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人都在這樣做,殊不知心臟病、腦血栓……幾乎都與它有關!

很多病都犯在這字上——飽!

飽食過度百病生

飲食有節…故能形與神聚,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黃帝內經》

飲食過多則聚積,渴飲過多則成痰。

——《千金要方》

無論是在中醫還是西醫的觀點中,飲食有節,不宜過飽,對健康十分重要。

可以說,飽食過度,百病由生。習慣於飲食無節制,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甚至是癌症……也會跟著來。

本期專家:

撥打電話 ☏ 028-65108666,即可進行預約掛號

飽食過度,百病由生

這樣說並非危言聳聽。吃得太飽,對身體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攝入過多的熱量。

過多熱量會合成脂肪存儲於體內,使人發胖。肥胖會帶來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等一系列的併發症。

蹇貽醫生說,吃得過飽,讓血液集中於胃腸,心腦血管的供血就會相對減弱,使血液黏度升高,誘發血栓,進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其次,吃太飽直接損傷胃腸道,影響消化。經常性地飲食無節制,讓消化道一直處於工作狀態,增加消化道負擔之外,還會降低其他器官功能,加快人體衰老。

蹇貽醫生強調,特別是對於患有膽結石、胰腺炎症或者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群來說,長期過飽,容易誘發慢性穩定病變的急性發作。

面對美食,總是控制不住,多吃一點,殊不知,經常性地不加節制,

對健康有著潛移默化地影響。

飲食有節,食不過量,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前提。當然,注意食不過量的同時更不要矯枉過正,比如“過午不食”甚至是幾天不吃飯的做法,更是十分不可行的。

日常飲食上,哪些“坑”,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如何做到食不過量?

合理分配三餐總熱量

兩位醫生強調,每個人三餐應該吃多少應該結合個體情況,並不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要求。

黃璐嬌醫生介紹,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安排三餐的熱量,建議按照這樣的標準,即3:4:3。如果這樣說您還有些不清楚,蹇怡醫生表示,老話說的“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按照這個原則也是沒錯的。

食物多樣,食不過量

一天吃多少肉:一手掌心

肉類日常攝入:45-75克

一天吃多少魚:一整只手

魚蝦等海產品攝入:50-100克

一天吃多少豆類及堅果:

一手掌心

堅果及豆類的攝入量:25-35克

一天吃多少蔬菜:一個拳頭+一大捧

每天蔬菜的攝入量:300-500克

一天吃多少主食:一個拳頭

每天主食的攝入量:250-400克

一天吃多少水果:一個蘋果大小的量

水果日常攝入量:200-350克

一天吃多少雞蛋:1個雞蛋

一天喝多少牛奶:一玻璃杯

奶及乳製品的攝入量:300克

七分飽,身體好

七分飽是一個形象的說法,提醒人們吃飯不能過量。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對於七分飽,有這樣的解釋:

七分飽應當是這樣一個感覺: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

七分飽,下一餐到來之前也不會餓。

這樣就能做到七分飽

黃璐嬌醫生介紹,想要做到7分飽,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三餐固定時間,形成規律:

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便不會提前餓。

不要“眼睛比肚子大”

特別是在外吃飯時,要控制量,不要“眼睛比肚子大”。

先吃“占地方”的食物:

有限制熱量需求的人群,應該先吃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蔬菜、粗糧等。通俗來講,體積大,占胃裡的面積大,飽腹感更強。

吃飯時要專心

吃飯時,要專心,不能三心二意,特別是不能玩手機。

病從口入,很多時候

疾病的發生不是因為吃得不夠

反倒是因為吃得太多

飲食有節,食不過量,養五臟,促健康。

其他網友都在看

♥戳以上連結直接流覽♥

ID:scmingyi

關注┃成都商報四川名醫

*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內容合作,請致電:028-86780845

本文記者:趙立瑩

肉類日常攝入:45-75克

一天吃多少魚:一整只手

魚蝦等海產品攝入:50-100克

一天吃多少豆類及堅果:

一手掌心

堅果及豆類的攝入量:25-35克

一天吃多少蔬菜:一個拳頭+一大捧

每天蔬菜的攝入量:300-500克

一天吃多少主食:一個拳頭

每天主食的攝入量:250-400克

一天吃多少水果:一個蘋果大小的量

水果日常攝入量:200-350克

一天吃多少雞蛋:1個雞蛋

一天喝多少牛奶:一玻璃杯

奶及乳製品的攝入量:300克

七分飽,身體好

七分飽是一個形象的說法,提醒人們吃飯不能過量。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對於七分飽,有這樣的解釋:

七分飽應當是這樣一個感覺: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

七分飽,下一餐到來之前也不會餓。

這樣就能做到七分飽

黃璐嬌醫生介紹,想要做到7分飽,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三餐固定時間,形成規律:

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便不會提前餓。

不要“眼睛比肚子大”

特別是在外吃飯時,要控制量,不要“眼睛比肚子大”。

先吃“占地方”的食物:

有限制熱量需求的人群,應該先吃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蔬菜、粗糧等。通俗來講,體積大,占胃裡的面積大,飽腹感更強。

吃飯時要專心

吃飯時,要專心,不能三心二意,特別是不能玩手機。

病從口入,很多時候

疾病的發生不是因為吃得不夠

反倒是因為吃得太多

飲食有節,食不過量,養五臟,促健康。

其他網友都在看

♥戳以上連結直接流覽♥

ID:scmingyi

關注┃成都商報四川名醫

*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內容合作,請致電:028-86780845

本文記者:趙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