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年5大品牌260億銷售額,這個男人比馬雲更懂新零售

2009年2月,創業十年的汪建國將五星電器出售給了百思買,

在家電連鎖業最人聲頂沸的時候選擇重新出發,轉戰投資。在隨後的五年中,汪建國帶領若干五星老將,依託新成立的五星控股集團交出了一份5年創立5個品牌、且個個成長驚人的亮麗成績單,其中的匯通達、孩子王、好享家更是成為行業獨角獸,重新定義了零售業在轉換細分市場跑道後的巨大潛力。

這個被老合作夥伴——中美綠色產業基金中國區CEO、前美國華平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白波稱為“最懂企業的投資人”和“最PE化的企業家”,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究竟如何看待自我的幾次顛覆?究竟如何重新出發?又是如何不斷成就他人,最終實現連環創業的成功?在前不久的一次專訪中,汪建國給出了如下回答。

口述 / 汪建國 五星控股集團董事長

一問

作為零售老兵如何理解“新零售”?

目前互聯網企業所談及的“新零售”,主要強調線上和線下的融合,

以及與物流的融合,把三個融合的概念叫新零售。我個人理解這還只是講了一個形式上的概念。我理解的新零售,首先是回到顧客中心,互聯網帶來的最根本變化是消費者的變化。新零售從形式上要求線上與線下融合,最本質還是要改變經營的思維,這個思維應該以顧客為核心。真正深刻的新零售,是在整體的消費者主權時代,以顧客為核心變成了整個商業生態的核心,
而不簡單只是某一個線上與線下物流的融合。

其次,零售企業要全方位滿足顧客的需求,它不是增加所謂的新管道就能實現的問題,真正要做到的是能否提供全管道。

第三,企業提供的將不再僅僅是商品銷售,更多是解決方案和內容,這才是未來零售應該的方向,也是我們在實踐當中探索出來的經驗。過去,中國的商業帶有強烈的工業時代色彩,零售的核心是市口,

零售業,特別是百貨業,它既不經營顧客,也不經營商品。過去五星電器也是如此,產品廠家出,展臺廠家出,導購員也是廠家派的,那麼,零售商們幹的是什麼?僅僅是物業的經營,並沒有對零售業務的真正把控,所以孩子王品牌誕生的時候,我們首先顛覆傳統零售的核心。第一次將使用者放置於整個零售邏輯的核心中。

二問

對於創業有何心得?

我出售五星電器給百思買時,

恰恰是中國家電業發展的最高點。現在回想來看,出售五星存在著一定的偶然性。

當時南京市有60家家電專賣店,僅新街口就有七八家,都擠在一起。我預感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在新加坡學習的時候,恰巧碰上了一位臺灣的老師,我說現在到了好像開店就掙錢的狀態,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老師畫了一個抛物線,指著頂端問:“你是不是已經到這兒了?有沒有可選的第二條抛物線?”他的話對我觸動挺大,也引起了我的思考。進一步想,人生也好,產業也好,事業也好,難道不都需要不斷尋找第二條抛物線麼?如果一直保持一種狀態,離危機估計也就不遠了。回國後,我果斷地賣掉了五星電器。

實際上,在此之前,百思買所代表的美國零售模式就已提出:一定以顧客為中心。它不斷強化這一思路,並開始對顧客進行細分類。以前,國內的零售企業所謂的“以顧客為中心”多浮於口號,真正落地的少之又少。而百思買教會我落地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做顧客細分,由此瞭解什麼是“天使顧客”,什麼是“魔鬼顧客”,然後對照二八法則,圍繞真正產生效益和利潤的20%的顧客下工夫。直到後來我創造了“家電顧問”這一角色,專門針對想買套餐或者大件的顧客推出專人特殊服務,在當時行業內成為首創。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作為一名家電行業的“老兵”,我深深地意識到,在未來除了消費升級,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趨勢就是消費者的個性化與定制化,以及未被滿足的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因此我們推出了好享家這一品牌,實際上就是要不斷迎合為消費者量身定制的趨勢。

在我看來,一個好的商業、好的業態,好模式才是最大的動力。它不純粹是一個商業的概念,更是一個社會的概念。好享家就是一個非常獨特的2C的大通道,通過把很多的夫妻老婆店整合起來,最終打通從方案設計到設備供采、安裝服務的全流程,從而打造出真正的零售能力。

三問

如何聰明的做好零售加法?

