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剛花20億美元買了蘇35,又相中蘇34,只為快速形成戰鬥力?

近幾年中國戰機研發已經進入快車道,各類武器裝備服役週期縮短,但是隨著周邊國家局勢的變化,以及台海變化,一部分武器的更新服役還是跟不上,對此中國還是需要引進部分武器,

以彌補在一些方面的不足,雖然自力更生一直對中國很重要,但已經被迅速獲取先進武器系統的戰略需求所取代。

蘇35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研製的深度改進型單座雙發、超機動多用途重型戰鬥機,只有西方新代戰機F-22、颱風戰鬥機與陣風戰鬥機問世後動搖其地位。

俄羅斯和中國簽署了供應24架多功能戰機蘇-35的最大軍機合同,交易額達20億美元。首批4架已經交付,購買蘇35主要是為了借鑒改進殲20,以及升級發動機。

不過據悉,在購買蘇35之後,中國軍方又相中了蘇34。蘇-34雙發重型戰鬥轟炸機,

代號鴨嘴獸。蘇-34配備有一台130mm 機炮,180發炮彈, 射速1500發/分,炮彈初速860米/秒。機上共有12個掛架,可掛帶空空,空地,反艦及反輻射導彈,最大武器掛載重量可達12噸。,它是一種戰略導彈攻擊平臺。

強大的武器系統和多種攻擊能力是蘇-34的又一主要特色。

它可攜帶經改裝的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空射巡航導彈,可對數千公里之外的敵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必要時它可掛載核彈藥。它的武器門類顯示它既可對地面、海面實施攻擊轟炸,又可進行空中格鬥。

或許這就是軍方相中他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