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成長過程中,這項訓練容易被忽視卻也非常關鍵,媽媽知道嗎?

圖片源自網路

很多媽媽在寶寶出生之前就把寶寶的成長規律背的滾瓜爛熟:“一聽二看三抬頭;四撐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二個月左右能獨走。

”還有“一哭二笑三認母;四月大笑五認生;七月無意說爸媽;八月有意仿大人;十月招手會再見;一歲以後能說話。”等等等等,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逐一對照,萬一有哪個地方不合格或者發育晚了一些,簡直是緊張的不要不要的,生怕寶寶有什麼跟不上的地方。

當然這些成長規律的確從很大程度上幫助了新手媽媽瞭解孩子的成長是否達標,

但是這些規律並非是唯一的指標。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的寶寶到了六個月還不會翻身,媽媽看著真是著急萬分,帶著哭腔給我打電話說孩子的成長異常。我問清楚情況後,建議她每天協助寶寶做做翻身運動,定時為寶寶做做韻律操,按摩按摩,等一個月後看看孩子的表現再下結論。果不其然,孩子到了七個月的時候,
翻身麻溜的讓她依舊膽戰心驚:“翻身這麼快,掉床怎麼辦?”

作為媽媽,真是為孩子操不完的心啊!不過,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還真的有一項訓練是媽媽最容易忽視,卻對孩子的成長同樣有關鍵作用。

圖片源自網路

這裡先說一項實驗:實驗者把新生兒放置到小床上後,

左右兩邊分別躺著新生兒的媽媽和其他實驗者,小嬰兒很快就會把頭轉向媽媽的一側。剛出生的寶寶依靠什麼來找到媽媽呢?這個實驗很好的驗證了這一點,小嬰兒就是依靠聞到媽媽的氣息而找到媽媽的。

在胎兒時期,嬰兒因為羊水的變化,他們就嘗過媽媽體內的各種味道:酸的、苦的、甜的、鹹的等等。嬰兒出生後,他們不僅嗅覺很靈敏,

而且對於母乳的香味更是喜歡,總愛呆在媽媽的懷抱裡。因為母親的懷抱是安全的,溫暖的,剛出生的寶寶總是喜歡媽媽多於爸爸。出生五天后,寶寶就能分辨出媽媽身上的味道,他們會使用嗅覺來慢慢認識這個對於他們來說陌生的世界。

是的,寶寶嗅覺味覺在胎兒時期就有了,出生後要通過不同的方法發育才能夠更加完善,而並非一蹴而就的。所以,爸爸媽媽要知道不同時期寶寶嗅覺味覺的發育指標和發育特點,

平時,要注重寶寶在嗅覺味覺方面的訓練,使得他們的感官更加靈敏。這也是最容易被爸爸媽媽忽略掉的一項重要訓練。

圖片源自網路

【0-1歲嬰兒嗅覺味覺發育指標】

寶寶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嗅覺味覺發育的程度是不一樣,寶寶越大,這些感官知覺就會越完善,爸爸媽媽們要知道,在不同的階段,寶寶的嗅覺味覺發育的標準各是什麼。

#1月齡#

出生一周寶寶就能聞到母乳的香味,喂乳時就迫不及待尋找乳☆禁☆頭,而且寶寶不喜歡刺激性的氣味。寶寶滿月時嗅覺和味覺已經很發達,而且男女寶寶有一定差異,如女寶寶更喜歡甜味。

#2月齡#

此時寶寶可以分辨出酸、甜、苦、辣等五味,不過還是不喜歡刺激性氣味。這時,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聞些大人聞的味道。

#3月齡#

這時寶寶的嗅味覺還在不斷發育,可以分辨不同氣味,喜歡的味道想要親近,討厭的味道會想要躲避。媽媽可以沾些稀釋的食醋給寶寶舔舔,看看他們是躲避還是迎合。

#4-5月齡#

寶寶出現好奇心理,什麼都想嘗試一下,也什麼都敢往嘴裡放,想嘗嘗味兒,並且對食物有很細微的敏感反應。媽媽要時刻看著寶寶是否流口水,在添加輔食時,可以觀察寶寶對不同食物味道的不同反應。

