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遊記》十大未解之謎(中)

上篇主要寫的是取經前的一些事,本篇主要講取經途中的事。

PS:關於神仙的分佈

大猩猩可以進化成人,人再進一步修煉成仙,方法有倆中:修道,念佛。為何要修仙呢?成仙可以上天入地,呼風喚雨,長身不老,法力無邊,逍遙快活,高人一等,看人就像,人看猩猩一樣,很爽的。

天上的神仙:

仙界也像人間一樣有兵有將有官有皇帝,玉帝就是仙界的皇帝,萬神之主宰,掌管天上,地上,地下所有神仙,住在九重天(天上共有三十三重天)的金闋雲宮,

辦公室叫淩霄寶殿相當於人間的朝廷。

神仙中地位最高的是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道德天尊也即太上老君,稱為”道祖“是道派掌門人,所有道家神仙都是他的徒子徒孫,住在天頂三十三重天——離恨天,辦公室叫做兜率宮,裡面有個八卦爐,用來煉丹,制武器。在神仙界的地位舉足輕重,玉皇大帝也得給面子。

太上老君是道派神仙的老師,玉皇大帝是道派神仙的領導。

地上的神仙:

主要分佈區域:陸地,海洋,孤島。陸地又分為四塊,曰: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每個州,海,島都有大小不用的各路諸侯神仙。

地上所有神仙當中,如來法力最高,自成一派,收徒傳授佛法,辦公室叫雷音寺,坐落于西牛賀洲天竺國的靈山頂上。如來是地上所有佛派神仙以及和尚的領袖,掌控不了其他道派神仙。是玉帝的下屬,相當於被放在偏遠地區的一個諸侯,

遠離神仙政治中心,地盤勢力都不大,所以要想擴大自己的影響,抬高身價,就得有一套秘密的辦法才行,否則就會與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發生衝突,於是傳經擴張計畫開始了。

PPS:關於修成正果

有編制,有封號的神仙就是由正果,很多妖怪很厲害,但沒有編制,只能是妖仙成不了正果。而孫悟空做的弼馬溫就是正果,還放在玉帝身邊,其實是看得起他的,他受了仙纂,

回到花果山鬼王前來拜會送禮,俯首稱臣,不過孫悟空不想在玉帝那裡就業,他想創業,自己單幹,然後就豎起了“齊天大聖”的大旗。

謎團七:關於師徒四人

關於孫悟空

疑點一:悟空大鬧天宮的結果?

如來降伏孫悟空後,玉帝設了一個飯局,然後眾仙讓如來給飯局立個名,

為的是看看如來對整件事的看法,然後如來立了一個”安天大會“展現了自己的實力,收了禮,收了人心,為進一步向東擴張做好了準備。

結論:悟空大鬧天宮的結果就是導致了如來的揚名立萬,他只是佛祖的一個襯托。由此看來孫悟空和如來是不是有什麼貓膩。

疑點二:孫悟空,如來佛,菩提老祖的關係?

如來佛的第一個計畫就是教孫悟空一身好本事,到天上去惹事,大鬧天宮,然後佛祖前去擺平,安天,以此揚名立萬。你會問孫悟空的師傅不是菩提老祖麼?由此可以推理結論了。如來後面把他壓在五指山下,原文有描述,是輕輕壓住,後面取經時被銀角大王用移山術壓身時是壓得他“三尺神咋,七竅噴紅”,所以如來是救了他,把他壓在五指山下療養,反思,把他收入佛門,以後為如來所用,貼上那道符表表上是為了壓住他,其實是用來抵禦道派神仙的,此後500年沒道派神仙能靠近,否則孫悟空早被道派神仙弄死了。菩提祖師教給孫悟空法力以後就消失了,算出其以後會惹禍,對其也不加管束,也不允許悟空和其他人說明是他的徒弟。。。

結論:孫悟空的師傅是如來,如來就是菩提老祖。

疑點三:孫悟空的本事到底有多大?

