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銳參考|不是中國?特朗普終於舉起“貿易大棒”,但揮向的卻是……

“我真的以為是中國,我真的這麼以為,結果卻是我們的朋友、盟友和最大的交易夥伴——加拿大!”這段情緒激動的採訪,源自CNN當地時間26日的報導,相關的文章標題也充滿了驚愕——“誰能想到特朗普會對加拿大動手?”。

CNN報導截圖

再過兩天,上任就將滿100天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忙著為自己的執政百日列“成績單”,而西方那些等著看中國“被修理”笑話的國家,目前為止卻並沒有看到中美貿易戰的“炮火”。正相反,它們這兩天卻突然發現自己正在或已經“躺槍”——如前文所說,

特朗普的“貿易大棒”正磨刀霍霍揮向自己的“朋友、盟友和親密的交易夥伴”。

事情大致過程是這樣的:4月26日,特朗普政府的一位高級官員透露,白宮考慮草擬行政令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這個消息與美國要向加拿大木材徵收進口稅,“美加展開木材大戰”的傳聞幾乎腳前腳後傳出,導致市場出現急劇波動,加元和墨西哥比索大幅受挫。

比索下跌曲線圖

雖然北京時間今天(27日)特朗普與墨西哥和加拿大領導人通話時承諾,將讓美國留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內,加元和比索開始上漲。但短短一天內如過山車一般的政策變化,已經在整個北美“炸開了鍋”。

聽說特朗普“開撕”加拿大,美國人先震驚了

在特朗普的推特上,他最新對加拿大“開火”的推文其實發表在兩天前。他寫道:加拿大已經使我們威斯康辛州和其它幾個邊境州的奶農的生意陷入困境,我們絕對不能忍。等著瞧!

受“擬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消息影響,數萬名美國網友在他這段推文後留言,

而絕大多數都在譏諷、甚至斥責他可能的“退出”決定——

《華盛頓郵報》26日在求證這條新聞時,還專門採訪了參議院共和黨黨鞭約翰·科寧。

後者聽說特朗普要正面與加拿大“開撕”後也是一臉吃驚,然後悠悠地留下一句話,“我們最好謹慎地考慮可能帶來的意外後果”。

事實上,從特朗普1月20日正式就職開始,幾乎全世界媒體都在盯著他何時兌現此前要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以及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徵收45%關稅的承諾。那時候,這些媒體的畫風是這樣的——

從以上標題中可見,對於中國可能遭遇特朗普的“貿易大棒”,西方媒體在“等著看”中不乏細緻推演。不過,隨著本月初中美元首海湖莊園會晤,以及此後連續兩次的電話溝通,特朗普顯然至少目前已將匯率問題和進口稅問題放在了一邊。而就在全世界都在關注朝鮮半島風雲的時候,特朗普卻將並未放下的“貿易大棒”突然改變了方向。

加拿大總理放言:特朗普會“自食其果”!

“為什麼是加拿大?美國真的是因為怕中國而對著朋友‘開槍’嗎?”推特上,有加拿大網友不滿地問道。

在獲悉特朗普發出“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威脅後,整個加拿大也錯愕並憤怒著。

“特朗普究竟怎麼了?”加拿大《環球郵報》發問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已經將兩國的經濟關係聯繫了超過20年之久,特朗普卻承諾說他要戲劇性地改變這一切,並且加大對加拿大的批評指責?”

對此,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簡直“忍不了”,他發誓要維護加拿大的利益,稱加美兩國的貿易關係日趨緊張,特朗普政府終會“自食其果”。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圖片源自網路)

與只是一度威脅退出NAFTA相比,加拿大的木材商這幾天心情大概也很不好受,因為對他們來說,實實在在的“戰鬥”已經開始了。

當地時間24日,美國商務部作出反補貼調查初步裁決,對從加拿大進口的軟木材加征平均高達20%的關稅。

資料顯示,美加每年木材貿易額達50億美元,自2006年起,加拿大木材已佔據美國木材市場26%至31.5%的份額。此次特朗普對加拿大出重手,顯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為就在今年2月特朗普首次與特魯多舉行會談時,特朗普還稱雙邊貿易關係只需“微調”。

特朗普與特魯多(圖片源自網路)

“中槍”的還有美國的這兩個“亞洲小弟”

截至北京時間27日下午,最新的資訊顯示,特朗普已經表示不會退出NAFTA,但美國這番旋風式的“朝令夕改”風暴,正如美國媒體所言,已經對美加關係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即使特朗普只是威脅退出,那麼這種威脅將會使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的關係高度緊張,他們都是美國親密的盟友和交易夥伴。”《華盛頓郵報》今天分析稱。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根據該報的分析,特朗普的“朝令夕改”目的還是想告訴自己的鄰居,他有意重新改寫北美地區的貿易規則。

