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爸媽多說“好的”,少說“不許”,孩子不管多大,都不叛逆

不許看電視!不許玩手機!不許玩遊戲!不許磨蹭!不許吃零食!不許亂丟玩具!不許脫秋褲!不許不洗澡上床!

爸爸媽媽們,咱們來想一想,一天之中,你會跟孩子說多少“不許”?但是這些不許,能百分之百奏效嗎?可能好多時候,不是被孩子當成耳邊風,就是引發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或大或小的爭執,然後大人在背後惱火地說一句:這孩子,真叛逆!

那麼,真的是孩子叛逆嗎?

01 / 這樣的家庭,孩子根本不需要叛逆呀!

前陣子,真心爸媽為我們的育兒書《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

輕鬆做爸媽》的出版上市,做了不少次線上線下的分享會,和大家討論我們的育兒觀念和方法。

有一次,談到“孩子叛逆”的話題。我們說不認為孩子有叛逆期,孩子叛逆,只是他在迅速成長,他的自我意識在增強,而大人適應不了,老想時刻控制著孩子,孩子才會叛逆起來。

就有讀者問了,那你家是怎麼做到孩子不叛逆的呢?

真心媽媽就張開胳膊,

在面前劃一個大大的圓:“我們給孩子一個很大的自由度,幾乎不跟孩子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孩子自己的事大部分都能自己做主,就不需要跟爸爸媽媽發生衝突了。”

後來一位讀者留下來跟我們交流時,特別由衷地說:“這樣的家庭,孩子根本不需要叛逆啊!”

真的是這樣,我們兩個孩子,一個十一歲多,一個十四歲多,一個快進青春期,一個正在青春期當中,都還沒有明顯的“叛逆”現象發生。

02 / 做到孩子不叛逆的四條法則

我們的體會是,爸媽多說“好的”,少說“不許”,孩子多大都不叛逆,爸媽準備了那麼多“不許”,整天這個不行那個不許,孩子除了叛逆還能做啥?

爸媽要是能做到以下四條,對“孩子叛逆”的煩惱,應該會少很多。

(1)多商量,

少命令

和孩子相關的事,或者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做什麼,儘量多用商量的語氣和他說,而不是直接“命令”他幹這幹那,這樣孩子就不太容易生出抵觸。

比如,希望孩子整理一下他自己的桌面:

商量的語氣:你週末有空能把桌面整理一下嗎?媽媽覺得你桌面東西有點多,寫作業的地方有點小。

命令的語氣:你把自己桌面收拾一下!看亂得,都沒地方寫作業了!

比如,希望週末帶孩子出去吃飯:

商量的語氣:週末咱們出去吃東西吧,你想吃點啥?

命令的語氣:週末跟爸爸媽媽出去吃火鍋。

比如,希望孩子快點開始寫作業:

商量的語氣:你自己控制下時間,早點開始好早點睡哦。

命令的語氣:還磨磨蹭蹭不開始寫,昨天都弄到幾點了!

(2)多肯定,少批評

多看孩子好的地方,少看孩子“不好”的地方,不要整天拿著放大鏡挑剔孩子這兒、那兒。孩子從爸爸媽媽這裡得到的肯定越多,越樂於配合大人的要求,從爸爸媽媽這裡得到的批評越多,就越容易對抗大人的要求。

好多爸爸媽媽平時很少和孩子心平氣和地說話,一開口,就是這樣的:

你看你,就知道玩!你看人家誰誰誰!

今天老師可跟我說了啊,你這次考試成績不好,你說說到你底是怎麼回事?!

哎,我說你專心點兒,聽見沒有,大人說啥都趕緊豎著耳朵聽,聽老師講課怎麼沒這麼積極!