第一仗托塔天王帥本部人前去捉拿,先後幹掉巨靈神,哪吒,然後玉帝開始重視了,派托塔天王帥十一路神仙前去捉拿,孫悟空先把九曜星官戰的力竭,敗陣而走,卻也傷不得他們,然後四大天王與二十八星宿出來群毆,大聖調集獨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與四個鍵將出來對壘,結果悟空的幫手都被捉了去,主力就剩他一人了,還有七路神仙沒戰了,然後木咋與其戰了五六十回合,敗下陣來,後面二郎神與大聖鬥法,倆人勢均力敵,然後老君拿金剛鐲打了他的頭,猴王立不穩跌了一跤,然後哮天犬上來照腿一口,又跌了一跤,被一擁按住,捆綁後穿了琵琶骨,不能再變化。他在偷蟠桃,偷禦酒,偷金丹後揣度“若驚動了玉帝,性命難存,走走走,不如下界為王也”,說明他是怕玉帝的,他真有本事把玉帝打到桌子底下,當時直接反了就行了,不用費後面的事,而在後開取經路上在他自報家門後,沒幾個妖怪怕他的,大鬧天宮大體上就是:1.破壞公物一次;盜竊三次;毆打的對象都是一些小角色,看門的,打雷的。而陪如來吃飯的是哪些人呢:三清,四禦,五老,六司,七元,八級,九曜,十都,這些人中玉帝只派了九曜星這樣的末流和孫悟空對戰,前面的大佬們都沒動手了,悟空就被擺平了。所以這個“鬧”字用的非常貼切,就是搞破壞,搗搗亂而已,否則後來取經路上本事比他大的妖怪都造反了。

結論:孫悟空只是膽大糊塗,勇者無畏。實力在七元,八級之流。

疑點四:玉帝為何要請如來佛?

如來佛是玉帝下級,是“五老”級別的,原文有出處,比道祖底倆級,玉帝傳旨如來,如來聞召而來。悟空的花果山在東勝神州,本應該有五老中的崇恩聖帝來搞定最合理,但偏偏找了西方的如來來擺平,其實是想找出孫悟空幕後的主使,懷疑到了如來。

結論:只是程式問題,玉帝對如來有了疑心。

疑點五:悟空看蟠桃園的真相

猴子偷桃生活常識,那玉帝為何還要讓孫猴子看蟠桃園呢?蟠桃會每年開一次,也就是地下的365年開一次,而神仙每過五百年有一大劫難要死一批,所以蟠桃會主要就是為地上的神仙開的,而佛派勢力發展過於猖獗,該打壓打壓了,得給他弄死一批,但人家有了編制,又不好擺明瞭弄人家,所以就假借孫悟空之手毀掉蟠桃會,毀掉蟠桃樹,不給佛派神仙果果吃讓他死上一大批,這下就名正言順了。於是高級幹部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金就要維權鬧事了,打上了南天門,暗地裡肯定還站著一群佛派神仙,玉帝也不是真怕他,吃不到果果快死的人了,索性就直接關上門不追究你鬧事了,等死吧。

結論:讓孫悟空看蟠桃園實際目的是要借悟空之手毀了蟠桃會,不給佛派神仙蟠桃吃,讓他們死上一批人,借此打壓佛派勢力。

關於豬八戒

疑點一:八戒調戲嫦娥一案。

分析:當時八戒是醉酒逞雄,說明一般人是不敢入廣寒宮的,八戒在廣寒宮門口時是“風流仙子”嫦娥先迎上來的,然後又不依從,八戒是第一次見嫦娥,見她容貌挾人魄所以嫦娥迎接的可能是另一個人,而那個人還經常來,還是個大人物,然後天蓬“色膽如天叫似雷”弄出大動靜招來了巡邏隊,最終被圍捕,而嫦娥根本就沒有去告狀。天蓬只是調戲,其他啥也沒幹,就被判了死刑。但他沒有任何申辯,全認了,後面取經路上對此也沒有任何怨言,而關於天庭的男女關係問題的管理制度是立法苛刻,執行鬆散,以寬大處理居多。

結論:“調戲嫦娥”只是一個藉口,目的是下凡執行玉帝的秘密任務。但執行什麼任務呢?

這得從八戒的釘耙說起,他是太上老君親手打造的神兵利器,由後文故事中的“釘耙宴”可以看出,它是棒,耙,杖中最上等的,它有一個作用,就是對付銅頭鐵腦的人“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耙到魂消神氣泄”,而銅頭鐵腦正好是孫悟空的一大特徵,再聯繫上文可以判斷。而天蓬下凡的時間,下凡的地點剛好與孫悟空被壓得時間地點都吻合。而後問八戒說過一句話“你這弼馬溫,當年撞那禍時,不知帶累我等多少!”並沒有抱怨他調戲嫦娥一事。而天蓬下凡過得逍遙快活,不像捲簾大將的“每七日叫飛劍來穿胸肋百餘下”沒有受刑的樣子。

結論:天蓬被貶下凡間就是為了消滅被困住的孫悟空。

疑點二:“呆頭呆腦”的八戒?