但事實上,特朗普就職近百天內,因受到“貿易威脅”的“盟友和夥伴”不僅僅是加拿大。

這其中就包括最近幾天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的韓國。

早在3月初,美方就對“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作出負面評價,稱對韓貿易赤字增加並非美國人想要的結果。而4月18日訪韓的美國副總統彭斯,更是在離開前撂下一句話令韓國人驚出一身汗。

彭斯當時說,特朗普政府將檢討和調整美韓兩國間持續了五年的自由貿易協定。原因是,“自這份協定生效以來,美國貿易逆差在五年時間裡翻了一倍,而且美國企業在韓國遇到了太多障礙。”

媒體報導截圖

此後彭斯到訪日本,與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舉行的美日雙邊經濟對話也不順利。

據日本《朝日新聞》當時披露,在經濟對話首次會議上,雙方分歧明顯:美方著眼於開放農產品和汽車市場,明確擺出謀求雙邊貿易談判的姿態,但日方則有意避開美方的壓力。

專家:美國對盟友下手向來都“狠” 中國要自信面對貿易摩擦

雇美國人,買美國貨,強調“美國優先”,這是特朗普的一貫方式,此次在對加拿大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態度上也是一樣。

有美國學者認為,特朗普之所以第一個選擇加拿大“下手”,有“柿子要挑軟的捏”之嫌。

但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劉軍紅則告訴參考消息網-銳參考:“目前,美國在關稅上最‘吃虧’的地區是北美地區,另外,對美國來說最具規模的協定,也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所以美國想要在最關鍵的地方著手,與在北美的交易夥伴重新談判,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

“事實上美國在與加拿大、墨西哥的貿易往來中,赤字是很嚴重的,因此美國想要減少赤字、增加收入。另外,特朗普政府與美國的前幾任政府相比,對產業資本的傾斜是比較嚴重的。”劉軍紅表示。

運輸中的加拿大軟木(圖片源自網路)

在他眼中,美國對自己的盟友在經濟和貿易問題上從來沒有“謙讓”過。“從包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生的美日經濟摩擦碰撞等例子來看,美國在經貿問題上‘下手’都比較‘狠’。”

劉軍紅認為,特朗普當選總統還不滿百日,所以他希望在貿易上找到一些能夠維護其政權的東西。“在利益面前,美國不會講究是不是盟國,一條‘特朗普底線’會始終存在。”

那麼,中美貿易還會風平浪靜嗎?

劉軍紅表示,對此,中國應該有自信、有定力。

“不論是要進行談判也好、出現貿易摩擦也好,都要堅定自己的目標和發展的基本模式,不能因為美國的風吹草動就放棄原本對我們有利的東西,要堅決維護我們的比較優勢。”劉軍紅對參考消息網-銳參考強調,此外還應看清中美經貿關係中特殊的一面:目前,中國的產業能夠對美國核心製造業構成直接挑戰的並不多,“這一點需要我們有清醒的認識”。

4月27日,客商在廣交會上參觀選購。 當日,第121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第二期在廣州閉幕。(新華社發)

以最近盛傳的美國要對中國鋼鐵產業進行反傾銷調查為例,劉軍紅解釋道,“事實上,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鋼鐵數量遠少於美國從一些發達國家進口鋼鐵的數量,比如日本等國。所以日本方面可能想要通過製造相關的輿論,把問題推給中國,讓中國來‘背鍋’。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自信、不要害怕,更不要隨風起舞。中國在世界經貿領域的發展和地位都是有目共睹、實實在在的,這一點無從質疑。”

從以上標題中可見,對於中國可能遭遇特朗普的“貿易大棒”,西方媒體在“等著看”中不乏細緻推演。不過,隨著本月初中美元首海湖莊園會晤,以及此後連續兩次的電話溝通,特朗普顯然至少目前已將匯率問題和進口稅問題放在了一邊。而就在全世界都在關注朝鮮半島風雲的時候,特朗普卻將並未放下的“貿易大棒”突然改變了方向。

加拿大總理放言:特朗普會“自食其果”!

“為什麼是加拿大?美國真的是因為怕中國而對著朋友‘開槍’嗎?”推特上,有加拿大網友不滿地問道。

在獲悉特朗普發出“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威脅後,整個加拿大也錯愕並憤怒著。

“特朗普究竟怎麼了?”加拿大《環球郵報》發問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已經將兩國的經濟關係聯繫了超過20年之久,特朗普卻承諾說他要戲劇性地改變這一切,並且加大對加拿大的批評指責?”