#6-8月齡#

這個階段的寶寶味覺處於高度發達的狀態,六個月是最高值,往後會慢慢降低。

#9-12月齡#

此時的寶寶偏愛甜味和鹹味,但是分辨氣味的能力還要繼續提升。

圖片源自網路

【有效訓練寶寶嗅覺味覺的幾個方法】

1、嬰兒出生後第一次感受到味覺刺激的是母乳或代乳品,假如不能及時給予更多的味覺刺激,很可能會引起將來孩子偏食、拒食。所以,家長應當在寶寶添加輔食之後,用筷子蘸各種菜湯讓寶貝嘗嘗味兒,但要注意儘量清淡,不能太強烈的刺激,比如辣椒就不行。

2、半歲以後,有目的地鼓勵寶貝去品嘗不同的味道,並在訓練的過程中用一定的語言進行強化,比如問寶貝“酸不酸”等,增加語言訓練。

3、用小碗、小勺、小託盤裝三份同顏色不同味道的液體:甜、酸、鹹。爸爸媽媽和寶貝一起品嘗這些液體。告訴寶貝“這是甜的”、“那是酸的”、“這是鹹的”等。再嘗一次,加深印象。

4、準備一些可口的水果(如香蕉、柳丁、蘋果等),讓寶貝都嘗一嘗,告訴寶貝香蕉是甜的,柳丁、蘋果是酸甜的,再問問他哪種味道他喜歡吃。

5、適當吃些苦味。寶寶對於不同的味道有不同的反應,但一般寶寶都是喜歡甜甜的味道。寶寶不喜歡吃藥,那是因為他們知道那是苦的,所以媽媽在喂藥時可以跟寶寶說這是苦的,讓他們真實地瞭解苦味,而不能欺騙寶寶。平時也可以在飲食中添加苦瓜、芹菜汁等苦味食物。

6、要使寶貝的味覺得到良好的發育,應該特別重視寶貝斷奶期的味覺體驗。孩子的味覺、嗅覺在6個月到1歲這一階段最靈敏,因此是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寶貝通過品嘗各種食物,可促進對很多食物味覺、嗅覺及口感的形成和發育,也是寶貝從流食——半流食——固體食物的適應過程。如果在這個感受性較強的時期,寶貝有了對各種食物的品嘗體驗,他會擁有廣泛的味覺,以後就樂於接受各種食物。假如我們給他的食物比較單一,寶貝的味覺發育就可能不夠發達,尤其是以後接受食物的範圍也會比較狹窄,而且不那麼願意接受他從未體驗過的食品及其味道。有的孩於偏食就是這樣造成的。

7、適當讓寶寶聞些刺激性的味道更能促進寶寶嗅覺完善,例如香醋的酸味、腐乳製品的臭味等。但是,爸爸媽媽在訓練寶寶的時候,一定不能操之過急,要順著寶寶的興趣。即使聞這些刺激性味道,也不能一下子就聞很濃的,要慢慢讓寶寶適應。平時爸爸媽媽多陪陪寶寶,帶他們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新世界,鍛煉寶寶的嗅覺反應。

圖片源自網路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獨特的味道,新生兒通過嗅覺和味覺來認識這個新的世界。所以,爸爸媽媽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多帶寶寶出去看看,聞聞花香,嗅嗅大自然的氣息,認識認識這個對於寶寶來說還是陌生的世界。而寶寶的嗅覺和味覺的訓練,將對於他們日後的飲食品質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媽媽們重視起來吧!