一路上八戒撿小便宜,搶功,打死了一大堆小妖怪,得了不少功果,但到靈山時,如來慧眼識珠看破了他的小聰明,最後許位子時悟空是“煉磨降怪有功”而八戒是“汝因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所以八戒是靠賣苦力換來位子的,師徒四人外加白馬中,八戒的職位其實最實惠,是個美差,專門管貢品的,可以敞開大口隨便吃,而香火功德錢由菩薩管。八戒是師徒當中唯一一個有家室的人,會種地,會燒飯,一路上都是八戒做飯,還懂得生活常識,過通天河時,知道怎麼試水深,怎麼讓馬不打滑,也會精打細算過日子,十一年從牙齒上刮下四錢五六分銀子,捨不得買了吃,準備留下來買布做件衣服,卻被孫悟空訛詐了去。

結論:八戒最實惠,最會過日子,最精明。

關於沙和尚

疑點一:任勞任怨的沙和尚?

沙僧給人的印象是個沉默瓜秧的老好人,走了十四年路,基本沒多少戲份,不強功果,沒打死過一個大妖怪,取經路上基本就是看行李,只是履行合同只出勤,不出力。而沙僧以前是玉帝的保鏢,是有實力的,並且是觀音選人時最先看中的,對其開出條件也是最高的——“叫飛劍不來穿你,複你本職”,是對其寄予厚望的。但沙僧混了一路,得了個金身羅漢的正果,雖然職位低,但算一算投入和回報的比率,沙僧是最賺的。

沙僧不同於悟空八戒那樣求菩薩“撥救撥救”,是菩薩主動開出條件要他的,他活的很苦,每七日都要飛劍穿心百於下,而原因只是因為打碎了一個琉璃盞,處罰貌似太重了,而這不符合天庭明文規定的刑罰——貶下凡間,是玉帝用了私行。沙僧本來是天上的捲簾大將,也就是玉帝的保鏢兼秘書,可以帶兵器上朝,和玉帝關係很鐵,而他的那個兵器——擀麵杖,“是出自月宮無影處,梭羅仙木琢磨成”。是嫦娥家的。這就奇怪了,按說他和嫦娥沒瓜葛,就算有,天天拿著這玩意兒在玉帝面前晃,很危險的,所以只可能是玉帝賜給他的,就算他和嫦娥有關係最多也像天蓬那樣被貶下凡間,用不著定時那飛劍刺,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了,他和玉帝的老婆王母搞上了,而玉帝經常出去和嫦娥幽會,那次不小心被天蓬攪和了,沒去成就回家了,回去剛好看見了沙僧和王母亂搞,姦情敗露,捲簾慌了神打碎了個杯子。最終八戒沒幹成,從輕處理了,沙僧幹成了,玉帝氣的要把他的心搗爛以解心頭只恨,家醜不可外揚,找了個琉璃盞的藉口,對沙僧動用了私行。所以搞了玉帝的女人官復原職是不可能了,只求從皮肉之苦中解脫。

結論:經過大起大落的人生,沙僧已經心如止水,只求不要無休無止的忍受皮肉之苦,就滿足了。

關於唐僧

疑點一:唐僧的前世今生

吃不到蟠桃了,滅門之災馬上就來了,咋辦呢?那就只能犧牲一下唐僧了,吃他的肉也是可以長生不老的。於是金蟬子被活活蒸了,眾人分而食之,度過了劫難。唐僧本事金蟬子轉世,十世修行的好人。一點元陽未泄,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前後五百年他死了十次,每次只能活五十歲,這很明顯不符合一個神仙的壽命特徵。究其原因就是他被吃了十次,玉帝不給蟠桃,佛拍面臨滅門之災,金蟬子捨身取義,獻出身軀,眾人找一個陰天,把他給活活蒸熟了,然後大家放鬆心情,每人一塊肉,使佛派度過了劫難。如果不吃他,佛爺們死了轉世,又得從頭練起,現在的一切一下就全沒了,為了保住現有的位子勢力財產,只得讓可憐的金蟬子一次次的轉世,吃了,在轉世,在吃了。。。一直吧佛派的四千號人全給供應上了,才算完,只殺一次不夠吃啊,五百年大限將至,所以每當轉世剛活了三五十年就得殺了吃一次,要麼時間就不夠了,最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靈感觀世音菩薩解脫了,讓他投胎做了唐僧,給了他一份新工作。吃過他的人太多了,吃他長生不老的消息自然也就傳出去了。唐僧之前的工作就是被人家吃,潛意識裡被吃怕了,所以一路上他都膽怯的令人心恨。

