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外鏡頭下,1998年的北京還是可愛的模樣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見證了北京從傳統到現代的"進化"過程。

但我仍然不敢稱自己是“老北京”,因為除了很多北京文化和規矩還需要學習以外,關於老北京的舊貌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就在前幾天,我遇到了一位在1998年來過北京旅遊的美國人,他給我展示了幾張當時北京的照片,讓我十分震驚:

僅僅過了20年,北京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

Terry第一次來北京是在1980年,那次他隨旅行團自香港進入廣州,最後來到了北京。

坐在簡陋但乾淨的火車上,

Terry對這個東方古國的首都充滿了期待。

他住的是友誼賓館,當時接待外國遊客,這裡基本上是首選。

儘管設施不一定是最優,

但是據Terry說,所有賓館的服務都是“天堂級”的。

友誼賓館提供了標準的一等遊客餐,在餐後,Terry還品嘗到了北京地道的傳統小吃——豌豆黃。

這個地方,北京人一定很熟悉吧!這裡其實就是當年的免稅店。

第一次來北京,他趕上了北京的冬天,在-12℃的環境下,Terry依然拿起相機記錄下壯觀的天安門廣場。

“這麼大的廣場,竟然沒有什麼遊客,簡直太爽了!”

回到車上時,他的手已經凍得通紅。但是隨行的人卻十分開心。

冬天來北京旅遊有一個優勢:本來遊客就不多的長城,就更加空曠了。

Terry沉醉地說道:“站在烽火臺上拍照,

整個世界好像都屬於你了。”

Terry興奮地記錄下每一個刻在磚頭上的漢字,認真的研究著每一道歷史筆法。

殊不知,這些都是與他同齡的中國人刻上去的。

回到美國後,Terry對於北京的傳統文化非常懷念。於是,他決定再次來北京旅遊。

這次是在1999年,夏天。

不同於第一次走馬觀花的景點遊,這次他把行程放在了體驗北京的文化上。

他走進了胡同、四合院和小朋友們做起了遊戲。

但是看到正在拆遷的胡同,Terry感到非常不解:這些具有特色的歷史建築究竟犯了什麼錯?

其實不只是胡同,所有的馬路都在翻修、擴建。

Terry最驚奇的是:自己在美國最厭惡的堵車,在10年前還空曠的北京馬路上,也出現了......

北京的人也明顯變多了。

令人遺憾的是,一直在美國誇讚北京安全的Terry,這次在北京卻丟了錢包。

不過1999年的這次旅行也不全是失望。

這不,越來越多的娛樂場所讓Terry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激情與時尚。

Terry再一次來到北京,就是這次,2017年。

他在對北京高速發展讚歎不已的同時,也悄悄地問了一個令我悲傷的問題:

“我想看看北京那些神奇的胡同,他們還在嗎?”

回到美國後,Terry對於北京的傳統文化非常懷念。於是,他決定再次來北京旅遊。

這次是在1999年,夏天。

不同於第一次走馬觀花的景點遊,這次他把行程放在了體驗北京的文化上。

他走進了胡同、四合院和小朋友們做起了遊戲。

但是看到正在拆遷的胡同,Terry感到非常不解:這些具有特色的歷史建築究竟犯了什麼錯?

其實不只是胡同,所有的馬路都在翻修、擴建。

Terry最驚奇的是:自己在美國最厭惡的堵車,在10年前還空曠的北京馬路上,也出現了......

北京的人也明顯變多了。

令人遺憾的是,一直在美國誇讚北京安全的Terry,這次在北京卻丟了錢包。

不過1999年的這次旅行也不全是失望。

這不,越來越多的娛樂場所讓Terry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激情與時尚。

Terry再一次來到北京,就是這次,2017年。

他在對北京高速發展讚歎不已的同時,也悄悄地問了一個令我悲傷的問題:

“我想看看北京那些神奇的胡同,他們還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