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一次演電影就提名奧斯卡 他在中國不紅才是世界第八大未解之謎

影人檔案

全名:Edward Harrison Norton

出生日期: 1969年8月18日

國籍:美國

身高:183cm

重要榮譽:

1997年金球獎最佳男配角

1996、2014美國國家評論協會最佳男配角

8分推薦作品:

《搏擊俱樂部》,綜評8.95分。

《布達佩斯大飯店》,綜評8.4分

《美國X檔案》,綜評8.55分。

有人說景甜一直不火,是世界第八大未解之謎。而有一個人比起景甜,演技能頂上10個吳亦凡,3次提名奧斯卡,好萊塢一線巨星,

但他在中國的話題性卻遠遠不及同級別的小李子和唐尼。

他是被許多線民敬為男神的愛德華·諾頓。尤其是豆瓣的粉絲,即便電影很爛,也要吹一把諾頓。

他看起來普通懦弱,性格內向,但卻有著一股神秘的魅力。也許來源他富二代學霸的氣質,來源於他天才般的演技,來源於他傲嬌的完美主義。

去不了電影學院 不代表你不能當演員

愛德華·諾頓六歲就喜歡上了演戲這東西,

他本想去電影學院上學,實現他的演員夢想。但也許是父母的阻攔,也許是沒有門路,他並沒有如願以償。

他畢業後反到去了鼎鼎大名的耶魯大學,而且拿到了歷史學士學位。然後就到外祖父位日本大阪的分公司擔任顧問。

最初的夢想,似乎離他越來越遠。

但實際上,諾頓並沒有放棄演戲。大學的時候他回去參加戲劇課,畢業後去到日本,也許是忘不掉夢想,他放棄了工作,回到美國。

放棄工作去追逐夢想,這是多麼可笑的一件事。在此之前諾頓沒有任何關於演戲的履歷,只是參加過興趣班。這好比一個理科生想去當音樂老師。

但如果你想要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就必須勇敢。我們不知道愛德華·諾頓到底是怎麼進入好萊塢演戲的,

我們只知道,他努力地往這個方向去努力了,去實現了,去堅持了。

有的人想要當演員,但是進不了相關專業的學校,久而久之放棄了;有的人想要當歌手,但是無法成為藝術生,久而久之放棄了;有的人想要當老師,但是考不上本科,久而久之也放棄了。

你以為專業資格限制了你,事實上是你自己的懦弱限制了你。你害怕失敗,所以不敢去抗爭。妥協,認清現實,其實就是認輸。

傲氣的愛德華·諾頓一句FUCK OFF,將這些限制一腳踹開。同時也踹開了好萊塢的大門,他得到了電影《一級恐懼》裡的一個角色。本來這個角色是給早已成名的小李子,但很幸運的是他拒絕了。

這是諾頓的第一次真正演戲,完全沒有經驗,只有5萬美金的片酬,但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這部戲諾頓的存在感完全壓過了主角,主角是當時的大明星理查·吉爾,也就是後來的《忠犬八公的故事》男主角的扮演者。

諾頓的表演也征服了奧斯卡的評委,僅僅是第一次出演,就提名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也許只是第一次,大家都覺得他還有提高的空間。

他的成功,天賦是其次,勇氣才是重點。要知道,只是個無名小卒,他就敢改角色,就像他敢改掉他公司顧問的身份,但正因為把阿隆改成一個講話結巴的青年,加上神經質的表演,這個角色才能夠成功搶戲。

神經質 完美主義 挑剔 傲嬌

也許是改戲帶來了成功,愛德華·諾頓經常會在拍攝現場改戲。兩年後主演《美國X檔案》,提名奧斯卡男主角,隨後和布拉德·皮特一同主演《搏擊俱樂部》,成就了20世紀末的影壇神作。諾頓此時的人氣也是到達了人生的一個巔峰,就算電影沒有獲得任何一個獎,也無礙諾頓成為世界級巨星。

有了可以拿來吹牛逼的作品,諾頓在身份地位自然變得很重。他也有資本隨時對劇本提出意見,他有些像周星馳,對電影很執著,所以他經常與劇組的人鬧不和。特別是在他出演商業大片的時候。

諾頓曾經曾經公開表示,“我不買商業電影的賬。”但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他還是被迫演了《偷天換日》,即便這部電影有馬克·沃爾伯格、查理茲·塞隆、傑森·斯坦森,《速8》的兩個大咖都有,但還是無法掩蓋不了空洞的劇本。拍攝的時候諾頓也和劇組鬧得非常不愉快,電影出來的效果也非常糟糕。