疑點二:唐僧究竟信不信佛

唐僧所受的佛學教育都是在他取經之前,但自上路取經,修行是很少的,只是趕路取經,要成佛。而一路上唐僧雖膽小如鼠經常高呼“大王饒命”,卻始終在抗爭中前進,而這種抗爭精神與佛家無執,無欲,無求的宗旨是相背離的,對此自幼學佛的唐僧肯定是懂得,他真要修行的話,靜心休養就行了,就不該去取經。最終克服一系列艱難險阻他成功了,精神得到了世俗的認可,得到了一個佛位,也是世俗的,最終還是世俗的修行,不是宗教裡的修行。佛經將佛界是平等的,但西遊記把佛界設計成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組織;佛經上講不要執著,可西遊記偏偏把唐僧設計成一個執著的取經人,佛講上講普度眾生,可西遊記偏偏設計成為了替唐太宗解災。後面再靈山腳下三個犀牛精每年收香油以保百姓風調雨順,如來卻放任不管,其實就是幫如來收的,犀牛精只是負責背黑鍋的,此時唐僧也認清了如來道“惹佛祖見罪,又生災厄。”而八戒沙僧跟了唐僧十四年更是連一句經文也不會念。

結論:佛只是個幌子,一切其實都還是世俗的,真正的信仰還是名利權情,如此就是要極力諷刺。

師徒四人武功如何?

分析悟空第一次戰八戒時,倆人打了8,9個小時,最後八戒擺陣而逃,但悟空也不能徹底制服八戒,後面收服八戒時,是八戒自己自動繳械,燒了雲棧洞的,所以悟空比八戒厲害一點,但實力沒有大懸殊;八戒戰沙僧時,倆人一直是難解難分,沙僧不出流沙河,悟空沒有和沙僧對戰,所以沙僧實力和八戒差不多,對小白龍,悟空雖然比他厲害,但捉不住他,拿他也沒辦法。

結論:師徒四人武力相當,悟空比其他倆位略勝一點點而已。

謎團六:關於取經

疑點一:師徒四人的取經緣由.

小白龍剛要被宰掉時,菩薩把它保了下來,憑交情,沒費力,小白龍很廉價,沒有反抗的餘地,能活命就謝天謝地了。悟空是為保唐僧換自做了徒弟由,沙僧是受刑過重,苦不堪言,取經是為脫離苦海,而八戒貌似沒有任何企圖,可能就是玉帝的臥底,來搞點破壞。

疑點二:取經隊伍有多少人?

如來傳經的難度:一,找不到善信,沒人願意來取經。二,一路上妖魔鬼怪太多,得找些有本事的。由先前分析可知觀音搞定了第一項。第二項明德安排了他們師徒四人,暗的還有39位神仙,除了保護他們還監視他們,還有就是給他們打考勤分,計算功德。

結論:明有4人,暗有39人。

疑點三:取經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如來的全域計畫是把經傳到東土,以此來搶道派神仙的生意,收東土那邊的香火錢,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但為了不與道派發生摩擦衝突,就把任務一層一層的交代下去,最終落在了唐僧師徒四人身上,由他們去執行,後面還有大仗要打,所以取經只是如來宏偉藍圖中的的一個小步驟。然後經過神通廣大的觀音菩薩安排運作,“如來搶地盤”就變成了“奉大唐皇帝之命去西天拜佛求經”既合理合法,又可掩人耳目,實在是高。接下來就是取經路上的困難了。妖魔具體有三大類:天庭道派勢力,佛派內部勢力,割據一方的野勢力。菩薩的解決方案就是一律消滅。用吃了可以長身不老的唐僧作誘餌引出野勢力將其幹掉或者收編以此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用孫悟空與天庭的仇恨引出道派神仙的勢力,將那股勢力誅滅,最後通過悟空打進佛派內部勢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就是觀音要求其一路走著去的原因,否則飛過去取回來,路上的地盤就得不到了。

