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五年,回家的路更近了!關係到每一個天津人!

5年,意味著什麼?

會給一個人帶來多大變化?

會給一座城帶來多大變化?

五年變遷,五年感悟,

相信每個人都有情動。

說起天津這5年,

你感覺變化大嗎?

廣播君這就帶你一起去感受下!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動脈。五年來,隨地鐵2、3、6號線陸續開通,骨幹道路與公交網線越織越密,共用單車、網約車逐漸走進天津人的生活,

天津人出行越來越方便快捷,每天下班回家的路更近了。今天,廣播君帶你一起回顧過去五年,天津人交通出行那些事兒……

地鐵更密了

進入2017年,天津軌道交通建設就像“開掛”了一樣,將同步建設10條線路。截至目前,本市已有1、2、3、9號線以及6號線一期北段等5條線路投入運營,

但仍有一些市民覺得地鐵建設速度有些慢。這一方面反映出市民對於地鐵帶來便捷的迫切期待,同時也反映出大家對地鐵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程式並不瞭解。據介紹,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及立項包括線網規劃、建設規劃、可行性報告、項目初步設計、專案施工圖設計、工程實施、竣工驗收、開通運營等多個程式,全程一般需要6-8年。回首過去五年,天津地鐵建設取得了哪些成果?廣播君帶你一探究竟。

地鐵3號線

2012年10月1日,天津地鐵3號線開通試運營。地鐵3號線是貫穿天津西南至東北方向的軌道交通骨幹線,南起西青高新區,北至北辰小澱,全長29.7公里,共設23座車站,與1號線在營口道站換乘,與2、9號線在天津站換乘。

2013年12月28日,天津地鐵3號線延長線正式通車,乘客乘坐地鐵3號線從市中心到達天津南站只需半個小時。

地鐵2號線

2013年8月28日,天津地鐵2號線實現全線貫通運營,19座車站全部投入使用。

2014年8月28日,備受關注的天津機場T2航站樓正式啟用。與此同時,天津地鐵2號線延伸線以及地下交通中心也同步投入使用。

地鐵2號線機場延伸線起自2號線空港經濟區站,終點至機場地下交通中心,全長4.5公里,行程5分鐘。

地鐵6號線

2016年8月6日,地鐵6號線首開段開通試運營。地鐵6號線首開段開通運營的車站共8座,分別是長虹公園站、宜賓道站、鞍山西道站、天拖站、一中心醫院站、紅旗南路站、迎風道站和南翠屏站。

2016年12月31日,天津地鐵6號線北段工程(人民醫院站至南孫莊站)正式投入運營,這標誌著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南翠屏站至南孫莊站實現貫通運營,並與地鐵1、2、3、9號線運營時間達到“同步”。

近日,天津市地鐵集團也公佈了本市各條地鐵線最新建設進度。地鐵5號線、地鐵6號線、地鐵1號線東延、地鐵4號線、地鐵10號線南段都在緊張施工中。地鐵7號線、地鐵11號線正在加快穩定管線切改、園林遷移、交通導行等工程前期方案。

公交更快了

這五年,天津的公車線路多了、網站多了、車輛多了、污染少了。

2012年起,混合動力、純電動等新能源公車在天津投入運行。到目前,本市新能源公車已達3220部。公車的形象統一了,駕駛員的著裝統一了,就連車輛的運行速度都得到了統一。

2014年,天津正式啟用公交專用車道。截至2016年底,天津已建成41公里公交專用車道,計畫2017年再建153公里,屆時將形成194公里公交專用車道網路體系。

天津從2014年開始實施公交“八大工程”,在2016年年末完美收官。期間,天津累計開、延、調公交線路達324條,2014年起,天津陸續開啟百餘條支線公交,今年還將計畫再開通30條支線公交。這些公交線路的開通,填補了中醫一附院、雙青新家園、新胸科醫院環湖醫院、天南大新校區、西于莊安置居住區、農學院西校區等至少62個重點地區公交線路空白,全市中心城區公交網站500米覆蓋率達100%。此外,各郊區累計開通139條至市區及域內公交線路,覆蓋全市各區,濱海新區、環城四區、武清區、甯河區、靜海區、薊州區均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和公交服務均等化,城鄉公交一體化網路基本形成。2016年,根據市民問卷調查,廣泛徵求群眾意見,本市相繼開通了兩批通勤快車,方便上班族、學生族市民乘車。

此外,從2010年開始,天津開始實施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公車的政策。近年來,百部無障礙公車陸續投放,累計為6億多人次的免費乘車人群提供了出行服務保障。

