以為孩子不會去攀爬,

但孩子還會去攀爬甚至發生意外的原因。

劉正華說,很多家長短時間內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以為把門一鎖就安全了,事實上帶來了更多隱患。成年人覺得家是很安全的,但是小孩,特別是2歲到6歲的小孩,他們心理上的家,必須要有家人在才是安全的家。當家人離開後,他們很容易焦慮、恐慌,並會在恐慌之中憑直覺去有窗戶的地方看外面,尋找家人,“很多被單獨留在家裡的小孩在墜樓前,肯定是哭喊著找過家人的!”

劉正華提醒家長,如果需要外出時,不論時間多短,都不要單獨把兒童留在家裡,以免發生意外後悔莫及。另外,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要逐漸加強對孩子的危險教育,強化他們對危險的認知。除口頭說教以外,還要通過場景性的教育讓他們更有切身感受,比如針對墜落危險,可以找合適的高處丟東西砸碎,讓其感受高處墜落的破壞性。

警惕

照看孩子,這些地方請家長多留個神!

危險區域:密閉車內

兩歲女童自鎖車門 被困車內

近日,在江西新餘街頭,一位家長將2歲女童獨自留在車內,下車查看車況,結果孩子爬至駕駛位置,不小心將車門全鎖上了。

車鑰匙連同孩子被鎖在車內,這可急壞了車外的家長。女童的奶奶回到車旁,趕緊讓孩子的母親回家拿備用鑰匙。見車鑰匙遲遲未到,女童的奶奶著急的哭了起來。圍觀市民建議砸掉車窗救出孩子,但奶奶卻不同意。等備用鑰匙終於被送來,女童才被救出。

此前,央視新聞也曾報導多起車內高溫導致孩子死亡的事故。在50度的車廂滯留15分鐘,孩子的大腦和腎臟就可能受損,甚至危及生命。民警提醒,家長應教孩子一旦被困車裡要摁喇叭和打開雙閃燈,吸引路人注意。情況緊急的話,務必砸破玻璃,在保證被困者安全的情況下施救。

危險區域:陽臺

被卡在陽臺防護網 女童身體懸空

近日,廣東惠州的一個兩歲半女童爬上自家二樓窗臺,結果上半身被卡在陽臺的防護網裡,身體懸空。情況危急,孩子的母親緊緊抓住孩子小手。

由於被卡樓層離地面有6米左右,梯子夠不著小女孩,一位熱心群眾把自己的小卡車開過來,將梯子放在卡車上,再爬到梯子頂端托舉小女孩。

其他鄰居則找來鉗子,嘗試剪開防盜網。大約十分鐘後,女童被熱心鄰居救了下來,所幸並無大礙。

危險區域:健身器材

鑽進健身器材玩耍 8歲男孩頭被卡

近日,遼寧遼陽一名8歲男孩,因為好奇鑽進社區健身器材裡玩耍,導致頭部被卡。

救援人員趕到現場後發現,男孩被卡住的位置距離地面有一米左右,因為個子不夠高,他只能用手緊緊攥著卡住自己的鋼管,用力向上踮著腳。

救援人員先用液壓擴張器撐開鋼管,但由於健身器材塗有厚厚的防銹油,擴張器無法作業。在仔細檢查健身器材的構造後,救援人員改用剪切器,一點一點將鋼管剪開。最後,男孩被成功解救。

僅常見的漫步機,消防人員就指出極易使小朋友受傷的地方。第一,如果器材比較老舊,連接件鬆動,產生縫隙,小孩手指就容易被夾;再有,由於漫步機擺動的部件為鐵質,擺動起來產生的力度大,足以打傷手、腿、膝蓋等身體部位。

消防人員介紹,除了漫步機,其實很多露天健身器材都暗藏安全隱患,孩子在使用時最好有家長看護。

夏天將至,各位照看孩子的家長留神了!兒童安全事故不容輕視,無論將孩子單獨留在家中、車內,或任由小孩在陽臺、健身器材區域獨自玩耍,都有可能帶來危險。兒童安全無小事,多留個心,多加提醒,才能少份危險。

讓更多家長看到,讓悲劇少些發生!

