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年賣出1.47億台手機!他是中國唯一能幹倒蘋果的隱居富豪

2016 年OPPO和VIVO這兩個智慧手機廠商的出貨量在中國市場雙雙超越蘋果,讓iPhone 的市占率跌出前三名,這是 iPhone 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出貨量首次下降,段永平正是這兩家公司背後的掌門人

近日段永平十年來首次接受媒體採訪,這位 56 歲的企業家表示,蘋果公司不可能在中國市場擊敗 Oppo 和 Vivo,後者採用低價加高端手機的模式,蘋果不可能採用同樣的方式參與競爭,這會對產品的利潤造成衝擊。蘋果擁有非常偉大的產品,比如 iOS 系統,但因為過去太成功,

在一些產品策略上靈活性和適應性不足,中國手機廠商完全可以在其他領域超過蘋果。

憑小霸王一戰成名、創辦步步高

段永平是江西南昌人。1977年,年僅16歲的他考入浙江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後分配到北京電子管廠。隨後,他又攻讀了中國人民大學的經濟系研究生,計量經濟學碩士。

1989年,正值改革開放。段永平意識到,只有站在潮頭最前沿的人才能有所作為。因此,畢業後的他選擇了一條很多人難以理解的軌道——跑到廣東中山市怡華集團屬下一家只有十幾個人虧損200萬元的小廠當廠長。

在別人還在琢磨什麼東西好賣就組裝什麼時,段永平已決心要做品牌,並推出了小霸王學習機和遊戲機。1994年,小霸王的產值已達到10億元,這時段永平才來到廠裡5年時間。

瘋狂砸錢做廣告,他是最具品牌戰略的企業家

20年前,段永平就是最清楚品牌價值的企業家。“小霸王”、“步步高”多次花重金買央視廣告,讓央視為其品牌背書。主打年輕人試產的OPPO、vivo不惜重金攻佔各大衛視,聘請當紅辣子雞做代言。在品牌推廣上,段永平系運用媒體傳播堪稱典範。

1991年,段永平花了40萬在央視為小霸王打出第一條有獎銷售活動廣告。

1996年,段永平為步步高砸了8000萬天價,拿下了央視新聞聯播5秒廣告。

1999年、2000年,步步高連續兩年成為央視《天氣預報》的“標王”。

隨著小霸王學習機的業務走向成熟,段永平不再參與日常管理,而是啟動一個全新品牌,他和合作夥伴創辦了步步高公司,以製造 VCD 和 MP3 播放機為主要業務,又為全球品牌商代工 DVD 播放機。2000 年時步步高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手機製造商之一,和 Nokia、摩托羅拉共同佔據中國市場。

手機品牌的重建

2000 年下半年由於核心產品線銷量下降,步步高大幅虧損瀕臨破產,華為和酷派等公司推出 1,000 元人民幣左右的智慧手機,對步步高的產品造成巨大衝擊。段永平回憶起那段非常艱苦的時間,當時公司管理層已在考慮如何關閉公司,讓員工的利益不受損害,不拖欠供應商貨款。在這一場事關公司命運的會議中,誕生了兩家對中國手機市場舉足輕重的公司。

2005 年段永平和步步高的創始人之一陳明永決定成立一家新公司,取名為 Oppo,主要從事音樂播放機的生產製造,這家公司在 2011 年推出智慧手機。2009 年以步步高原有團隊為核心,成立了 Vivo 公司,由段永平旗下的得力大將沈煒出任 CEO。段永平表示轉型到手機業務並不是他的主張,但是他認為步步高的團隊能夠在手機市場獲得成功。

2007 年初代 iPhone 上市,引爆了智慧手機市場,原來專注於 MP3 音樂播放機的 Oppo 和 Vivo 也將業務方向轉移到智慧手機市場,雖然這兩個品牌的創始人都是段永平,但在手機市場卻是直接競爭對手,無論中國市場還是海外市場。

Oppo 和 Vivo精准的產品定位

Oppo 和 Vivo 的產品剛上市時沒有獲得太多關注,iPhone 以革命性的 iOS 系統吸引了大量使用者,Oppo和 Vivo 啟用了閃電戰式的行銷,投入鉅資邀請當紅明星出任代言人,將產品廣告投放在每一個零售賣場。在產品定位中 Oppo 和 Vivo 沒有像小米一樣走低價路線,而是定位在中高端市場,吸引追求品牌但預算不足的年輕使用者,持續宣傳產品的配置和性能,比如 Oppo 和 Vivo 擁有比 iPhone 更快的充電速度、更大的記憶體和續航時間。

市場研究公司 Canalys 主管 Nicole Peng 認為,Oppo 和 Vivo 懂得如何充分發揮人才的優勢,這一點是段永平的管理方式中最重要的一點,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瞭解年輕一代用戶,公司內部很多經理都非常年輕,大學畢業之後就一直在公司工作。