結論:取經其實是觀音一手策劃的為完成如來任務,同時又為自己謀利的一個幌子。

謎團五:如來送給觀音的三個金QQ

三個金QQ的意思是,取經隊伍編制3個徒弟就行,還得是神通廣大,用金QQ才能治住的,人選由觀音自己選定。而觀音的做法是:第一個金箍咒把紅孩兒Q住了,給他做了善財童子;第二個緊箍咒把孫悟空Q住了弄去保唐僧取經,算是用在了如來要求的點上了;第三個禁箍咒Q住了黑熊精,回去給他看門守山了。由此可以看出,菩薩貪污了倆個,而且根據實力次序也是,紅,孫,黑。後文有證據,孫悟空和黑熊精難分勝負,而紅孩兒幾乎把孫悟空給掛了,菩薩向李天王借了36把天罡刀把紅孩兒穿住,又叫徒弟拿降魔杵杵了千百餘下,把紅孩兒打成血流成汪皮肉開,非常狠毒,紅孩兒還不服,他就拿出了最捨不得用的金箍咒,一個頂五個,徹底擺平了紅孩兒。三個金QQ肯定是要去搞比自己實力大的妖魔,不如自己的就用不著了,自己搞定就行,說明,紅,孫,黑這三人都是沒背景的妖中最猛的。

結論:菩薩也是雁過拔毛,收人為己所用擴充自己的實力,但人家畢竟還是完成了任務。

下篇講路上三類妖怪的身世及結局。

到天上去惹事,大鬧天宮,然後佛祖前去擺平,安天,以此揚名立萬。你會問孫悟空的師傅不是菩提老祖麼?由此可以推理結論了。如來後面把他壓在五指山下,原文有描述,是輕輕壓住,後面取經時被銀角大王用移山術壓身時是壓得他“三尺神咋,七竅噴紅”,所以如來是救了他,把他壓在五指山下療養,反思,把他收入佛門,以後為如來所用,貼上那道符表表上是為了壓住他,其實是用來抵禦道派神仙的,此後500年沒道派神仙能靠近,否則孫悟空早被道派神仙弄死了。菩提祖師教給孫悟空法力以後就消失了,算出其以後會惹禍,對其也不加管束,也不允許悟空和其他人說明是他的徒弟。。。

結論:孫悟空的師傅是如來,如來就是菩提老祖。

疑點三:孫悟空的本事到底有多大?

第一仗托塔天王帥本部人前去捉拿,先後幹掉巨靈神,哪吒,然後玉帝開始重視了,派托塔天王帥十一路神仙前去捉拿,孫悟空先把九曜星官戰的力竭,敗陣而走,卻也傷不得他們,然後四大天王與二十八星宿出來群毆,大聖調集獨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與四個鍵將出來對壘,結果悟空的幫手都被捉了去,主力就剩他一人了,還有七路神仙沒戰了,然後木咋與其戰了五六十回合,敗下陣來,後面二郎神與大聖鬥法,倆人勢均力敵,然後老君拿金剛鐲打了他的頭,猴王立不穩跌了一跤,然後哮天犬上來照腿一口,又跌了一跤,被一擁按住,捆綁後穿了琵琶骨,不能再變化。他在偷蟠桃,偷禦酒,偷金丹後揣度“若驚動了玉帝,性命難存,走走走,不如下界為王也”,說明他是怕玉帝的,他真有本事把玉帝打到桌子底下,當時直接反了就行了,不用費後面的事,而在後開取經路上在他自報家門後,沒幾個妖怪怕他的,大鬧天宮大體上就是:1.破壞公物一次;盜竊三次;毆打的對象都是一些小角色,看門的,打雷的。而陪如來吃飯的是哪些人呢:三清,四禦,五老,六司,七元,八級,九曜,十都,這些人中玉帝只派了九曜星這樣的末流和孫悟空對戰,前面的大佬們都沒動手了,悟空就被擺平了。所以這個“鬧”字用的非常貼切,就是搞破壞,搗搗亂而已,否則後來取經路上本事比他大的妖怪都造反了。

結論:孫悟空只是膽大糊塗,勇者無畏。實力在七元,八級之流。

疑點四:玉帝為何要請如來佛?

