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東省創新物流發展模式 提高運輸效率 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

2017年4月27日,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主辦的“廣東省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高峰研討會”在廣州市舉行。9位物流界權威專家和知名企業家,在聚焦資源整合、新型業態、運輸效率和產業融合等方面,

分享國內外物流業“降本增效”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為廣東省物流業“降本增效”建言獻策。

據瞭解,近年來廣東一手抓以高速公路為重點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手抓“互聯網+交通”融合發展,創新提升行業服務水準和治理能力,

充分發揮交通行業的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作用。“十二五”期我省完成交通基本建設投資4724億元,較“十一五”增長58%,廣州港、深圳港、湛江港、珠海港和虎門港均進入億噸大港行列;2016年,完成交通基本建設投資1257億元,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21.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673公里,居全國首位,完成公路水路客運量10.4億人,貨運量35.8億噸。

全省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路的不斷完善,

為物流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全國第一家物流園區(深圳平湖)和全國最大的快遞物流企業(順豐)都在廣東;物流規模巨大,作為全國主要貨源地之一,我省貨物運輸量、周轉量以及海運、空運、快遞總量均位於全國前列。2016年全省快遞業務量和營業收入分別達76.7億件和880.3億元。約占全國總量四分之一。全省共有A級物流企業251家、各類物流園區362家、保稅物流設施209個,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2016年全省實現社會物流總額19.7萬億元,占GDP比重達7.2%,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

近年來,我省從簡政放權、補短強基、創新模式、減負降費、完善標準和鼓勵合作等6個方面入手,推動省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突破,物流業“降本增效”成果顯著。我省宏觀物流成本增速逐年放緩,物流總費用增長率由2010年的15.9%下降到2016年的9%。2016年全省物流總費用為1.2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4.8%,

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單位物流成本為0.54元/噸公里,低於全國0.6元/噸公里的平均水準。

為進一步“降本增效”,推動廣東物流業的發展,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率先行動,主動作為,通過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運輸組織效率,健全物流設施網路,同時創新服務模式和提升科技水準,建立動態監管體系,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推動省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全面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

強化基礎設施支撐,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物流樞紐建設。

加快推進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虎門二橋等大灣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同城一體化步伐。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物流樞紐,積極銜接國家級物流樞紐佈局規劃,佈局和完善一批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綜合物流樞紐,統籌推進公路、鐵路、水運、民航等基礎設施無縫銜接。加快港口資源整合,提升港口競爭力,打造連接“一帶一路”的國際航運樞紐。加快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完善集疏運功能及便民服務設施。推動交通路網與產業園區有效銜接,啟動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幹線公路配套服務設施規劃和設計技術指南編制,新改建一批示範工程,提升公路整體服務能力。

提高運輸組織效率,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

構建高效運行的多式聯運體系,打造連接“一帶一路”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加快推進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湛江5個沿海主要港口疏港鐵路建設,支援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集疏運體系建設,率先發展集裝化貨物多式聯運,積極推進東莞石龍、深圳陸水聯運、廣州港南沙港區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推動現代物流與交通運輸一體化融合發展,提高綜合效率效益和服務水準。優化交通樞紐與物流節點空間佈局,推進建設廣州—佛山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強空港、海港、公路港等樞紐的功能定位、建設標準的銜接,強化樞紐物流功能。完善樞紐集疏運系統,實施鐵路引入港口和物流園區工程,以及樞紐周邊道路暢通工程。

健全物流設施網路,完善城鄉配送體系。

依託重要交通樞紐、物流集散地規劃建設或改造升級一批集運輸、倉儲、配送、資訊交易於一體的綜合物流服務基地,促進幹線運輸與城市配送有效銜接。加強和改進城市共同配送工作,繼續推進城市配送車型標準、標識試點工作。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網路和“多站合一”物流節點建設。健全粵東西北地方和欠發達鄉村的交通運輸物流網路,提高城鄉物流配送通達度。

