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足發現光緒年間“節孝”牌坊 為研究清朝禮教提供參考

重慶網路廣播電視臺記者 楊琢 李東 陳柯男

近日,

大足區雍溪鎮發現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光緒年間“節孝”牌坊,雖然經歷100多年風吹雨打,但其文字大部分都清晰可見,為研究清代禮教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實物參考價值。

位於大足區雍熙鎮界牌村的“節孝”牌坊,坐南朝北,牌坊高約5米,寬約3米。牌坊正中雕刻有碩大的“節孝”二字,

非常醒目,其上方刻有“旌表”兩字,左邊小字依順序記載了節婦何氏是為何受到表彰,並刻有光緒十三年三月的日期落款。右邊還刻有“欽命”“四川全省”等字樣。

大足區雍溪鎮宣傳委員黃廷剛介紹,這塊碑地處雍溪鎮界牌村,

當時是大足經雍溪至銅梁的東大路,曾經非常繁榮。

據當地人介紹,這塊牌坊記載的是當地婦女何氏,在20歲時丈夫病逝以後就沒有再嫁,操持家務,侍候公婆養老送終,還把自己的三個子女養育成人。當時她忠貞節孝,教子有方等事蹟感動一方,還被上報朝廷,

批字旌表建“節孝坊”,讓其事蹟代代流傳。

據當地文物保護部門介紹,節孝牌坊是古時經官府奏准為表彰節婦孝女而立的牌坊,它是古時婦女忠貞孝義的一種象徵,對研究古時禮教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