5年來,“互聯網+”也在加快融入天津公共交通的發展中。截至目前,天津所有公車輛均安裝GPS定位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和智慧報站系統,手機APP公交資訊查詢系統也覆蓋所有公交線路。通過三級智慧化調度平臺,公交線路實現智慧調度、即時監控和即時查詢。 不僅是車隊的工作方式更加便捷高效,市民乘車通過各種公交APP乘車也更方便了,車什麼時候到、距離自己多遠、如何規劃線路,全都一目了然。

私家車更順了

2006年至2012年,天津市機動車保有量由120萬輛增加到236萬輛,每年增量由7萬輛增加到30萬輛。根據2011年第四次綜合交通調查顯示,天津市中心城區交通擁堵嚴重,主幹路高峰時段平均車速為19.5公里/小時,與2000年相比下降了18%,低於20公里/小時的國際擁堵警戒線。另據《2012年天津市環境狀況公報》,細顆粒物(PM2.5)是影響環境空氣品質的主要污染物,機動車尾氣排放約占16%,機動車尾氣污染亦成為天津市空氣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

自2013年12月16日零時起,天津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採取控制總量和適當限行的雙重措施。自2014年3月1日起,天津市正式實施機動車尾號限行交通管理政策。天津人綠色出行時代正式開啟。少開汽車、綠色出行已成為社會共識,每個公民都有責任有義務為減少汽車污染、創造美好環境做出應有貢獻。

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天津全市域範圍內機動車保有量283.9萬輛,小客車保有量為240.6萬輛。2015年起新增車輛少於往年。2016年,本市公佈新能源車不限行相關政策,新能源汽車各領域新增2.46萬輛,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85萬輛,占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的1.4%。

隨著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大幅增加和停車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顯,馬路停車收費市場日益成為一塊“肥肉”,而其管理混亂也成為很多市民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天津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2015年5月21日起實施。隨後,2015年7月2日0時,天津市公眾停車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與聯華停車正式進行交接,接管全市42810個經營性停車泊位。“聯華時代”終結,“公眾時代”開始,隨後智慧化停車系統上線、停車示範路簡歷、公眾崗亭“上崗”、15分鐘免費停車、公眾停車APP啟用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天津停車的舊貌。另外,一些支路、商業繁華地區和一些停車供需矛盾較為突出的區域,違規停車現象依然較為突出,市交管局也在不斷加強管理。

共用交通更便捷了

隨著汽車的普及,“開車堵、停車難、尾氣髒”已成為現代大城市的頑疾。這兩年,隨著順風車逐步開始普及,共用單車、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蓬勃興起,對於許多天津人而言,地鐵、公交、網約車、共用單車等已成為出行的固定組合。而隨著共用汽車等新興產業逐漸湧入天津市場,為天津人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互聯網共用經濟深刻地改變了天津人的出行,也啟動了天津城市道路資源。

但是在共用交通產品在初入天津時,遇到了不少難題和爭議。為了應對新模式帶來的新問題,2016年12月23日,《天津市網路預約計程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頒佈實施,對天津市網約車的准入許可條件進行了細化,包括天津網約車駕駛員許可條件等內容,明確要求網約車駕駛員須天津戶籍,持有天津駕駛證等。2017年4月22日起,《天津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在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相信隨著法規細則的不斷完善,共用交通的為我們帶來的便利會越來越多,尷尬會越來越少。

交通法規落地

回溯這五年,一個“關鍵字”不得不提,那就是城市的交通的依法治理。

五年來,除了應對共用交通模式制定的《天津市網路預約計程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天津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外。本市還出臺了《天津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天津市客運公共交通管理條例》等多部交通相關法規。

2015年5月21日,新修訂的《天津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實施,針對市民最為關切的亂收費、多收費、亂停車等問題開出良方,包括停車經營權招標拍賣費用有專用、哪有車位手機能查、經營者不出具發票駕駛人可拒付停車費、市民私設地鎖最高罰款1000元等內容。機動車停車有了新“規矩”!

2015年12月,《天津市客運公共交通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明確禁止在客運公共交通場站及其出入口通道停放車輛、堆放雜物或者擺攤設點,攔截運營車輛,損壞運營車輛和設施設備等妨礙客運公共交通運營的行為,從此坐“公交”不能再任性!