在我看來,傳統的零售企業,沒有必要去羡慕互聯網企業,大家現在也是各走各的路。真正的互聯網時代才剛剛開始,過去,技術強調的更多是純粹性。互聯網思維1.0時代強調的是流量思維,不斷地要規模,要連結,要把一個商品賣給更多的人,把更多的商品賣給更多的人,連接分散的顧客和分散的商品。所謂的“單點突破”就是一種流量的思維,不單點企業無法快速獲得規模,這是特定的市場現實下產生的互聯網商業形態。

但未來的互聯網商業,就我個人的理解,更多的是融合,使互聯網成為技術的場景應用,而不只是純粹的互聯網技術和純流量經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線下需要顧客體驗,需要對顧客的深刻理解,需要建立顧客關係,也需要與顧客進行互動。過去幾年中,小米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它互動做得比較好,但是眼下,小米也要開線下店,為什麼?因為顧客不僅需要產品體驗,更重要的還有產品方案。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實遠比想像複雜。傳統企業想轉型互聯網+,其工作量絕不少於一項舊城改造工程,非常艱難。舊的城市要把樓炸掉,要在地下重新布管、佈線才能建造新樓宇。

對我而言,優勢在哪裡?就在於我是賣了舊的資產,新建了五星控股這一開發區,從零開始。我們雖然仍留有老城市的思想,但是沒有老城市的舊建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再來看未來,不難發現,唯有改變思想才最重要。

2009年至今,我花了最大的精力、時間投注在人的思維轉變上,唯有觀念轉變,才能行為改變,只有行為改變了,命運才能改變。孩子王的市場部經理最清楚,過去五星電器一年,僅在南京市投放廣告就有一個多億。可是孩子王開第一家店時,他們上報了幾百萬的預算卻被我駁回,我明確表示:“一分錢廣告費沒有,對不起”。市場部的同事當時都蒙了。一個新出來的品牌,不做廣告生意怎麼做?

那只能改變方法唄。到最後,市場部同事們全部出動,想出的招兒也全部接上了“地氣”。比如:在社區醫院懷孕建卡的地方給人家端茶倒水,聊幾句建立信任後交換一下手機號碼;在婦幼保健院蹲點的同事,也用搖一搖手機的方式搖到周圍的手機號碼,估計都是有小孩的家長,於是再發短信說我們這裡有一個免費的培訓,你來聽聽課吧,免費的,而且是五星級,帶老公來,老公不聽,沒關係,上面有健身房,抽煙的地方也有。就這樣把活動慢慢搞起來,漸漸從小會議室發展到大會議室,從幾十個人壯大到幾百個人,傳出口碑後生意就這麼轉變過來。員工的這種轉變,說難是難上天,說不難就是要點點滴滴去做,每天進步一點點。

在我看來,“智慧”二字,“智”字代表每一天知道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零售就是這樣子,沒辦法突飛猛進,都是不斷反覆運算的。而“慧”字下面是“心”,中間是“彐”(雪),上面兩個豐收的“豐”。意味著心要像雪一樣的平靜才能有雙倍的豐收。

一開始,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就是不斷給員工講這些理念,讓大家的心靜下來。我記得開第一家店的時候,每一周要召開一個媽媽座談會,聽聽媽媽的這想法,我親自主持。媽媽們在一起開會哪能像我們組織裡秩序這麼好呢?你叫她不要講話了,她們在唧唧喳喳的聊不停。一開始,我們的團隊就開始抱怨:“汪總這個會開著有效果嗎?”肯定沒有效果。

但是,我又講了一個故事給大家聽,以前有個老木匠,說懷錶掉了,找了一幫徒弟找懷錶,結果找不到,因為徒弟太多了,唧唧喳喳的找找不到。老木匠就說:“你們出去吧”,他就用聽,聽到了懷錶滴答滴答的聲音,於是把懷錶找到了。在我看來,聽顧客的聲音就是這麼聽的,你心不靜下來是聽不到的。實際上孩子王有今天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顧客的抱怨給了我機會。我把所有顧客的抱怨都寫了下來,一一改進以後仍然不放心,我悄悄地發展孩子王的秘密顧問,由我直接聯繫的媽媽有好多位(笑)。