如來佛是玉帝下級,是“五老”級別的,原文有出處,比道祖底倆級,玉帝傳旨如來,如來聞召而來。悟空的花果山在東勝神州,本應該有五老中的崇恩聖帝來搞定最合理,但偏偏找了西方的如來來擺平,其實是想找出孫悟空幕後的主使,懷疑到了如來。

結論:只是程式問題,玉帝對如來有了疑心。

疑點五:悟空看蟠桃園的真相

猴子偷桃生活常識,那玉帝為何還要讓孫猴子看蟠桃園呢?蟠桃會每年開一次,也就是地下的365年開一次,而神仙每過五百年有一大劫難要死一批,所以蟠桃會主要就是為地上的神仙開的,而佛派勢力發展過於猖獗,該打壓打壓了,得給他弄死一批,但人家有了編制,又不好擺明瞭弄人家,所以就假借孫悟空之手毀掉蟠桃會,毀掉蟠桃樹,不給佛派神仙果果吃讓他死上一大批,這下就名正言順了。於是高級幹部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金就要維權鬧事了,打上了南天門,暗地裡肯定還站著一群佛派神仙,玉帝也不是真怕他,吃不到果果快死的人了,索性就直接關上門不追究你鬧事了,等死吧。

結論:讓孫悟空看蟠桃園實際目的是要借悟空之手毀了蟠桃會,不給佛派神仙蟠桃吃,讓他們死上一批人,借此打壓佛派勢力。

關於豬八戒

疑點一:八戒調戲嫦娥一案。

分析:當時八戒是醉酒逞雄,說明一般人是不敢入廣寒宮的,八戒在廣寒宮門口時是“風流仙子”嫦娥先迎上來的,然後又不依從,八戒是第一次見嫦娥,見她容貌挾人魄所以嫦娥迎接的可能是另一個人,而那個人還經常來,還是個大人物,然後天蓬“色膽如天叫似雷”弄出大動靜招來了巡邏隊,最終被圍捕,而嫦娥根本就沒有去告狀。天蓬只是調戲,其他啥也沒幹,就被判了死刑。但他沒有任何申辯,全認了,後面取經路上對此也沒有任何怨言,而關於天庭的男女關係問題的管理制度是立法苛刻,執行鬆散,以寬大處理居多。

結論:“調戲嫦娥”只是一個藉口,目的是下凡執行玉帝的秘密任務。但執行什麼任務呢?

這得從八戒的釘耙說起,他是太上老君親手打造的神兵利器,由後文故事中的“釘耙宴”可以看出,它是棒,耙,杖中最上等的,它有一個作用,就是對付銅頭鐵腦的人“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耙到魂消神氣泄”,而銅頭鐵腦正好是孫悟空的一大特徵,再聯繫上文可以判斷。而天蓬下凡的時間,下凡的地點剛好與孫悟空被壓得時間地點都吻合。而後問八戒說過一句話“你這弼馬溫,當年撞那禍時,不知帶累我等多少!”並沒有抱怨他調戲嫦娥一事。而天蓬下凡過得逍遙快活,不像捲簾大將的“每七日叫飛劍來穿胸肋百餘下”沒有受刑的樣子。

結論:天蓬被貶下凡間就是為了消滅被困住的孫悟空。

疑點二:“呆頭呆腦”的八戒?

一路上八戒撿小便宜,搶功,打死了一大堆小妖怪,得了不少功果,但到靈山時,如來慧眼識珠看破了他的小聰明,最後許位子時悟空是“煉磨降怪有功”而八戒是“汝因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所以八戒是靠賣苦力換來位子的,師徒四人外加白馬中,八戒的職位其實最實惠,是個美差,專門管貢品的,可以敞開大口隨便吃,而香火功德錢由菩薩管。八戒是師徒當中唯一一個有家室的人,會種地,會燒飯,一路上都是八戒做飯,還懂得生活常識,過通天河時,知道怎麼試水深,怎麼讓馬不打滑,也會精打細算過日子,十一年從牙齒上刮下四錢五六分銀子,捨不得買了吃,準備留下來買布做件衣服,卻被孫悟空訛詐了去。

結論:八戒最實惠,最會過日子,最精明。

關於沙和尚

疑點一:任勞任怨的沙和尚?

