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齊桓公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管仲三不用預言小白身後結局?

齊桓公,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同時也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子孫,在他主政的齊國時期,重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

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是為了平定宋國的動亂。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一次。前679年,諸侯與齊恒公在甄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同時也是春秋時期第一個中原霸主。

齊國第十四代君王齊襄公荒淫無道,欺侮大臣,濫殺無辜。他與嫁給魯桓公的妹妹私通,魯桓公知道後,齊襄公請魯桓公喝酒,趁他喝醉時派人把他殺害。齊襄公的所作所為引起人們極大的憤慨,他的兄弟知道國家將亂,恐禍及己,紛紛外逃。襄公的二弟公子糾奔魯,因為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諸侯之女,隨行輔佐公子糾的是管仲和召忽。襄公的三弟小白奔莒,

隨行輔佐小白的是鮑叔牙,小白的母親是衛國諸侯之女。沒過多久,齊國的公孫無知謀反,入宮殺死了齊襄公,自立為齊君,隨後公孫無知在齊國的雍林遊玩時,被雍林的仇家殺死,他們宣稱:“無知殺害襄公自立為君,我們把他殺了,希望大夫們重新在公子中選擇應當繼位的人,我們一定服從命令。”於是齊國的大夫們商議另立新君。

因小白自幼便與齊國的大夫高傒關係很好,高傒等人便派人到莒國悄悄地迎接小白回國。而魯國聽說無知被殺後,也發兵送公子糾回國爭位,另派管仲到莒國通往齊國的必經之路伏擊小白。管仲很快就找到伏擊地點,當看到小白出現後,他一箭就射中了小白的衣帶鉤,

小白十分機警,趁勢倒下裝死,管仲誤以為小白真的死了,馬上派人回魯國向魯君報告。魯國獲悉後送公子糾的隊伍就走得慢了,六天以後才到達齊國。這時小白早已進入齊國了,高傒和其他大夫立小白為君,這就是齊桓公。

小白成為齊國的君王後,

發兵攻魯,兩國在秋天打了一仗,魯國戰敗,被齊國軍隊截斷了歸路。齊桓公給魯莊公寫信說:“公子糾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殺他,請魯國把他殺了。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請將他們送回,我要把他們剁成肉醬。如果你們不照辦,我將發兵包圍你們的都城。”魯國人害怕齊國,趕緊把公子糾殺了,召忽自殺,只有管仲甘心被囚。鮑叔牙知道齊桓公一心想殺管仲,便對齊桓公說:“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管仲在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強大),不可失也。”於是齊桓公聽從鮑叔牙的建議,假稱把管仲要回來殺掉,魯國便把管仲送給齊國。鮑叔牙代表齊國接收了管仲,他給管仲去掉了枷鎖,讓管仲沐浴更衣後拜見齊桓公,齊桓公不計前嫌,以厚禮對待管仲,稱管仲為“仲父”,封他為大夫,管理齊國政事。

管仲說:“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恥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可以說沒有鮑叔牙管仲就沒有出頭之日,而沒有管仲的輔佐,齊桓公也不可能成為春秋一霸。管仲被任用後,在齊國掌管朝政,輔佐齊桓公成了一代霸主。《史記》稱:“(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但是,齊桓公晚年結局就有點淒慘了,在管仲病危之時,管仲不忍齊桓公驕奢淫逸,曾多次告誡齊桓公要親賢臣遠小人,兵向齊桓公說:“易牙殺自己的兒子以迎合國君,不近人情,這個人不能用;開方父死不奔喪,違背親情迎合國君,這種人不宜親近;豎刁閹割自己以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也不能重用。放逐此三人,永不錄用,可保齊國無憂。”但是齊桓公並沒有聽取管仲的意見,最終還是讓這三個人掌握了齊國的政權。以至於後來年老體病之時竟然被三人軟禁,活活餓死在病榻之上,並且一直停放在床上七十多天,直到屍體生蛆才被草草入殮收棺。“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管仲為相對齊國也算是做到了仁至義盡,奈爾齊桓公一意孤行,最終這麼一個經天緯地的一代君王死後竟然混到如此淒涼的地步,其境況之悲慘不得不令人唏噓。

誰生誰死:中國網路諸侯亂戰的未來 ¥25.9 購買

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管仲在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強大),不可失也。”於是齊桓公聽從鮑叔牙的建議,假稱把管仲要回來殺掉,魯國便把管仲送給齊國。鮑叔牙代表齊國接收了管仲,他給管仲去掉了枷鎖,讓管仲沐浴更衣後拜見齊桓公,齊桓公不計前嫌,以厚禮對待管仲,稱管仲為“仲父”,封他為大夫,管理齊國政事。

管仲說:“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恥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可以說沒有鮑叔牙管仲就沒有出頭之日,而沒有管仲的輔佐,齊桓公也不可能成為春秋一霸。管仲被任用後,在齊國掌管朝政,輔佐齊桓公成了一代霸主。《史記》稱:“(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但是,齊桓公晚年結局就有點淒慘了,在管仲病危之時,管仲不忍齊桓公驕奢淫逸,曾多次告誡齊桓公要親賢臣遠小人,兵向齊桓公說:“易牙殺自己的兒子以迎合國君,不近人情,這個人不能用;開方父死不奔喪,違背親情迎合國君,這種人不宜親近;豎刁閹割自己以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也不能重用。放逐此三人,永不錄用,可保齊國無憂。”但是齊桓公並沒有聽取管仲的意見,最終還是讓這三個人掌握了齊國的政權。以至於後來年老體病之時竟然被三人軟禁,活活餓死在病榻之上,並且一直停放在床上七十多天,直到屍體生蛆才被草草入殮收棺。“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管仲為相對齊國也算是做到了仁至義盡,奈爾齊桓公一意孤行,最終這麼一個經天緯地的一代君王死後竟然混到如此淒涼的地步,其境況之悲慘不得不令人唏噓。

誰生誰死:中國網路諸侯亂戰的未來 ¥25.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