但這些瑣瑣碎碎、雞毛蒜皮的批評,大多變成了大人自顧自的嘮叨,很少能在孩子身上真正發揮作用。與其如此,爸爸媽媽倒不如把寶貴的“機會”,留給那些真正需要批評的事,當需要批評時,嚴肅認真真地對孩子說:“爸爸媽媽有件事需要和你談談。”

(3)多等待,少催促

好多爸爸媽媽從早晨一起床就開始催促孩子,這個也嫌慢、那個也嫌慢,搞得孩子老是在急急忙忙、著急上火的狀態。我們的經驗是:這些催促大多不起作用,既然如此,不如讓孩子按照他自己的節奏做事,大人多等待,少催促。

有時候大人生氣,真的不是孩子有多氣人,是爸爸媽媽自己越說越著急、越說越生氣,然後自己生生地把火苗子點起來:

你作業做了沒有?趕緊放下手機做作業去!一天到晚磨磨蹭蹭!

快點!快點!趕緊起床,上學遲到啦!

這樣不停地催著,用不著說三次,大人一定已經是火冒三丈的狀態了。

(4)多許可,少拒絕

孩子的要求,只要不是特別原則性的問題,我們一般都會許可,很少拒絕,即便是原則性的問題,需要拒絕孩子,我們也儘量用比較溫和的“我覺得不太好”、“爸爸媽媽覺得不可以”來替代簡單生硬的“不許”。

比如兩個孩子一兩歲時,除了“不可以”摸電源插座、不可以自己拿刀子,其他大部分“探索”都是被允許的,包括參與揉麵包餃子、把爸爸媽媽衣櫥褲架上的塑膠保護套抽下來當玩具。

孩子長大點,要買什麼零食,要買什麼玩具,我們基本也是說“好的、好的”,有時候孩子要買個同學間流行的小玩具,真心媽媽的態度會好到馬上打開某寶頁面:“來,你自個兒挑,挑好了媽媽給下訂單。”

曾經有一位媽媽說,我們孩子三歲了,到現在還沒吃過棒棒糖呢。真心爸媽就想,孩子偶爾吃顆棒棒糖,又能對他的健康或者牙齒有多大的損害呢?爸爸媽媽把這樣一條原則堅持到孩子三歲,中間得經歷多少次拒絕孩子的場景呢?

03 / 爸媽不跟孩子針鋒相對,孩子自然不和大人針鋒相對

其實要想孩子不“叛逆”,爸爸媽媽該多做什麼、少做什麼,還能列舉出好多,但真心爸媽覺得,只要能做到上面的四條法則,就是理解了減少親子之間大小衝突的根本秘訣——不和孩子針鋒相對。

不少爸爸媽媽是事先規劃好了一張藍圖,上面寫滿了孩子“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這樣是對的”“那樣是不對的”、“這樣是好的,那樣是不好的”,然後孩子稍微有一點點“跑偏”,爸爸媽媽馬上如臨大敵,要“管教”孩子、要把孩子“糾正”過來,而且態度堅決,不允許孩子有一點點“執拗”。

這樣,大人就先站到和孩子對立的一面去了,而且特別容易稍遇孩子抵觸,就馬上和孩子針鋒相對起來:“說不行就不行,你得聽我的!”孩子越“執拗”,大人就越強硬,而大人越強硬,孩子又往往越“執拗”,“叛逆”和“反叛逆”的爭鬥,愈演愈烈。

可能有的爸爸媽媽會擔心,要是什麼都順著孩子,不和他針鋒相對,孩子會不會被慣壞呢?這個真是不需要擔心。

多商量少命令,多肯定少批評,多等待少催促、多許可少拒絕,不等於縱容孩子、不管孩子,減少親子之間的針鋒相對,才能營造好的氛圍,在好的氛圍下,爸爸媽媽那些建設性的、溫和的引導才會生效。有多少爸爸媽媽,能興高采烈地說,我就是靠著“這個不許那個不許”做到孩子不叛逆、把孩子帶好的呢?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越樂於配合大人的要求,從爸爸媽媽這裡得到的批評越多,就越容易對抗大人的要求。

好多爸爸媽媽平時很少和孩子心平氣和地說話,一開口,就是這樣的:

你看你,就知道玩!你看人家誰誰誰!

今天老師可跟我說了啊,你這次考試成績不好,你說說到你底是怎麼回事?!

哎,我說你專心點兒,聽見沒有,大人說啥都趕緊豎著耳朵聽,聽老師講課怎麼沒這麼積極!

