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選調生面試熱點:外來人口同城化待遇

熱點背景

在全國總人口中,平均大概每6人中就有1個流動人口。

根據國家衛計委發佈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去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已達2.47億。報告還顯示了流動人口的一些新特點,譬如:家庭化遷移,超過一半的家庭有3人及以上同城居住;流動老人規模不斷增長,占流動人口總量的7.2%。

【中公解析】

一直以來,輿論所呼籲的外來人口同城化待遇,主要集中在子女入學方面。確實,在戶籍壁壘之下,孩子入學是人們眼中的頭等大事,

同時,只要解決了孩子入學問題,其他方面的戶籍待遇,人們並不太看重,其中包括老年人的福利待遇。儘管,不少城市對外來人口子女就讀問題已解決得比較充分,但涉及流動老人切身利益的一些政策,仍未落實,比如,看病買藥,不能在當地報銷;辦不了老人優待證,就不能享受當地諸多免費、優先、優惠等公共服務。

事實上,在人口流動正常化的背景下,老年人的流動也是一種剛需。

一方面,許多身體狀況較差的老人需要跟隨子女養老;另一方面,大部分老人的隨遷,是為了照顧自己的孫輩。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與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的流動也將逐年上升。因此,解決好流動老人的異地福利與相關服務,是非常緊迫的任務。

為外來老人提供同城化待遇,在制定各種社會經濟政策的時候,要越發考慮老年人的需求。解決養老保險的異地接續問題,

醫療保險的跨地區就醫和報銷問題,流動人口的相關基本公共服務等,要引起充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