創新物流服務模式,提升科技創新水準。

創新物流企業的經營和服務模式,繼續積極推廣甩掛運輸、無車承運人等新型物流發展模式。重點在大宗物資、集裝箱運輸等方面開展綠色低碳聯運服務和創新試點,培育一批以甩掛運輸、無車承運為主業的物流龍頭企業。推進無車承運人試點,規範無車承運人經營行為,推進無車承運人信用建設。鼓勵資訊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強化物流資訊平臺在整合物流資源、資訊互聯互通、運輸組織等功能建設,鼓勵物流龍頭企業建設專業化、特色化的物流資訊平臺,面向社會提供增值服務。

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建立動態監控體系。

進一步規範貨運車輛超限超載執法行為,實行“一超四罰”,重點圍繞“車輛運輸車、半掛汽車列車、液體危險貨物運輸罐車”三類重點車型展開規範執法工作,繼續開展廣東省道路貨物運輸價格監測試點工作。研究制定廣東省物流成本動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深入分析我省物流成本構成,動態監測我省不同類型企業的物流成本構成、變化情況及存在問題。

本次研討會還舉辦了“降本增效”在行動,“ 廣東省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聯盟”簽訂儀式。這標誌著廣東省道路貨運無車承運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來源 | 物流沙龍

加快港口資源整合,提升港口競爭力,打造連接“一帶一路”的國際航運樞紐。加快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完善集疏運功能及便民服務設施。推動交通路網與產業園區有效銜接,啟動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幹線公路配套服務設施規劃和設計技術指南編制,新改建一批示範工程,提升公路整體服務能力。

提高運輸組織效率,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

構建高效運行的多式聯運體系,打造連接“一帶一路”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加快推進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湛江5個沿海主要港口疏港鐵路建設,支援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集疏運體系建設,率先發展集裝化貨物多式聯運,積極推進東莞石龍、深圳陸水聯運、廣州港南沙港區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推動現代物流與交通運輸一體化融合發展,提高綜合效率效益和服務水準。優化交通樞紐與物流節點空間佈局,推進建設廣州—佛山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強空港、海港、公路港等樞紐的功能定位、建設標準的銜接,強化樞紐物流功能。完善樞紐集疏運系統,實施鐵路引入港口和物流園區工程,以及樞紐周邊道路暢通工程。

健全物流設施網路,完善城鄉配送體系。

依託重要交通樞紐、物流集散地規劃建設或改造升級一批集運輸、倉儲、配送、資訊交易於一體的綜合物流服務基地,促進幹線運輸與城市配送有效銜接。加強和改進城市共同配送工作,繼續推進城市配送車型標準、標識試點工作。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網路和“多站合一”物流節點建設。健全粵東西北地方和欠發達鄉村的交通運輸物流網路,提高城鄉物流配送通達度。

創新物流服務模式,提升科技創新水準。

創新物流企業的經營和服務模式,繼續積極推廣甩掛運輸、無車承運人等新型物流發展模式。重點在大宗物資、集裝箱運輸等方面開展綠色低碳聯運服務和創新試點,培育一批以甩掛運輸、無車承運為主業的物流龍頭企業。推進無車承運人試點,規範無車承運人經營行為,推進無車承運人信用建設。鼓勵資訊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強化物流資訊平臺在整合物流資源、資訊互聯互通、運輸組織等功能建設,鼓勵物流龍頭企業建設專業化、特色化的物流資訊平臺,面向社會提供增值服務。

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建立動態監控體系。

進一步規範貨運車輛超限超載執法行為,實行“一超四罰”,重點圍繞“車輛運輸車、半掛汽車列車、液體危險貨物運輸罐車”三類重點車型展開規範執法工作,繼續開展廣東省道路貨物運輸價格監測試點工作。研究制定廣東省物流成本動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深入分析我省物流成本構成,動態監測我省不同類型企業的物流成本構成、變化情況及存在問題。

本次研討會還舉辦了“降本增效”在行動,“ 廣東省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聯盟”簽訂儀式。這標誌著廣東省道路貨運無車承運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來源 | 物流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