此外,從去年4月起,本市高速公路正式啟用“無人機”執法,隨時抓拍高速擁堵、高速事故、高速違法,高速交警更快地確定事故點位,從而迅速處警。不斷新增的“電子眼”抓拍闖限行違法、違法停放,不僅解決了警力不足的問題,同時規範了道路通行秩序。

這些都是城市治理從理念到實踐的創新探索,是在用法治和文明破解城市治理中的諸多難題。交通文明的改善,一項項科技創新,一次次違法處置,無不表明違法有代價,打破規則,必然受到懲罰。法治權威的樹立,需要“硬約束”,也需要“獲得感”。

如今,越來越多的天津人開始習慣並相信,守規矩的“老實人”不會吃虧,這種以規則意識和法治精神立身的城市素養,也必將成為天津這座城市最可貴的軟實力。

論交通發展,

廣播君只服咱大天津

看完黨的十八大以來

這五年天津交通高速發展,

你是不是捨不得離開天津啦?

來幫廣播君填個小調查吧!

哪種出行方式便利了你的生活? (多選) 0人 0% 地鐵 0人 0% 公交 0人 0% 網約車 0人 0% 共用單車 0人 0% 其他 投票

希望家鄉天津

一直這麼高速發展下去

讓全國都羡慕!!!

綜合 | 天津日報、北方網、新華社、城市快報、每日新報、天津廣播、今晚報、天津地鐵等

2016年12月31日,天津地鐵6號線北段工程(人民醫院站至南孫莊站)正式投入運營,這標誌著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南翠屏站至南孫莊站實現貫通運營,並與地鐵1、2、3、9號線運營時間達到“同步”。

近日,天津市地鐵集團也公佈了本市各條地鐵線最新建設進度。地鐵5號線、地鐵6號線、地鐵1號線東延、地鐵4號線、地鐵10號線南段都在緊張施工中。地鐵7號線、地鐵11號線正在加快穩定管線切改、園林遷移、交通導行等工程前期方案。

公交更快了

這五年,天津的公車線路多了、網站多了、車輛多了、污染少了。

2012年起,混合動力、純電動等新能源公車在天津投入運行。到目前,本市新能源公車已達3220部。公車的形象統一了,駕駛員的著裝統一了,就連車輛的運行速度都得到了統一。

2014年,天津正式啟用公交專用車道。截至2016年底,天津已建成41公里公交專用車道,計畫2017年再建153公里,屆時將形成194公里公交專用車道網路體系。

天津從2014年開始實施公交“八大工程”,在2016年年末完美收官。期間,天津累計開、延、調公交線路達324條,2014年起,天津陸續開啟百餘條支線公交,今年還將計畫再開通30條支線公交。這些公交線路的開通,填補了中醫一附院、雙青新家園、新胸科醫院環湖醫院、天南大新校區、西于莊安置居住區、農學院西校區等至少62個重點地區公交線路空白,全市中心城區公交網站500米覆蓋率達100%。此外,各郊區累計開通139條至市區及域內公交線路,覆蓋全市各區,濱海新區、環城四區、武清區、甯河區、靜海區、薊州區均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和公交服務均等化,城鄉公交一體化網路基本形成。2016年,根據市民問卷調查,廣泛徵求群眾意見,本市相繼開通了兩批通勤快車,方便上班族、學生族市民乘車。

此外,從2010年開始,天津開始實施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公車的政策。近年來,百部無障礙公車陸續投放,累計為6億多人次的免費乘車人群提供了出行服務保障。

5年來,“互聯網+”也在加快融入天津公共交通的發展中。截至目前,天津所有公車輛均安裝GPS定位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和智慧報站系統,手機APP公交資訊查詢系統也覆蓋所有公交線路。通過三級智慧化調度平臺,公交線路實現智慧調度、即時監控和即時查詢。 不僅是車隊的工作方式更加便捷高效,市民乘車通過各種公交APP乘車也更方便了,車什麼時候到、距離自己多遠、如何規劃線路,全都一目了然。

私家車更順了

2006年至2012年,天津市機動車保有量由120萬輛增加到236萬輛,每年增量由7萬輛增加到30萬輛。根據2011年第四次綜合交通調查顯示,天津市中心城區交通擁堵嚴重,主幹路高峰時段平均車速為19.5公里/小時,與2000年相比下降了18%,低於20公里/小時的國際擁堵警戒線。另據《2012年天津市環境狀況公報》,細顆粒物(PM2.5)是影響環境空氣品質的主要污染物,機動車尾氣排放約占16%,機動車尾氣污染亦成為天津市空氣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