但這些瑣瑣碎碎、雞毛蒜皮的批評,大多變成了大人自顧自的嘮叨,很少能在孩子身上真正發揮作用。與其如此,爸爸媽媽倒不如把寶貴的“機會”,留給那些真正需要批評的事,當需要批評時,嚴肅認真真地對孩子說:“爸爸媽媽有件事需要和你談談。”

(3)多等待,少催促

好多爸爸媽媽從早晨一起床就開始催促孩子,這個也嫌慢、那個也嫌慢,搞得孩子老是在急急忙忙、著急上火的狀態。我們的經驗是:這些催促大多不起作用,既然如此,不如讓孩子按照他自己的節奏做事,大人多等待,少催促。

有時候大人生氣,真的不是孩子有多氣人,是爸爸媽媽自己越說越著急、越說越生氣,然後自己生生地把火苗子點起來:

你作業做了沒有?趕緊放下手機做作業去!一天到晚磨磨蹭蹭!

快點!快點!趕緊起床,上學遲到啦!

這樣不停地催著,用不著說三次,大人一定已經是火冒三丈的狀態了。

(4)多許可,少拒絕

孩子的要求,只要不是特別原則性的問題,我們一般都會許可,很少拒絕,即便是原則性的問題,需要拒絕孩子,我們也儘量用比較溫和的“我覺得不太好”、“爸爸媽媽覺得不可以”來替代簡單生硬的“不許”。

比如兩個孩子一兩歲時,除了“不可以”摸電源插座、不可以自己拿刀子,其他大部分“探索”都是被允許的,包括參與揉麵包餃子、把爸爸媽媽衣櫥褲架上的塑膠保護套抽下來當玩具。

孩子長大點,要買什麼零食,要買什麼玩具,我們基本也是說“好的、好的”,有時候孩子要買個同學間流行的小玩具,真心媽媽的態度會好到馬上打開某寶頁面:“來,你自個兒挑,挑好了媽媽給下訂單。”

曾經有一位媽媽說,我們孩子三歲了,到現在還沒吃過棒棒糖呢。真心爸媽就想,孩子偶爾吃顆棒棒糖,又能對他的健康或者牙齒有多大的損害呢?爸爸媽媽把這樣一條原則堅持到孩子三歲,中間得經歷多少次拒絕孩子的場景呢?

03 / 爸媽不跟孩子針鋒相對,孩子自然不和大人針鋒相對

其實要想孩子不“叛逆”,爸爸媽媽該多做什麼、少做什麼,還能列舉出好多,但真心爸媽覺得,只要能做到上面的四條法則,就是理解了減少親子之間大小衝突的根本秘訣——不和孩子針鋒相對。

不少爸爸媽媽是事先規劃好了一張藍圖,上面寫滿了孩子“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這樣是對的”“那樣是不對的”、“這樣是好的,那樣是不好的”,然後孩子稍微有一點點“跑偏”,爸爸媽媽馬上如臨大敵,要“管教”孩子、要把孩子“糾正”過來,而且態度堅決,不允許孩子有一點點“執拗”。

這樣,大人就先站到和孩子對立的一面去了,而且特別容易稍遇孩子抵觸,就馬上和孩子針鋒相對起來:“說不行就不行,你得聽我的!”孩子越“執拗”,大人就越強硬,而大人越強硬,孩子又往往越“執拗”,“叛逆”和“反叛逆”的爭鬥,愈演愈烈。

可能有的爸爸媽媽會擔心,要是什麼都順著孩子,不和他針鋒相對,孩子會不會被慣壞呢?這個真是不需要擔心。

多商量少命令,多肯定少批評,多等待少催促、多許可少拒絕,不等於縱容孩子、不管孩子,減少親子之間的針鋒相對,才能營造好的氛圍,在好的氛圍下,爸爸媽媽那些建設性的、溫和的引導才會生效。有多少爸爸媽媽,能興高采烈地說,我就是靠著“這個不許那個不許”做到孩子不叛逆、把孩子帶好的呢?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