比如,有媽媽曾跟我反映:有時候中午交款,兩萬塊錢交不過去,你們的人吃飯去了。因為兩萬以上就屬於對公業務了,要財務收,營業員不能收,過去企業的財務都是按部就班的。我一聽就惱火了,拿起電話來給孩子王的老總打電話,老總反問:“你怎麼知道的呢?”他不知道有媽媽直接跟我回饋情況。所以說做零售必須得靜下心來,傾聽顧客的聲音,堅持下去,慢慢改善,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零售業確實是一個複雜的“加法”工程,但是我認為,未來的希望恰恰在於行業本身的複雜性。就像孩子王一開始圍繞母嬰商品,後來增加服務,再增加體驗,然後又加上文化。零售就是這麼幹起來的,不斷地做加法,孩子王如果現在停下創新,一定會有競爭對手把你幹掉,所以危機感一直都存在。

但在做加法的同時我們也在不停地做減法。比如說單品SKU的優化與單客的經營效率提升。我們把顧客分得很細,只有高頻效高忠誠度的顧客才是我們的核心用戶,更海量的用戶人群其實應該屬於線上電商服務的物件。

四問

連環創業成功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五星,所謂的商業模式設計是從頂層開始的,首先是理念、商業思想、商業理念必須要有。其次,從使命、文化開始,所有企業的員工必須對這個有深刻的一個理解,我稱之為文化的“末端化“。我理解的文化實際上是一個氛圍,一個習慣,文化的塑造即在企業內養成一個習慣,製造一個氛圍,一旦形成,文化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比如,今天我們在企業內部已然形成的習慣之一,就是資料說話,業績衡量,不允許講藉口,更不能妄言。

2009年,我們當時制定了一個使命,圍繞著推動生活方式的變革來不斷創建現代服務業的領先品牌,這是很大的社會責任感。我當時就這樣設想,要給年輕人創造機會,我不過是一個投資者而已。

所謂專業化,傳統是線性思維,有多少能力辦多大的事,這聽起來冠冕堂皇。但我認為,既然你有這麼好的思想,這麼好的方案,就可以整合資源來幹。所以五星下屬所有的企業平臺都是開放的、去中心化的分散式發展,我也管這種模式叫分散式創業。

在五星控股集團,各企業有自己的領導班子,多數都是年輕人,他們對經營負責,我看戰略層面更多,他們看業績指標,我卻考慮更多未來,這樣一來大家的分工就有區別了。事實上我的角色有點像孵化器。

有一句話很形象:

一個組織的架構如同動物世界,第一要有“高空的鷹”,高空的鷹能夠看到更遠,如同組織內有戰略思維佈局的人,他是這個組織的核心人物;第二是“鎮山的虎”,這個人往這一坐就安靜了,平穩了;第三個要有“會叼肉的狼”,要叼肉,會賺錢;最後還得有一個“看家的狗”,守住底線。所以是一個互補的團隊。

五星控股連環創業的所有組織形式,都是用這個方式組建團隊。

五問

傳統零售如何更快轉型?

首先,並不是說我能力強,而是因為我們輕裝上陣。五星控股就像是一個“開發區”,我包袱相對輕一點,跑得也就快一些。這是客觀原因。

第二,統一理念和思想。早在2009年,我們就提出了從經營商品,轉向經營顧客,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思想理念的轉變對於一個企業太重要了。五星控股旗下的五個品牌——孩子王、好享家、匯通達、阿格拉、左鄰右坊——儘管領域不同,但思想的底層是相通的。

第三個是機制,傳統的企業家為什麼只能幹一件事,因為他是以“我”為中心的,他不可能跳開出自我,尤其是民營老闆,大家都得聽我的。資源、控制權都是我的,所以想要再幹其他的事幾乎不太可能。但對於我而言,我的自我定位是一個服務者、投資者、管理者、經營者,這一認知很重要。既然不是以自我為中心,那就要給團隊核心人員以配套的機制,讓大家自動自發才行,這就是為什麼高鐵跑得快,火車跑得慢。傳統的火車是一個車頭,一個動力來帶幾十節車箱,所以真的跑不快;而動車是每一個車箱都有動力,每個車箱自動自發,駕駛員只要把握方向就行。

