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鼎牧業2016年收入破10億,營收淨利雙雙翻倍是咋做到的?

創立三年的“中鼎模式”,在行業寒冬的考驗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奮的答卷。4月26日,國內最大的創新型牧業聯合體中鼎牧業(全稱:中鼎聯合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34586)發佈2016年業績報告。

年報顯示,2016年中鼎實現營收10.25億元,同比增長121.15%;錄得淨利潤3,801.53萬元,實現扭虧為盈,同比增長141.40%;經營活動現金流淨值增至1.58 億元,總資產突破30億元。

2016年全球奶價持續低迷,年報顯示,期內奶價較去年下降9.57%,在這一背景下,中鼎如何做到營收盈利雙雙實現三位數增長?中鼎牧業總裁孫國強表示,

一方面,期內託管牧場經過中鼎模式整合後,陸續實現扭虧為盈,進入穩定盈利期;另一方面,大力開展管理升級,進一步降本增效,是中鼎在逆勢中實現“雙三”增長的核心原因。

年報顯示,2016年中鼎管理及服務的牧場總數增至120個,

奶牛存欄頭數達到79,892頭,同比增長42.2%,規模效益紅利開始顯現。經中鼎託管的奶牛牧場,通過養殖管理、技術改進和供應鏈等方面的全面優化,單產平均提升30%,單頭牛運營費用率、租金費用率、人員費用率下降,飼喂成本下降13.42%,毛利率提升到24.30%,比上期提高了3.07個百分點。

國內奶牛養殖業進入調整期已有三年。三年間,在國內消費升級和國際奶業衝擊的雙重壓力下,大型牧場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與下游加工的聯姻,占國內牧業主流的中小牧場難抵壓力,退出速度加快,國內奶牛養殖業面臨嚴峻考驗,迫切呼喚變革的力量。

也正是在這三年裡,以“存量整合”為核心的中鼎牧業應運而生,從創立發展到形成規模、日臻成熟,

幫助中小牧場開展全面的轉型升級;“中鼎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過了實踐的考驗,被主管部門領導稱為“中小牧場的最佳整合平臺”、“奶業轉型升級中難得的亮點”。

2016年8月,中鼎牧業以“20+1”的身份,出席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唯一代表奶源企業發言。而在中鼎2016年的三次增發中,作為“國家隊”的國投高新、中糧信託等紛紛加入,不僅給養牛業注入了信心動力,也肯定了中鼎作為“整合養牛業極佳杠杆”的行業價值。

今年1月,由農業部等五部委共同發佈的奶業“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乳業奶源自給率、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達到70%。中小牧場的轉型升級仍將是今後五年國內牧業發展的核心主題,也給中鼎模式的發展提供了深厚的政策紅利和可觀的增長空間。

為了更好地滿足中小牧場對於轉型升級的不同需求,中鼎團隊已對奶業上下游產業鏈進行梳理,打造出包含乳業上游的最佳合作平臺、奶業技術的研發平臺、中小牧場的資訊化平臺、畜牧人才的培養平臺、牧業供應鏈的管理平臺、現代化農業的集合平臺在內的“牧業整合管理六大平臺”。

孫國強指出,下一步中鼎會在持續擴大規模的基礎上,聚焦技術改進和人才引進培養,進一步優化管理。據透露,中鼎正在打造涵蓋中小牧場的智慧化牧業資料系統,下至一頭奶牛的健康狀況,上至上下游供應鏈的調配,均可開展精細化管理。這一資訊化平臺,將會成為佔據全國奶牛存欄量七成的中小牧場所共同擁有的一個“總大腦”。

“和大家一起養好牛,讓每一滴牛奶更放心,是中鼎不變的核心價值。”孫國強表示,中鼎牧業將與業內各方加強密切合作,充分發揮中鼎模式優勢,打造現代化、高水準的奶業產業集群,推動國內奶業轉型升級,助力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奶業。

為了更好地滿足中小牧場對於轉型升級的不同需求,中鼎團隊已對奶業上下游產業鏈進行梳理,打造出包含乳業上游的最佳合作平臺、奶業技術的研發平臺、中小牧場的資訊化平臺、畜牧人才的培養平臺、牧業供應鏈的管理平臺、現代化農業的集合平臺在內的“牧業整合管理六大平臺”。

孫國強指出,下一步中鼎會在持續擴大規模的基礎上,聚焦技術改進和人才引進培養,進一步優化管理。據透露,中鼎正在打造涵蓋中小牧場的智慧化牧業資料系統,下至一頭奶牛的健康狀況,上至上下游供應鏈的調配,均可開展精細化管理。這一資訊化平臺,將會成為佔據全國奶牛存欄量七成的中小牧場所共同擁有的一個“總大腦”。

“和大家一起養好牛,讓每一滴牛奶更放心,是中鼎不變的核心價值。”孫國強表示,中鼎牧業將與業內各方加強密切合作,充分發揮中鼎模式優勢,打造現代化、高水準的奶業產業集群,推動國內奶業轉型升級,助力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