沙僧給人的印象是個沉默瓜秧的老好人,走了十四年路,基本沒多少戲份,不強功果,沒打死過一個大妖怪,取經路上基本就是看行李,只是履行合同只出勤,不出力。而沙僧以前是玉帝的保鏢,是有實力的,並且是觀音選人時最先看中的,對其開出條件也是最高的——“叫飛劍不來穿你,複你本職”,是對其寄予厚望的。但沙僧混了一路,得了個金身羅漢的正果,雖然職位低,但算一算投入和回報的比率,沙僧是最賺的。

沙僧不同於悟空八戒那樣求菩薩“撥救撥救”,是菩薩主動開出條件要他的,他活的很苦,每七日都要飛劍穿心百於下,而原因只是因為打碎了一個琉璃盞,處罰貌似太重了,而這不符合天庭明文規定的刑罰——貶下凡間,是玉帝用了私行。沙僧本來是天上的捲簾大將,也就是玉帝的保鏢兼秘書,可以帶兵器上朝,和玉帝關係很鐵,而他的那個兵器——擀麵杖,“是出自月宮無影處,梭羅仙木琢磨成”。是嫦娥家的。這就奇怪了,按說他和嫦娥沒瓜葛,就算有,天天拿著這玩意兒在玉帝面前晃,很危險的,所以只可能是玉帝賜給他的,就算他和嫦娥有關係最多也像天蓬那樣被貶下凡間,用不著定時那飛劍刺,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了,他和玉帝的老婆王母搞上了,而玉帝經常出去和嫦娥幽會,那次不小心被天蓬攪和了,沒去成就回家了,回去剛好看見了沙僧和王母亂搞,姦情敗露,捲簾慌了神打碎了個杯子。最終八戒沒幹成,從輕處理了,沙僧幹成了,玉帝氣的要把他的心搗爛以解心頭只恨,家醜不可外揚,找了個琉璃盞的藉口,對沙僧動用了私行。所以搞了玉帝的女人官復原職是不可能了,只求從皮肉之苦中解脫。

結論:經過大起大落的人生,沙僧已經心如止水,只求不要無休無止的忍受皮肉之苦,就滿足了。

關於唐僧

疑點一:唐僧的前世今生

吃不到蟠桃了,滅門之災馬上就來了,咋辦呢?那就只能犧牲一下唐僧了,吃他的肉也是可以長生不老的。於是金蟬子被活活蒸了,眾人分而食之,度過了劫難。唐僧本事金蟬子轉世,十世修行的好人。一點元陽未泄,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前後五百年他死了十次,每次只能活五十歲,這很明顯不符合一個神仙的壽命特徵。究其原因就是他被吃了十次,玉帝不給蟠桃,佛拍面臨滅門之災,金蟬子捨身取義,獻出身軀,眾人找一個陰天,把他給活活蒸熟了,然後大家放鬆心情,每人一塊肉,使佛派度過了劫難。如果不吃他,佛爺們死了轉世,又得從頭練起,現在的一切一下就全沒了,為了保住現有的位子勢力財產,只得讓可憐的金蟬子一次次的轉世,吃了,在轉世,在吃了。。。一直吧佛派的四千號人全給供應上了,才算完,只殺一次不夠吃啊,五百年大限將至,所以每當轉世剛活了三五十年就得殺了吃一次,要麼時間就不夠了,最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靈感觀世音菩薩解脫了,讓他投胎做了唐僧,給了他一份新工作。吃過他的人太多了,吃他長生不老的消息自然也就傳出去了。唐僧之前的工作就是被人家吃,潛意識裡被吃怕了,所以一路上他都膽怯的令人心恨。

疑點二:唐僧究竟信不信佛

唐僧所受的佛學教育都是在他取經之前,但自上路取經,修行是很少的,只是趕路取經,要成佛。而一路上唐僧雖膽小如鼠經常高呼“大王饒命”,卻始終在抗爭中前進,而這種抗爭精神與佛家無執,無欲,無求的宗旨是相背離的,對此自幼學佛的唐僧肯定是懂得,他真要修行的話,靜心休養就行了,就不該去取經。最終克服一系列艱難險阻他成功了,精神得到了世俗的認可,得到了一個佛位,也是世俗的,最終還是世俗的修行,不是宗教裡的修行。佛經將佛界是平等的,但西遊記把佛界設計成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組織;佛經上講不要執著,可西遊記偏偏把唐僧設計成一個執著的取經人,佛講上講普度眾生,可西遊記偏偏設計成為了替唐太宗解災。後面再靈山腳下三個犀牛精每年收香油以保百姓風調雨順,如來卻放任不管,其實就是幫如來收的,犀牛精只是負責背黑鍋的,此時唐僧也認清了如來道“惹佛祖見罪,又生災厄。”而八戒沙僧跟了唐僧十四年更是連一句經文也不會念。

結論:佛只是個幌子,一切其實都還是世俗的,真正的信仰還是名利權情,如此就是要極力諷刺。

師徒四人武功如何?