因為諾頓對電影的要求就是完美主義,他對劇本非常挑剔,演《偷天換日》就是因為和他簽約的導演等了他8挑了各種劇本年,才忍無可忍把這部商業爛片塞給了他。還有一次比較多人知道的就是諾頓和漫威的鬧崩。

其實綠巨人這個角色非常適合諾頓,因為他在成名作《一級恐懼》和《搏擊俱樂部》裡面都是飾演雙重人格的角色,他非常擅長演繹內心複雜的人,而布魯斯·班納正好是這樣的人設。只不過外形不太搭而已了。

再加上諾頓本身就是漫畫《綠巨人》的粉絲,漫威也同意讓他修改劇本。所以諾頓才違背了自己說過的話,加入了漫威的商業片,他甚至因此被批。所以我們一開始看到的綠巨人,是諾頓叔,而不是馬克叔。那時候漫威最大牌的,也還不是唐尼,而是諾頓。

即便是商業爆米花電影,諾頓也非常認真。他親自去寫劇本,已經開拍了,他還在片場喋喋不休,原本只是打打砸砸的浩克被他硬生生加了將近80句臺詞,然而對於爆米花電影來說,這不需要,所以他所加的內心戲也被剪得差不多一乾二淨,所以《無敵浩克》也淪為了爆米花,評分連7分都沒有,所以之後諾頓沒有加入複聯,也是意料之中了。

對一部商業片如此執著,在別人看來像神經質,也許諾頓就是這樣的神經質,所以他才能把神經質的角色演得爐火純青,他並不適合那些很商業的片子,文藝優質的好片才是他要走的路,所以他才有足夠多的好作品,入選8分影人。

於是網友便說,這個諾頓就是傲嬌,不過我喜歡。

做自己想要的,才是人生大事

可能因為大多數演的都是小眾文藝片,愛德華·諾頓雖然是一線巨星,但是在中國一直不溫不火,儘管在網路上他的口碑非常不錯。有人認為如果諾頓沒有和漫威鬧掰,現在絕對比小羅伯特·唐尼還火啊,唐尼片酬1億,諾頓就是2億。

只可惜諾頓叔想要的並不是有多少片酬,他只是想要演出更好的電影。對角色的“較真”也無疑讓很多導演很嫌棄他,有他出演的電影一般都很“難產”,除非要違背他的意願。

也許他並不在乎能得多少獎,能不能得到奧斯卡,他只是想拍屬於自己的電影,演活每一個角色,而不是完成進度,演完就罷。所以近年來我們越來越少能看到諾頓的身影,他不是《搏擊俱樂部》之後就江郎才盡了,他只是繼續著自己喜歡的事。

畢竟做自己想要的,才是人生大事。

作為不知道是不是全國首家的高分電影雜誌,為了能讓更多人在看高分電影的時候告別臉盲,所以就有了“8分影人”欄目。

“8分影人”入選條件:

在已推薦電影中,有參與其中三部電影的演員或導演、編劇等電影工作者。

入選“8分影人”代表什麼?

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影人對電影產業的貢獻,因為他們的努力和堅持,我們才看到了一部又一部高品質的電影。如果你不小心片荒,找他們的電影看准沒錯!

Review往期回顧

8分影人 | 01 湯姆哈迪

8分影人 | 02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8分影人 | 03 布拉德·皮特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

久而久之也放棄了。

你以為專業資格限制了你,事實上是你自己的懦弱限制了你。你害怕失敗,所以不敢去抗爭。妥協,認清現實,其實就是認輸。

傲氣的愛德華·諾頓一句FUCK OFF,將這些限制一腳踹開。同時也踹開了好萊塢的大門,他得到了電影《一級恐懼》裡的一個角色。本來這個角色是給早已成名的小李子,但很幸運的是他拒絕了。

這是諾頓的第一次真正演戲,完全沒有經驗,只有5萬美金的片酬,但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這部戲諾頓的存在感完全壓過了主角,主角是當時的大明星理查·吉爾,也就是後來的《忠犬八公的故事》男主角的扮演者。

諾頓的表演也征服了奧斯卡的評委,僅僅是第一次出演,就提名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也許只是第一次,大家都覺得他還有提高的空間。

他的成功,天賦是其次,勇氣才是重點。要知道,只是個無名小卒,他就敢改角色,就像他敢改掉他公司顧問的身份,但正因為把阿隆改成一個講話結巴的青年,加上神經質的表演,這個角色才能夠成功搶戲。