經典的阿米巴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大組織分小,小組織獨立核算,使得小組織能夠建立機制。我覺得,這只是一個方向。為什麼?因為如今的消費者變化了,很多消費者會提出更加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再用“標準化+大組織”的方式來運行,並不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因此,傳統阿米巴的程度還不夠。

我們現在要叫 “個體”,目標是“人人都是CEO,每個人都是經營者”,由公司提供平臺,每個人都可以線上上做生意。孩子王所有的員工每個人都可以做生意,不分白天晚上,線上線下。不僅自己做,也讓朋友家人利用碎片時間一起共創,此時單個員工的概念就不是一個銷售了,而是一個立體的,虛實結合的“行走終端”。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必須獨特,必須有差異。模仿別人的事,我絕對不幹,這是第一條,第二,所有好的模式,必須更新得快你才能不被別人所超越,我可以被別人所模仿,但是一定不能給別人所超越,我就是我,要有個性。第三,生態體系建立越深厚,依託于現有的生態鏈就越難被其他人所模仿,更何況在整個產業鏈條打通了以後,其他人再想去複製競爭是很難的。

我曾經跟萬達王健林董事長開玩笑說:“你是老闆,是地主,我是農民,地主做不了農民的事。”實際上有錢的“地主”並不令人擔心,既有錢又有思想和做法的人才可怕。但目前,我們真正能做好的還是自己。

也引起了我的思考。進一步想,人生也好,產業也好,事業也好,難道不都需要不斷尋找第二條抛物線麼?如果一直保持一種狀態,離危機估計也就不遠了。回國後,我果斷地賣掉了五星電器。

實際上,在此之前,百思買所代表的美國零售模式就已提出:一定以顧客為中心。它不斷強化這一思路,並開始對顧客進行細分類。以前,國內的零售企業所謂的“以顧客為中心”多浮於口號,真正落地的少之又少。而百思買教會我落地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做顧客細分,由此瞭解什麼是“天使顧客”,什麼是“魔鬼顧客”,然後對照二八法則,圍繞真正產生效益和利潤的20%的顧客下工夫。直到後來我創造了“家電顧問”這一角色,專門針對想買套餐或者大件的顧客推出專人特殊服務,在當時行業內成為首創。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作為一名家電行業的“老兵”,我深深地意識到,在未來除了消費升級,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趨勢就是消費者的個性化與定制化,以及未被滿足的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因此我們推出了好享家這一品牌,實際上就是要不斷迎合為消費者量身定制的趨勢。

在我看來,一個好的商業、好的業態,好模式才是最大的動力。它不純粹是一個商業的概念,更是一個社會的概念。好享家就是一個非常獨特的2C的大通道,通過把很多的夫妻老婆店整合起來,最終打通從方案設計到設備供采、安裝服務的全流程,從而打造出真正的零售能力。

三問

如何聰明的做好零售加法?

在我看來,傳統的零售企業,沒有必要去羡慕互聯網企業,大家現在也是各走各的路。真正的互聯網時代才剛剛開始,過去,技術強調的更多是純粹性。互聯網思維1.0時代強調的是流量思維,不斷地要規模,要連結,要把一個商品賣給更多的人,把更多的商品賣給更多的人,連接分散的顧客和分散的商品。所謂的“單點突破”就是一種流量的思維,不單點企業無法快速獲得規模,這是特定的市場現實下產生的互聯網商業形態。

但未來的互聯網商業,就我個人的理解,更多的是融合,使互聯網成為技術的場景應用,而不只是純粹的互聯網技術和純流量經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線下需要顧客體驗,需要對顧客的深刻理解,需要建立顧客關係,也需要與顧客進行互動。過去幾年中,小米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它互動做得比較好,但是眼下,小米也要開線下店,為什麼?因為顧客不僅需要產品體驗,更重要的還有產品方案。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實遠比想像複雜。傳統企業想轉型互聯網+,其工作量絕不少於一項舊城改造工程,非常艱難。舊的城市要把樓炸掉,要在地下重新布管、佈線才能建造新樓宇。

對我而言,優勢在哪裡?就在於我是賣了舊的資產,新建了五星控股這一開發區,從零開始。我們雖然仍留有老城市的思想,但是沒有老城市的舊建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再來看未來,不難發現,唯有改變思想才最重要。

2009年至今,我花了最大的精力、時間投注在人的思維轉變上,唯有觀念轉變,才能行為改變,只有行為改變了,命運才能改變。孩子王的市場部經理最清楚,過去五星電器一年,僅在南京市投放廣告就有一個多億。可是孩子王開第一家店時,他們上報了幾百萬的預算卻被我駁回,我明確表示:“一分錢廣告費沒有,對不起”。市場部的同事當時都蒙了。一個新出來的品牌,不做廣告生意怎麼做?