分析悟空第一次戰八戒時,倆人打了8,9個小時,最後八戒擺陣而逃,但悟空也不能徹底制服八戒,後面收服八戒時,是八戒自己自動繳械,燒了雲棧洞的,所以悟空比八戒厲害一點,但實力沒有大懸殊;八戒戰沙僧時,倆人一直是難解難分,沙僧不出流沙河,悟空沒有和沙僧對戰,所以沙僧實力和八戒差不多,對小白龍,悟空雖然比他厲害,但捉不住他,拿他也沒辦法。

結論:師徒四人武力相當,悟空比其他倆位略勝一點點而已。

謎團六:關於取經

疑點一:師徒四人的取經緣由.

小白龍剛要被宰掉時,菩薩把它保了下來,憑交情,沒費力,小白龍很廉價,沒有反抗的餘地,能活命就謝天謝地了。悟空是為保唐僧換自做了徒弟由,沙僧是受刑過重,苦不堪言,取經是為脫離苦海,而八戒貌似沒有任何企圖,可能就是玉帝的臥底,來搞點破壞。

疑點二:取經隊伍有多少人?

如來傳經的難度:一,找不到善信,沒人願意來取經。二,一路上妖魔鬼怪太多,得找些有本事的。由先前分析可知觀音搞定了第一項。第二項明德安排了他們師徒四人,暗的還有39位神仙,除了保護他們還監視他們,還有就是給他們打考勤分,計算功德。

結論:明有4人,暗有39人。

疑點三:取經究竟是一出什麼戲?

如來的全域計畫是把經傳到東土,以此來搶道派神仙的生意,收東土那邊的香火錢,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但為了不與道派發生摩擦衝突,就把任務一層一層的交代下去,最終落在了唐僧師徒四人身上,由他們去執行,後面還有大仗要打,所以取經只是如來宏偉藍圖中的的一個小步驟。然後經過神通廣大的觀音菩薩安排運作,“如來搶地盤”就變成了“奉大唐皇帝之命去西天拜佛求經”既合理合法,又可掩人耳目,實在是高。接下來就是取經路上的困難了。妖魔具體有三大類:天庭道派勢力,佛派內部勢力,割據一方的野勢力。菩薩的解決方案就是一律消滅。用吃了可以長身不老的唐僧作誘餌引出野勢力將其幹掉或者收編以此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用孫悟空與天庭的仇恨引出道派神仙的勢力,將那股勢力誅滅,最後通過悟空打進佛派內部勢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就是觀音要求其一路走著去的原因,否則飛過去取回來,路上的地盤就得不到了。

結論:取經其實是觀音一手策劃的為完成如來任務,同時又為自己謀利的一個幌子。

謎團五:如來送給觀音的三個金QQ

三個金QQ的意思是,取經隊伍編制3個徒弟就行,還得是神通廣大,用金QQ才能治住的,人選由觀音自己選定。而觀音的做法是:第一個金箍咒把紅孩兒Q住了,給他做了善財童子;第二個緊箍咒把孫悟空Q住了弄去保唐僧取經,算是用在了如來要求的點上了;第三個禁箍咒Q住了黑熊精,回去給他看門守山了。由此可以看出,菩薩貪污了倆個,而且根據實力次序也是,紅,孫,黑。後文有證據,孫悟空和黑熊精難分勝負,而紅孩兒幾乎把孫悟空給掛了,菩薩向李天王借了36把天罡刀把紅孩兒穿住,又叫徒弟拿降魔杵杵了千百餘下,把紅孩兒打成血流成汪皮肉開,非常狠毒,紅孩兒還不服,他就拿出了最捨不得用的金箍咒,一個頂五個,徹底擺平了紅孩兒。三個金QQ肯定是要去搞比自己實力大的妖魔,不如自己的就用不著了,自己搞定就行,說明,紅,孫,黑這三人都是沒背景的妖中最猛的。

結論:菩薩也是雁過拔毛,收人為己所用擴充自己的實力,但人家畢竟還是完成了任務。

下篇講路上三類妖怪的身世及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