神經質 完美主義 挑剔 傲嬌

也許是改戲帶來了成功,愛德華·諾頓經常會在拍攝現場改戲。兩年後主演《美國X檔案》,提名奧斯卡男主角,隨後和布拉德·皮特一同主演《搏擊俱樂部》,成就了20世紀末的影壇神作。諾頓此時的人氣也是到達了人生的一個巔峰,就算電影沒有獲得任何一個獎,也無礙諾頓成為世界級巨星。

有了可以拿來吹牛逼的作品,諾頓在身份地位自然變得很重。他也有資本隨時對劇本提出意見,他有些像周星馳,對電影很執著,所以他經常與劇組的人鬧不和。特別是在他出演商業大片的時候。

諾頓曾經曾經公開表示,“我不買商業電影的賬。”但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他還是被迫演了《偷天換日》,即便這部電影有馬克·沃爾伯格、查理茲·塞隆、傑森·斯坦森,《速8》的兩個大咖都有,但還是無法掩蓋不了空洞的劇本。拍攝的時候諾頓也和劇組鬧得非常不愉快,電影出來的效果也非常糟糕。

因為諾頓對電影的要求就是完美主義,他對劇本非常挑剔,演《偷天換日》就是因為和他簽約的導演等了他8挑了各種劇本年,才忍無可忍把這部商業爛片塞給了他。還有一次比較多人知道的就是諾頓和漫威的鬧崩。

其實綠巨人這個角色非常適合諾頓,因為他在成名作《一級恐懼》和《搏擊俱樂部》裡面都是飾演雙重人格的角色,他非常擅長演繹內心複雜的人,而布魯斯·班納正好是這樣的人設。只不過外形不太搭而已了。

再加上諾頓本身就是漫畫《綠巨人》的粉絲,漫威也同意讓他修改劇本。所以諾頓才違背了自己說過的話,加入了漫威的商業片,他甚至因此被批。所以我們一開始看到的綠巨人,是諾頓叔,而不是馬克叔。那時候漫威最大牌的,也還不是唐尼,而是諾頓。

即便是商業爆米花電影,諾頓也非常認真。他親自去寫劇本,已經開拍了,他還在片場喋喋不休,原本只是打打砸砸的浩克被他硬生生加了將近80句臺詞,然而對於爆米花電影來說,這不需要,所以他所加的內心戲也被剪得差不多一乾二淨,所以《無敵浩克》也淪為了爆米花,評分連7分都沒有,所以之後諾頓沒有加入複聯,也是意料之中了。

對一部商業片如此執著,在別人看來像神經質,也許諾頓就是這樣的神經質,所以他才能把神經質的角色演得爐火純青,他並不適合那些很商業的片子,文藝優質的好片才是他要走的路,所以他才有足夠多的好作品,入選8分影人。

於是網友便說,這個諾頓就是傲嬌,不過我喜歡。

做自己想要的,才是人生大事

可能因為大多數演的都是小眾文藝片,愛德華·諾頓雖然是一線巨星,但是在中國一直不溫不火,儘管在網路上他的口碑非常不錯。有人認為如果諾頓沒有和漫威鬧掰,現在絕對比小羅伯特·唐尼還火啊,唐尼片酬1億,諾頓就是2億。

只可惜諾頓叔想要的並不是有多少片酬,他只是想要演出更好的電影。對角色的“較真”也無疑讓很多導演很嫌棄他,有他出演的電影一般都很“難產”,除非要違背他的意願。

也許他並不在乎能得多少獎,能不能得到奧斯卡,他只是想拍屬於自己的電影,演活每一個角色,而不是完成進度,演完就罷。所以近年來我們越來越少能看到諾頓的身影,他不是《搏擊俱樂部》之後就江郎才盡了,他只是繼續著自己喜歡的事。

畢竟做自己想要的,才是人生大事。

作為不知道是不是全國首家的高分電影雜誌,為了能讓更多人在看高分電影的時候告別臉盲,所以就有了“8分影人”欄目。

“8分影人”入選條件:

在已推薦電影中,有參與其中三部電影的演員或導演、編劇等電影工作者。

入選“8分影人”代表什麼?

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影人對電影產業的貢獻,因為他們的努力和堅持,我們才看到了一部又一部高品質的電影。如果你不小心片荒,找他們的電影看准沒錯!

Review往期回顧

8分影人 | 01 湯姆哈迪

8分影人 | 02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8分影人 | 03 布拉德·皮特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