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秋五霸中的這個國家,曾被視為蠻夷,為什麼敢自封為王

戰國七雄之一的楚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項羽也是楚國人。與中原其他國家崇拜龍不同,楚人崇拜的是鳳凰。在戰國時期楚國的國力在七雄中屬於比較強盛的了,無論文化或藝術楚國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就是這樣一個給人有種禮儀之邦的國家,在春秋時期被眾諸侯國視為蠻夷之國。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在三千多年前在商朝軍隊的驅趕下,楚人一路向南遷徙來到了當時的蠻夷之地的荊楚(今湖北地區)。後來楚國的先祖鬻熊加入了姬昌(周文王)的反商隊伍,

替周王朝的建立也算是出了不少的力氣,可後來到了分封的時候許多出力的部族都得到了賞賜,卻沒有楚人的份。楚人對周王朝的建立中貢獻了他們的一切,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這件事傷到了楚人的心。

到了周成王時期,周成王想起了曾幫助過先王的楚人鬻熊,才冊封了鬻熊的孫子熊繹為子爵,史書記載:號為子男之田五十裡。大約也就是不到20平方公里,還沒有現在的鄉鎮面積大。然而熊繹還是以這五十裡地建立了楚國,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幾百年裡他們被當作蠻夷,不斷的被驅逐攻打,雖然面積不大,至少在楚人心中認為他們已經被中原王朝承認。然而他們錯了。


在建國後不久,周王朝舉行了諸侯會盟,楚國的國君熊繹也被邀請去了會盟,然而在會盟開始的時候,熊繹不是與諸侯一起坐在殿內,周成王命他與鮮卑之君一起在殿外看守火堆,即使只是個諸侯小國,這件事也刺激到了熊繹的內心,熊繹心裡明白雖然被封為子爵,但是在周王眼裡他仍然還是蠻夷之君。

畢竟一國之君面對這樣的奇恥大辱,在後來的許多年,楚國對周王朝的態度開始不再那麼積極,這在當時被當做是叛逆之舉,引來了周王朝的勃然大怒。詩經中記載:蠢爾蠻荊,大邦為仇。大概意思是:愚蠢的楚國人,你們居然敢於中原大邦為仇。隨後周昭王帶兵討伐楚國,然而這場持續八年的戰鬥中,周朝軍隊面對兩萬楚國士兵幾乎全軍覆沒,

周昭王也落水而死。原以為周王朝會正眼看待他們,到頭來周王朝還是像商王朝一樣將他們視為蠻夷,這時候楚人明白,只有自己強大起來,才能不再任人宰割。

楚國開始不斷發展自己的勢力,一直打到了湖北東部一帶。其實楚國也是出自黃帝之後,只是受到中原王朝的打擊才遷徙到了荒蠻地區,但諸侯國之間仍然輕視他們,把他們視為蠻夷。

中原王朝不是把王當作最高權威嗎?這時候的楚國第四代國主熊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封了自己三個兒子為王,與周天子相提並論。同時向全天下宣佈:我蠻夷也,不於中國之號諡。意思是:既然我是蠻夷,就不用再接受你的封號。

這句話大概也有些氣話的成分,畢竟祖先為周王朝付出這麼多,卻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而幾百年來楚人最恨被當做蠻夷。既然你們一直這麼認為,那我就當我的蠻夷,我也不用再服你周王朝了。

再看看楚國攻打隨國,隨國曰:我無罪。楚國:我蠻夷也。大概意思就是,隨國說:我沒有罪過為什麼要攻打我?楚國說:因為我是蠻夷啊。

楚國就這樣一步步的壯大,終於迎來了楚國最有作為的國君楚莊王,也就是當時的春秋五霸之一。再到後來的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周郊,使楚國國力達到了巔峰。

都說秦是文明人裡最野蠻的,楚是野蠻人力最文明的是有根據的,比如楚辭,歷史上第一支毛筆就是楚國發明的。對於楚國在周王朝這個時期的態度,據說現在仍然有一些地區的人把不服你,說成不服周。

那麼問題來了,各位讀者們,要是你們是熊渠,會自封為王嗎

把他們視為蠻夷。

中原王朝不是把王當作最高權威嗎?這時候的楚國第四代國主熊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封了自己三個兒子為王,與周天子相提並論。同時向全天下宣佈:我蠻夷也,不於中國之號諡。意思是:既然我是蠻夷,就不用再接受你的封號。

這句話大概也有些氣話的成分,畢竟祖先為周王朝付出這麼多,卻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而幾百年來楚人最恨被當做蠻夷。既然你們一直這麼認為,那我就當我的蠻夷,我也不用再服你周王朝了。

再看看楚國攻打隨國,隨國曰:我無罪。楚國:我蠻夷也。大概意思就是,隨國說:我沒有罪過為什麼要攻打我?楚國說:因為我是蠻夷啊。

楚國就這樣一步步的壯大,終於迎來了楚國最有作為的國君楚莊王,也就是當時的春秋五霸之一。再到後來的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周郊,使楚國國力達到了巔峰。

都說秦是文明人裡最野蠻的,楚是野蠻人力最文明的是有根據的,比如楚辭,歷史上第一支毛筆就是楚國發明的。對於楚國在周王朝這個時期的態度,據說現在仍然有一些地區的人把不服你,說成不服周。

那麼問題來了,各位讀者們,要是你們是熊渠,會自封為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