Oppo 和 Vivo 依靠明星策劃和精准的產品定位,很快打開年輕用戶市場,2016 年這兩家公司出貨總量高達 1.47 億台,在這一年取得巨大成功的華為出貨量為 7,660 萬支,蘋果和小米分別為 4,490 萬支和 4,150 萬支,據 IDC 的資料顯示,Oppo 和 Vivo 在 2016 年的出貨量成長了一倍,市占率都進入中國市場前三。在中國市場獲得的成功也讓 Oppo 和 Vivo 成為了全球前五的智慧手機廠商,同時海外市場也賺得盆滿缽滿,Oppo 大約有 25% 的手機是銷往印度市場。

2016 年 10 月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曾對 Oppo 和 Vivo 全力拓展農村市場的策略大肆批評,這些廠商利用資訊不對稱來欺騙消費者,導致了越來越多消費者從小米轉向 Oppo 和 Vivo。段永平認為雷軍的說法是瘋了,如果產品的銷量僅僅是依靠資訊不對稱,那這樣的廠商就是把消費者當白癡。

提前退休,把公司交給年輕人

段永平仍是 Oppo 和 Vivo 的大股東,但他本人已經離智慧手機市場比較遠了,他在 2001 年時,過完 40 歲生日,舉家從中國搬到美國加州定居,把精力放在投資上。正是智慧手機時代的到來,讓段永平決定提前退休,把公司交給年輕人。他每年出席公司董事會,但很少參與日常管理,大部分關於公司的消息都是從網路上看到的,保持低調是為了不影響公司發展。

段永平現在主要從事股票投資,他曾經付了 62 萬美元,只為了和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 2000 年網路泡沫化後,中國網路公司網易在那斯達克的股價暴跌至 13 美分,幾乎成了一家被市場徹底拋棄的公司。2002 年段永平在朋友的幫助下買了 5% 的網易股票,總價大約 200 萬美元,截至 2009 年 3 月,他持有網易的股票大約 400 萬股,大約在股價升至 40 美元時全部賣出。

回憶自己幾十年的職業生涯和投資經歷,最大的驕傲還是創辦了步步高,同時他也對如何把公司的文化和管理方式傳承到下一代管理者表示擔憂。雖然 Oppo 和 Vivo 都發展得非常好,但是在一個快速反覆運算的市場中,未來是不確定的。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段永平不會重回管理一線,會讓其他管理者迎接挑戰,即使這兩家公司面臨無法解決的問題,他也不會回歸,這一想法在過去幾年都沒有改變。段永平非常肯定地表態:我永遠不會複出。

“投資是愛好,慈善才是工作”

“投資是我的愛好,慈善才是我的工作”這句話,段永平2006年回國時已數次向媒體表白過。在他落地美國幾年後,忽然意識到,“眼看著錢越來越多,怎麼想怎麼都覺得是一個禍害,一個麻煩。”

他和妻子劉昕于2005年成立了家庭慈善基金Enlight Foundation,基金的主要慈善方向是教育領域。

2008年9月,段永平夫妻二人又在中國民政部門註冊成立了心平公益基金,主要用於教育捐贈。

同時,段永平也是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的首位,累計向浙江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捐贈4.47億。

對於慈善,段永平說,“我覺得做慈善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們就是想解決自己的問題,要說什麼偉大的貢獻、榜樣,純屬胡扯,我從來沒想過要給誰做榜樣。”

VIVO、OPPO實際都是段永平帶出來的品牌。用他的話說,這是“截然兩分,獨立註冊的兩家公司、兩個品牌,卻也不能說它們完全沒有關係,兩家公司在股東關係與中國市場的行銷上,是高度重合的。”

儘管掛著步步高董事長的頭銜,在VIVO、OPPO也均持有較大比例的股份,但段永平實際只負責訂大的戰略和方向,不過問具體細節多年。他每年回國參加兩、三次董事會,是最悠閒的甩手掌櫃。

2005 年段永平和步步高的創始人之一陳明永決定成立一家新公司,取名為 Oppo,主要從事音樂播放機的生產製造,這家公司在 2011 年推出智慧手機。2009 年以步步高原有團隊為核心,成立了 Vivo 公司,由段永平旗下的得力大將沈煒出任 CEO。段永平表示轉型到手機業務並不是他的主張,但是他認為步步高的團隊能夠在手機市場獲得成功。

2007 年初代 iPhone 上市,引爆了智慧手機市場,原來專注於 MP3 音樂播放機的 Oppo 和 Vivo 也將業務方向轉移到智慧手機市場,雖然這兩個品牌的創始人都是段永平,但在手機市場卻是直接競爭對手,無論中國市場還是海外市場。

