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殲15艦載機停產,殲15B將量產?專家:完全有可能

最近幾天,任何有關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的消息在各大網站都刷了屏。而作為我國航空母艦的標配型艦載機——殲15的發展也備受關注。而最近又曝出一條驚人消息,作為我國航母艦載機的殲15將停產,

而且還是官媒曝出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遼寧艦上起飛的殲15

據央視報導稱,近期有消息顯示,使用脈衝多普勒機械掃描雷達的殲-15艦載機已經全面停產,而使用主動相控陣雷達的新型殲-15B型艦載機將準備量產。

針對殲15將要停產的問題,軍事專家伊卓表示,殲15的停產也是必然趨勢,其實殲15停產的背後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殲15已經量產了30架,按遼寧艦搭載24架殲15計算,30架殲15己經足夠。而新的國產航母下水後實際上也才完成建造任務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到正式服役還需要三年左右時間,

也就是要到2020年底之前才能服役,而擁有完整的戰鬥力還需要到大概2022年,而這幾年時間把殲15停產可以給其他機型讓出產能。而殲31就有發展為替代殲-15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的潛力。

殲31

其次就是隨著我國軍事需求的提高和科技的發展,

殲15本身也需要升級。原來的殲15使用的是脈衝多普勒機械掃描雷達,今後準備量產的將會是使用主動相控陣雷達的升級後的殲-15B型艦載機。其性能將在殲15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

F-35B聯合攻擊機

央視還報導稱,如果換裝主動相控陣雷達以後,

殲-15B型艦載機至少在探測距離和能力上不弱於美國的F-35B,完全可以承擔爭奪制海制空權的任務。

那麼,與傳統的殲-15相比,殲-15B在性能上都有哪些提升呢?尹卓認為,無疑雷達是飛機作戰性能的核心設備之一,一旦航母艦載機裝備主動相控陣雷達以後,其資訊化系統將會更上一層樓。

殲-15B將使用尺寸更大的機頭雷達天線,並且會取消被詬病已久的機頭可折疊空速管。

事實上,早在2013年12月底,殲15就進行了攜帶夥伴加油吊艙在遼寧艦上降落的訓練。這可以賦予殲-15B以新的戰術靈活性,但因為遼寧艦沒有彈射器,所以目前殲-15B不能以最大載重量起飛。

所以目前殲-15B不能以最大載重量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