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範雨素的走紅,印證了“閱讀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範雨素手記--《我是範雨素》這兩天刷爆了朋友圈。有的人感慨,

一位只念過初中的44歲的月嫂怎能寫出如此平靜樸實,卻觸動心靈的好文,真是"祖師爺賞飯吃";將底層辛苦的生活,寫的平和波瀾不驚,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心境。

但是,讀過範雨素的相關文章,令我最震撼的是她的閱讀面。她的文風文筆輕盈、幽默、又有力量,

有一些詞仔細推敲,都有所出,這真真是得益於閱讀——讀而優則寫。

她在《我是範雨素》中描述母親的口才好,用了一個詞"利口覆家邦",出自車萬育的《聲律啟蒙》——"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文字也算是氣勢恢巨集、大氣有力量。

她在《農民大哥》中,描述母親寵愛大哥時候,引用了安徒生童話選裡的借喻,讓讀者更能清晰的瞭解母親對大哥的那種"護犢子"式的縱容。

除此之外,

範雨素還說,她六七歲的時候學會了自己看小說,看文學刊物。她不光看知青文學,還看《魯賓遜漂流記》、《神秘島》、《孤星血淚》、《霧都孤兒》、《在人間》、《雷鋒叔叔的故事》、《歐陽海之歌》、《金光大道》等世界名著。她說她熱愛閱讀,就像她說的一樣:"一個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滿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說看得太少了。"

她通過看小說,對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中國歷史、世界歷史瞭若指掌。只要報一個地名出來,她就知道在世界上哪個大洲。說一條河流出來,她能知道它流向地球上的哪一個大洋。

後來范雨素來北京當月嫂,仍然不忘記讀書、背詩、感悟生活。她說,她們的條件很差,沒有能力讓她的孩子接受學校教育,但是她有能力買來成斤成斤的書讓女兒讀。

從範雨素的話語中可以看出,自己被淹沒在那個底層社會的大環境中,而她的女兒成為年薪9萬的白領,用讀書改變了命運,

範雨素為了完成一部屬於自己的長篇小說,她發覺自己並沒有很會寫文章,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她又在皮村"工友之家"文學小組學了一年寫作。"讀而優則寫",無疑海量的閱讀,使她成為了"讀者式"的作家,閱讀的每一個字都沉澱在她的文章裡。

範雨素也許不想通過寫作改變命運,但是她的思想已經得到了昇華。

範雨素的走紅,印證了"閱讀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就像楊絳先生說的:"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者發財,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範雨素通過閱讀做到了,就像她寫的底層生活不是抱怨、不是負能量,而是安靜的溫暖、有力量,這就是讀書的魅力。

不管她有沒有因此改變命運,但是她讀書的精神和行為仍然值得我們學習。"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對於青少年來說,一定要不斷的擴大閱讀,保持一生的閱讀習慣,才能不斷進步,終生學習,從閱讀中提升自我價值和自我境界。

供稿:親子約達人@習媽

如文章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刪除

親子約是一個基於社群信任的親子分享平臺,我們整合親子達人媽媽的社群影響力,協助親子商家做更好的傳播和推廣。

就像她寫的底層生活不是抱怨、不是負能量,而是安靜的溫暖、有力量,這就是讀書的魅力。

不管她有沒有因此改變命運,但是她讀書的精神和行為仍然值得我們學習。"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對於青少年來說,一定要不斷的擴大閱讀,保持一生的閱讀習慣,才能不斷進步,終生學習,從閱讀中提升自我價值和自我境界。

供稿:親子約達人@習媽

如文章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刪除

親子約是一個基於社群信任的親子分享平臺,我們整合親子達人媽媽的社群影響力,協助親子商家做更好的傳播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