Oppo 和 Vivo精准的產品定位

Oppo 和 Vivo 的產品剛上市時沒有獲得太多關注,iPhone 以革命性的 iOS 系統吸引了大量使用者,Oppo和 Vivo 啟用了閃電戰式的行銷,投入鉅資邀請當紅明星出任代言人,將產品廣告投放在每一個零售賣場。在產品定位中 Oppo 和 Vivo 沒有像小米一樣走低價路線,而是定位在中高端市場,吸引追求品牌但預算不足的年輕使用者,持續宣傳產品的配置和性能,比如 Oppo 和 Vivo 擁有比 iPhone 更快的充電速度、更大的記憶體和續航時間。

市場研究公司 Canalys 主管 Nicole Peng 認為,Oppo 和 Vivo 懂得如何充分發揮人才的優勢,這一點是段永平的管理方式中最重要的一點,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瞭解年輕一代用戶,公司內部很多經理都非常年輕,大學畢業之後就一直在公司工作。

Oppo 和 Vivo 依靠明星策劃和精准的產品定位,很快打開年輕用戶市場,2016 年這兩家公司出貨總量高達 1.47 億台,在這一年取得巨大成功的華為出貨量為 7,660 萬支,蘋果和小米分別為 4,490 萬支和 4,150 萬支,據 IDC 的資料顯示,Oppo 和 Vivo 在 2016 年的出貨量成長了一倍,市占率都進入中國市場前三。在中國市場獲得的成功也讓 Oppo 和 Vivo 成為了全球前五的智慧手機廠商,同時海外市場也賺得盆滿缽滿,Oppo 大約有 25% 的手機是銷往印度市場。

2016 年 10 月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曾對 Oppo 和 Vivo 全力拓展農村市場的策略大肆批評,這些廠商利用資訊不對稱來欺騙消費者,導致了越來越多消費者從小米轉向 Oppo 和 Vivo。段永平認為雷軍的說法是瘋了,如果產品的銷量僅僅是依靠資訊不對稱,那這樣的廠商就是把消費者當白癡。

提前退休,把公司交給年輕人

段永平仍是 Oppo 和 Vivo 的大股東,但他本人已經離智慧手機市場比較遠了,他在 2001 年時,過完 40 歲生日,舉家從中國搬到美國加州定居,把精力放在投資上。正是智慧手機時代的到來,讓段永平決定提前退休,把公司交給年輕人。他每年出席公司董事會,但很少參與日常管理,大部分關於公司的消息都是從網路上看到的,保持低調是為了不影響公司發展。

段永平現在主要從事股票投資,他曾經付了 62 萬美元,只為了和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 2000 年網路泡沫化後,中國網路公司網易在那斯達克的股價暴跌至 13 美分,幾乎成了一家被市場徹底拋棄的公司。2002 年段永平在朋友的幫助下買了 5% 的網易股票,總價大約 200 萬美元,截至 2009 年 3 月,他持有網易的股票大約 400 萬股,大約在股價升至 40 美元時全部賣出。

回憶自己幾十年的職業生涯和投資經歷,最大的驕傲還是創辦了步步高,同時他也對如何把公司的文化和管理方式傳承到下一代管理者表示擔憂。雖然 Oppo 和 Vivo 都發展得非常好,但是在一個快速反覆運算的市場中,未來是不確定的。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段永平不會重回管理一線,會讓其他管理者迎接挑戰,即使這兩家公司面臨無法解決的問題,他也不會回歸,這一想法在過去幾年都沒有改變。段永平非常肯定地表態:我永遠不會複出。

“投資是愛好,慈善才是工作”

“投資是我的愛好,慈善才是我的工作”這句話,段永平2006年回國時已數次向媒體表白過。在他落地美國幾年後,忽然意識到,“眼看著錢越來越多,怎麼想怎麼都覺得是一個禍害,一個麻煩。”

他和妻子劉昕于2005年成立了家庭慈善基金Enlight Foundation,基金的主要慈善方向是教育領域。

2008年9月,段永平夫妻二人又在中國民政部門註冊成立了心平公益基金,主要用於教育捐贈。

同時,段永平也是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的首位,累計向浙江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捐贈4.47億。

對於慈善,段永平說,“我覺得做慈善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們就是想解決自己的問題,要說什麼偉大的貢獻、榜樣,純屬胡扯,我從來沒想過要給誰做榜樣。”

VIVO、OPPO實際都是段永平帶出來的品牌。用他的話說,這是“截然兩分,獨立註冊的兩家公司、兩個品牌,卻也不能說它們完全沒有關係,兩家公司在股東關係與中國市場的行銷上,是高度重合的。”

儘管掛著步步高董事長的頭銜,在VIVO、OPPO也均持有較大比例的股份,但段永平實際只負責訂大的戰略和方向,不過問具體細節多年。他每年回國參加兩、三次董事會,是最悠閒的甩手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