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最新雙座梟龍首飛成功 裝配堪比F-22雷達 戰力更強

隨著4月26日中國剛剛舉行首艘國產001A航母下水儀式,

沒料只隔一天又有喜訊,中國空軍在另一領域的軍事發展獲得突破,據《央視》報導,中國最新研發的“梟龍雙座戰鬥教練機”27日在成都首飛成功。雙座梟龍具備實戰和教學多種功能於一體,具有超視距空戰和精確對地打擊能力,基於梟龍飛機問世以來的卓越表現、以及梟龍雙座機高性價比等優勢,梟龍雙座機在研製過程中就已經獲得了國外訂單。

根據珠海航展公佈的資料,

“梟龍”雙座型機長14.5米,機高4.6米,翼展9.5米。而相對而言,“梟龍”單座戰鬥機機長14.3米,機高4.9米,翼展8.98米。雙座版“梟龍-B”航程為800公里,單座版1200公里。

雙座梟龍的研發基於“梟龍單座戰鬥機”(FC-1),是一款在外貿市場取得極大成功的機型,有著相當高的性價比,已在巴基斯坦服役整整10年。

雙座版與單座版有什麼區別,增加一個飛行員坐席,為了保障其油量和航程不變,加大了背脊油箱的尺寸,並增加了空中受油探管。除此之外,雙座版能夠攜帶單座戰鬥型的所有對空、對地、對海作戰武器,而且由於增加了一名飛行員,在作戰特別是對地、對海作戰時候更加便捷,實現“梟龍”戰機向多用途化轉變。

雙座梟龍有著和單座相當的作戰能力,可發射SD-10超視距空對空飛彈,

還能發射空對地飛彈、反艦飛彈,並可投放精確制導炸彈。雙座和單座的最大差別,是最大外掛由3600公斤提高到4500公斤,代表除了是教練機以外,還能擁有多用途作戰能力。

而中電科集團14所推出了新型的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KLJ-7A型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的作戰距離達到170千米,

如果需要,“梟龍”雙座機也可以安裝該型雷達。其實,KLJ-7A型雷達正是“梟龍”戰鬥機上的KLJ-7雷達的改進型。與後者相比,KLJ-7A型雷達最大的變化,便是將雷達天線由機械掃描的平板縫隙天線更換為電子掃描的相控陣天線,成為先進的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在這種前提下,通過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可以在差不多天線孔徑下,獲得性能指標的全面大幅度提升。

美國APG-83雷達,也就是為臺灣F-16V改裝所設計的低成本AESA雷達,運用了大量F-35的APG-81的技術。該雷達的天線尺寸方面也要超過KLJ-7A,但在性能上兩者接近。

KLJ-7A雷達還有著不錯的探測範圍。在搜索距離提升的同時,KLJ-7A雷達還進一步提升了多目標跟蹤能力,將同時跟蹤目標的數量從10個增加到15個,並且同時引導導彈攻擊其中的4個。再結合該機雷達的尺寸、天線孔徑和發射功率分析,該型雷達的技術水準已經接近美國F-22上使用的AN/APG-77有源相控陣雷達,處於世界先進水準。

該型雷達的技術水準已經接近美國F-22上使用的AN/APG-77有源相控陣雷達,處於世界先進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