對此,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簡直“忍不了”,他發誓要維護加拿大的利益,稱加美兩國的貿易關係日趨緊張,特朗普政府終會“自食其果”。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圖片源自網路)

與只是一度威脅退出NAFTA相比,加拿大的木材商這幾天心情大概也很不好受,因為對他們來說,實實在在的“戰鬥”已經開始了。

當地時間24日,美國商務部作出反補貼調查初步裁決,對從加拿大進口的軟木材加征平均高達20%的關稅。

資料顯示,美加每年木材貿易額達50億美元,自2006年起,加拿大木材已佔據美國木材市場26%至31.5%的份額。此次特朗普對加拿大出重手,顯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為就在今年2月特朗普首次與特魯多舉行會談時,特朗普還稱雙邊貿易關係只需“微調”。

特朗普與特魯多(圖片源自網路)

“中槍”的還有美國的這兩個“亞洲小弟”

截至北京時間27日下午,最新的資訊顯示,特朗普已經表示不會退出NAFTA,但美國這番旋風式的“朝令夕改”風暴,正如美國媒體所言,已經對美加關係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即使特朗普只是威脅退出,那麼這種威脅將會使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的關係高度緊張,他們都是美國親密的盟友和交易夥伴。”《華盛頓郵報》今天分析稱。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根據該報的分析,特朗普的“朝令夕改”目的還是想告訴自己的鄰居,他有意重新改寫北美地區的貿易規則。

但事實上,特朗普就職近百天內,因受到“貿易威脅”的“盟友和夥伴”不僅僅是加拿大。

這其中就包括最近幾天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的韓國。

早在3月初,美方就對“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作出負面評價,稱對韓貿易赤字增加並非美國人想要的結果。而4月18日訪韓的美國副總統彭斯,更是在離開前撂下一句話令韓國人驚出一身汗。

彭斯當時說,特朗普政府將檢討和調整美韓兩國間持續了五年的自由貿易協定。原因是,“自這份協定生效以來,美國貿易逆差在五年時間裡翻了一倍,而且美國企業在韓國遇到了太多障礙。”

媒體報導截圖

此後彭斯到訪日本,與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舉行的美日雙邊經濟對話也不順利。

據日本《朝日新聞》當時披露,在經濟對話首次會議上,雙方分歧明顯:美方著眼於開放農產品和汽車市場,明確擺出謀求雙邊貿易談判的姿態,但日方則有意避開美方的壓力。

專家:美國對盟友下手向來都“狠” 中國要自信面對貿易摩擦

雇美國人,買美國貨,強調“美國優先”,這是特朗普的一貫方式,此次在對加拿大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態度上也是一樣。

有美國學者認為,特朗普之所以第一個選擇加拿大“下手”,有“柿子要挑軟的捏”之嫌。

但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劉軍紅則告訴參考消息網-銳參考:“目前,美國在關稅上最‘吃虧’的地區是北美地區,另外,對美國來說最具規模的協定,也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所以美國想要在最關鍵的地方著手,與在北美的交易夥伴重新談判,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

“事實上美國在與加拿大、墨西哥的貿易往來中,赤字是很嚴重的,因此美國想要減少赤字、增加收入。另外,特朗普政府與美國的前幾任政府相比,對產業資本的傾斜是比較嚴重的。”劉軍紅表示。

運輸中的加拿大軟木(圖片源自網路)

在他眼中,美國對自己的盟友在經濟和貿易問題上從來沒有“謙讓”過。“從包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生的美日經濟摩擦碰撞等例子來看,美國在經貿問題上‘下手’都比較‘狠’。”

劉軍紅認為,特朗普當選總統還不滿百日,所以他希望在貿易上找到一些能夠維護其政權的東西。“在利益面前,美國不會講究是不是盟國,一條‘特朗普底線’會始終存在。”

那麼,中美貿易還會風平浪靜嗎?

劉軍紅表示,對此,中國應該有自信、有定力。

“不論是要進行談判也好、出現貿易摩擦也好,都要堅定自己的目標和發展的基本模式,不能因為美國的風吹草動就放棄原本對我們有利的東西,要堅決維護我們的比較優勢。”劉軍紅對參考消息網-銳參考強調,此外還應看清中美經貿關係中特殊的一面:目前,中國的產業能夠對美國核心製造業構成直接挑戰的並不多,“這一點需要我們有清醒的認識”。

4月27日,客商在廣交會上參觀選購。 當日,第121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第二期在廣州閉幕。(新華社發)

以最近盛傳的美國要對中國鋼鐵產業進行反傾銷調查為例,劉軍紅解釋道,“事實上,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鋼鐵數量遠少於美國從一些發達國家進口鋼鐵的數量,比如日本等國。所以日本方面可能想要通過製造相關的輿論,把問題推給中國,讓中國來‘背鍋’。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自信、不要害怕,更不要隨風起舞。中國在世界經貿領域的發展和地位都是有目共睹、實實在在的,這一點無從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