關於兒童安全問題,你有什麼心得和建議嗎?

歡迎留言分享,共同守護孩子安全。

尋找家人,“很多被單獨留在家裡的小孩在墜樓前,肯定是哭喊著找過家人的!”

劉正華提醒家長,如果需要外出時,不論時間多短,都不要單獨把兒童留在家裡,以免發生意外後悔莫及。另外,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要逐漸加強對孩子的危險教育,強化他們對危險的認知。除口頭說教以外,還要通過場景性的教育讓他們更有切身感受,比如針對墜落危險,可以找合適的高處丟東西砸碎,讓其感受高處墜落的破壞性。

警惕

照看孩子,這些地方請家長多留個神!

危險區域:密閉車內

兩歲女童自鎖車門 被困車內

近日,在江西新餘街頭,一位家長將2歲女童獨自留在車內,下車查看車況,結果孩子爬至駕駛位置,不小心將車門全鎖上了。

車鑰匙連同孩子被鎖在車內,這可急壞了車外的家長。女童的奶奶回到車旁,趕緊讓孩子的母親回家拿備用鑰匙。見車鑰匙遲遲未到,女童的奶奶著急的哭了起來。圍觀市民建議砸掉車窗救出孩子,但奶奶卻不同意。等備用鑰匙終於被送來,女童才被救出。

此前,央視新聞也曾報導多起車內高溫導致孩子死亡的事故。在50度的車廂滯留15分鐘,孩子的大腦和腎臟就可能受損,甚至危及生命。民警提醒,家長應教孩子一旦被困車裡要摁喇叭和打開雙閃燈,吸引路人注意。情況緊急的話,務必砸破玻璃,在保證被困者安全的情況下施救。

危險區域:陽臺

被卡在陽臺防護網 女童身體懸空

近日,廣東惠州的一個兩歲半女童爬上自家二樓窗臺,結果上半身被卡在陽臺的防護網裡,身體懸空。情況危急,孩子的母親緊緊抓住孩子小手。

由於被卡樓層離地面有6米左右,梯子夠不著小女孩,一位熱心群眾把自己的小卡車開過來,將梯子放在卡車上,再爬到梯子頂端托舉小女孩。

其他鄰居則找來鉗子,嘗試剪開防盜網。大約十分鐘後,女童被熱心鄰居救了下來,所幸並無大礙。

危險區域:健身器材

鑽進健身器材玩耍 8歲男孩頭被卡

近日,遼寧遼陽一名8歲男孩,因為好奇鑽進社區健身器材裡玩耍,導致頭部被卡。

救援人員趕到現場後發現,男孩被卡住的位置距離地面有一米左右,因為個子不夠高,他只能用手緊緊攥著卡住自己的鋼管,用力向上踮著腳。

救援人員先用液壓擴張器撐開鋼管,但由於健身器材塗有厚厚的防銹油,擴張器無法作業。在仔細檢查健身器材的構造後,救援人員改用剪切器,一點一點將鋼管剪開。最後,男孩被成功解救。

僅常見的漫步機,消防人員就指出極易使小朋友受傷的地方。第一,如果器材比較老舊,連接件鬆動,產生縫隙,小孩手指就容易被夾;再有,由於漫步機擺動的部件為鐵質,擺動起來產生的力度大,足以打傷手、腿、膝蓋等身體部位。

消防人員介紹,除了漫步機,其實很多露天健身器材都暗藏安全隱患,孩子在使用時最好有家長看護。

夏天將至,各位照看孩子的家長留神了!兒童安全事故不容輕視,無論將孩子單獨留在家中、車內,或任由小孩在陽臺、健身器材區域獨自玩耍,都有可能帶來危險。兒童安全無小事,多留個心,多加提醒,才能少份危險。

讓更多家長看到,讓悲劇少些發生!

關於兒童安全問題,你有什麼心得和建議嗎?

歡迎留言分享,共同守護孩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