寶寶越大,這些感官知覺就會越完善,爸爸媽媽們要知道,在不同的階段,寶寶的嗅覺味覺發育的標準各是什麼。

#1月齡#

出生一周寶寶就能聞到母乳的香味,喂乳時就迫不及待尋找乳☆禁☆頭,而且寶寶不喜歡刺激性的氣味。寶寶滿月時嗅覺和味覺已經很發達,而且男女寶寶有一定差異,如女寶寶更喜歡甜味。

#2月齡#

此時寶寶可以分辨出酸、甜、苦、辣等五味,不過還是不喜歡刺激性氣味。這時,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聞些大人聞的味道。

#3月齡#

這時寶寶的嗅味覺還在不斷發育,可以分辨不同氣味,喜歡的味道想要親近,討厭的味道會想要躲避。媽媽可以沾些稀釋的食醋給寶寶舔舔,看看他們是躲避還是迎合。

#4-5月齡#

寶寶出現好奇心理,什麼都想嘗試一下,也什麼都敢往嘴裡放,想嘗嘗味兒,並且對食物有很細微的敏感反應。媽媽要時刻看著寶寶是否流口水,在添加輔食時,可以觀察寶寶對不同食物味道的不同反應。

#6-8月齡#

這個階段的寶寶味覺處於高度發達的狀態,六個月是最高值,往後會慢慢降低。

#9-12月齡#

此時的寶寶偏愛甜味和鹹味,但是分辨氣味的能力還要繼續提升。

圖片源自網路

【有效訓練寶寶嗅覺味覺的幾個方法】

1、嬰兒出生後第一次感受到味覺刺激的是母乳或代乳品,假如不能及時給予更多的味覺刺激,很可能會引起將來孩子偏食、拒食。所以,家長應當在寶寶添加輔食之後,用筷子蘸各種菜湯讓寶貝嘗嘗味兒,但要注意儘量清淡,不能太強烈的刺激,比如辣椒就不行。

2、半歲以後,有目的地鼓勵寶貝去品嘗不同的味道,並在訓練的過程中用一定的語言進行強化,比如問寶貝“酸不酸”等,增加語言訓練。

3、用小碗、小勺、小託盤裝三份同顏色不同味道的液體:甜、酸、鹹。爸爸媽媽和寶貝一起品嘗這些液體。告訴寶貝“這是甜的”、“那是酸的”、“這是鹹的”等。再嘗一次,加深印象。

4、準備一些可口的水果(如香蕉、柳丁、蘋果等),讓寶貝都嘗一嘗,告訴寶貝香蕉是甜的,柳丁、蘋果是酸甜的,再問問他哪種味道他喜歡吃。

5、適當吃些苦味。寶寶對於不同的味道有不同的反應,但一般寶寶都是喜歡甜甜的味道。寶寶不喜歡吃藥,那是因為他們知道那是苦的,所以媽媽在喂藥時可以跟寶寶說這是苦的,讓他們真實地瞭解苦味,而不能欺騙寶寶。平時也可以在飲食中添加苦瓜、芹菜汁等苦味食物。

6、要使寶貝的味覺得到良好的發育,應該特別重視寶貝斷奶期的味覺體驗。孩子的味覺、嗅覺在6個月到1歲這一階段最靈敏,因此是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寶貝通過品嘗各種食物,可促進對很多食物味覺、嗅覺及口感的形成和發育,也是寶貝從流食——半流食——固體食物的適應過程。如果在這個感受性較強的時期,寶貝有了對各種食物的品嘗體驗,他會擁有廣泛的味覺,以後就樂於接受各種食物。假如我們給他的食物比較單一,寶貝的味覺發育就可能不夠發達,尤其是以後接受食物的範圍也會比較狹窄,而且不那麼願意接受他從未體驗過的食品及其味道。有的孩於偏食就是這樣造成的。

7、適當讓寶寶聞些刺激性的味道更能促進寶寶嗅覺完善,例如香醋的酸味、腐乳製品的臭味等。但是,爸爸媽媽在訓練寶寶的時候,一定不能操之過急,要順著寶寶的興趣。即使聞這些刺激性味道,也不能一下子就聞很濃的,要慢慢讓寶寶適應。平時爸爸媽媽多陪陪寶寶,帶他們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新世界,鍛煉寶寶的嗅覺反應。

圖片源自網路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獨特的味道,新生兒通過嗅覺和味覺來認識這個新的世界。所以,爸爸媽媽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多帶寶寶出去看看,聞聞花香,嗅嗅大自然的氣息,認識認識這個對於寶寶來說還是陌生的世界。而寶寶的嗅覺和味覺的訓練,將對於他們日後的飲食品質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媽媽們重視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