自2013年12月16日零時起,天津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採取控制總量和適當限行的雙重措施。自2014年3月1日起,天津市正式實施機動車尾號限行交通管理政策。天津人綠色出行時代正式開啟。少開汽車、綠色出行已成為社會共識,每個公民都有責任有義務為減少汽車污染、創造美好環境做出應有貢獻。

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天津全市域範圍內機動車保有量283.9萬輛,小客車保有量為240.6萬輛。2015年起新增車輛少於往年。2016年,本市公佈新能源車不限行相關政策,新能源汽車各領域新增2.46萬輛,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85萬輛,占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的1.4%。

隨著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大幅增加和停車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顯,馬路停車收費市場日益成為一塊“肥肉”,而其管理混亂也成為很多市民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天津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2015年5月21日起實施。隨後,2015年7月2日0時,天津市公眾停車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與聯華停車正式進行交接,接管全市42810個經營性停車泊位。“聯華時代”終結,“公眾時代”開始,隨後智慧化停車系統上線、停車示範路簡歷、公眾崗亭“上崗”、15分鐘免費停車、公眾停車APP啟用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天津停車的舊貌。另外,一些支路、商業繁華地區和一些停車供需矛盾較為突出的區域,違規停車現象依然較為突出,市交管局也在不斷加強管理。

共用交通更便捷了

隨著汽車的普及,“開車堵、停車難、尾氣髒”已成為現代大城市的頑疾。這兩年,隨著順風車逐步開始普及,共用單車、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蓬勃興起,對於許多天津人而言,地鐵、公交、網約車、共用單車等已成為出行的固定組合。而隨著共用汽車等新興產業逐漸湧入天津市場,為天津人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互聯網共用經濟深刻地改變了天津人的出行,也啟動了天津城市道路資源。

但是在共用交通產品在初入天津時,遇到了不少難題和爭議。為了應對新模式帶來的新問題,2016年12月23日,《天津市網路預約計程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頒佈實施,對天津市網約車的准入許可條件進行了細化,包括天津網約車駕駛員許可條件等內容,明確要求網約車駕駛員須天津戶籍,持有天津駕駛證等。2017年4月22日起,《天津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在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相信隨著法規細則的不斷完善,共用交通的為我們帶來的便利會越來越多,尷尬會越來越少。

交通法規落地

回溯這五年,一個“關鍵字”不得不提,那就是城市的交通的依法治理。

五年來,除了應對共用交通模式制定的《天津市網路預約計程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天津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外。本市還出臺了《天津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天津市客運公共交通管理條例》等多部交通相關法規。

2015年5月21日,新修訂的《天津市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實施,針對市民最為關切的亂收費、多收費、亂停車等問題開出良方,包括停車經營權招標拍賣費用有專用、哪有車位手機能查、經營者不出具發票駕駛人可拒付停車費、市民私設地鎖最高罰款1000元等內容。機動車停車有了新“規矩”!

2015年12月,《天津市客運公共交通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明確禁止在客運公共交通場站及其出入口通道停放車輛、堆放雜物或者擺攤設點,攔截運營車輛,損壞運營車輛和設施設備等妨礙客運公共交通運營的行為,從此坐“公交”不能再任性!

此外,從去年4月起,本市高速公路正式啟用“無人機”執法,隨時抓拍高速擁堵、高速事故、高速違法,高速交警更快地確定事故點位,從而迅速處警。不斷新增的“電子眼”抓拍闖限行違法、違法停放,不僅解決了警力不足的問題,同時規範了道路通行秩序。

這些都是城市治理從理念到實踐的創新探索,是在用法治和文明破解城市治理中的諸多難題。交通文明的改善,一項項科技創新,一次次違法處置,無不表明違法有代價,打破規則,必然受到懲罰。法治權威的樹立,需要“硬約束”,也需要“獲得感”。

如今,越來越多的天津人開始習慣並相信,守規矩的“老實人”不會吃虧,這種以規則意識和法治精神立身的城市素養,也必將成為天津這座城市最可貴的軟實力。

論交通發展,

廣播君只服咱大天津

看完黨的十八大以來

這五年天津交通高速發展,

你是不是捨不得離開天津啦?

來幫廣播君填個小調查吧!

哪種出行方式便利了你的生活? (多選) 0人 0% 地鐵 0人 0% 公交 0人 0% 網約車 0人 0% 共用單車 0人 0% 其他 投票

希望家鄉天津

一直這麼高速發展下去

讓全國都羡慕!!!

綜合 | 天津日報、北方網、新華社、城市快報、每日新報、天津廣播、今晚報、天津地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