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濕邪”危害幾何?中醫教你從四個方面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

如何判斷體內有濕?

首先要知道濕邪特性與危害

1、看起床後狀態。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在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此時不用看舌頭,也不用看大便,就能判斷他體內濕氣很重。中醫裡講“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

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此外,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發酸、發沉,這也是體內有濕氣的典型特徵。

2、看大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體內必然有濕;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

如果不便於觀察馬桶,也可以觀察手紙,大便正常的話,

一張手紙就擦乾淨了,但體內有濕的人,一張手紙是不夠用的,得三五張才能擦乾淨。

如果有便秘,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很重了,濕氣粘膩性讓大便粘在腸子上,被腸子吸收,而不讓它排出體外。這樣,糞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醫生往往就病論病,而不明白病根在於體內的濕氣,胡亂治療,這是更可怕的事情。

3、洗漱時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

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應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幹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
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4、刷牙是否噁心。

有些人一刷牙就嘔吐、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這也只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動靜結合祛濕氣

按揉“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再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濕。它在膝蓋下方,沿著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要用手指按揉這裡,

時間不拘,空閒的時候就可以,但要保證一天總共10分鐘以上。

多運動

流汗就能讓淤滯在體內的水分加速排出體外!運動可以讓體內多餘水份循著正常途徑排出,每天扭一扭、動一動,養成流汗運動的習慣。

少吃甜膩、生冷食物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損傷脾陽,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薑降低蔬菜寒涼性質。此外,甜食會“甜膩化濕”。

保持充足睡眠

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症狀,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中醫認為,子午時是陰陽交替之時,也是人體經氣“合陰”“合陽”之時。子時是指23:00-1:00,此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屬肝經循行之時,子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效果也最佳;午時是指上午11:00-13:00,此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是氣血流注心經之時,午時睡覺,有利於人體養陽。因此,晚上睡覺時間不應超過23:00,中午11:00到13:00間宜“小憩”一會兒,以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為宜。

適當吃祛濕食物

例如扁豆、薏仁、茯苓等都是很好的祛濕食物,可以通過相關的食物搭配來熬成美味的濃湯,幫助體內祛濕,是一舉兩得的事。

文/朱春蘇

會損傷脾陽,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薑降低蔬菜寒涼性質。此外,甜食會“甜膩化濕”。

保持充足睡眠

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症狀,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中醫認為,子午時是陰陽交替之時,也是人體經氣“合陰”“合陽”之時。子時是指23:00-1:00,此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屬肝經循行之時,子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效果也最佳;午時是指上午11:00-13:00,此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是氣血流注心經之時,午時睡覺,有利於人體養陽。因此,晚上睡覺時間不應超過23:00,中午11:00到13:00間宜“小憩”一會兒,以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為宜。

適當吃祛濕食物

例如扁豆、薏仁、茯苓等都是很好的祛濕食物,可以通過相關的食物搭配來熬成美味的濃湯,幫助體內祛濕,是一舉兩得的事。

文/朱春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