那只能改變方法唄。到最後,市場部同事們全部出動,想出的招兒也全部接上了“地氣”。比如:在社區醫院懷孕建卡的地方給人家端茶倒水,聊幾句建立信任後交換一下手機號碼;在婦幼保健院蹲點的同事,也用搖一搖手機的方式搖到周圍的手機號碼,估計都是有小孩的家長,於是再發短信說我們這裡有一個免費的培訓,你來聽聽課吧,免費的,而且是五星級,帶老公來,老公不聽,沒關係,上面有健身房,抽煙的地方也有。就這樣把活動慢慢搞起來,漸漸從小會議室發展到大會議室,從幾十個人壯大到幾百個人,傳出口碑後生意就這麼轉變過來。員工的這種轉變,說難是難上天,說不難就是要點點滴滴去做,每天進步一點點。

在我看來,“智慧”二字,“智”字代表每一天知道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零售就是這樣子,沒辦法突飛猛進,都是不斷反覆運算的。而“慧”字下面是“心”,中間是“彐”(雪),上面兩個豐收的“豐”。意味著心要像雪一樣的平靜才能有雙倍的豐收。

一開始,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就是不斷給員工講這些理念,讓大家的心靜下來。我記得開第一家店的時候,每一周要召開一個媽媽座談會,聽聽媽媽的這想法,我親自主持。媽媽們在一起開會哪能像我們組織裡秩序這麼好呢?你叫她不要講話了,她們在唧唧喳喳的聊不停。一開始,我們的團隊就開始抱怨:“汪總這個會開著有效果嗎?”肯定沒有效果。

但是,我又講了一個故事給大家聽,以前有個老木匠,說懷錶掉了,找了一幫徒弟找懷錶,結果找不到,因為徒弟太多了,唧唧喳喳的找找不到。老木匠就說:“你們出去吧”,他就用聽,聽到了懷錶滴答滴答的聲音,於是把懷錶找到了。在我看來,聽顧客的聲音就是這麼聽的,你心不靜下來是聽不到的。實際上孩子王有今天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顧客的抱怨給了我機會。我把所有顧客的抱怨都寫了下來,一一改進以後仍然不放心,我悄悄地發展孩子王的秘密顧問,由我直接聯繫的媽媽有好多位(笑)。

比如,有媽媽曾跟我反映:有時候中午交款,兩萬塊錢交不過去,你們的人吃飯去了。因為兩萬以上就屬於對公業務了,要財務收,營業員不能收,過去企業的財務都是按部就班的。我一聽就惱火了,拿起電話來給孩子王的老總打電話,老總反問:“你怎麼知道的呢?”他不知道有媽媽直接跟我回饋情況。所以說做零售必須得靜下心來,傾聽顧客的聲音,堅持下去,慢慢改善,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零售業確實是一個複雜的“加法”工程,但是我認為,未來的希望恰恰在於行業本身的複雜性。就像孩子王一開始圍繞母嬰商品,後來增加服務,再增加體驗,然後又加上文化。零售就是這麼幹起來的,不斷地做加法,孩子王如果現在停下創新,一定會有競爭對手把你幹掉,所以危機感一直都存在。

但在做加法的同時我們也在不停地做減法。比如說單品SKU的優化與單客的經營效率提升。我們把顧客分得很細,只有高頻效高忠誠度的顧客才是我們的核心用戶,更海量的用戶人群其實應該屬於線上電商服務的物件。

四問

連環創業成功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五星,所謂的商業模式設計是從頂層開始的,首先是理念、商業思想、商業理念必須要有。其次,從使命、文化開始,所有企業的員工必須對這個有深刻的一個理解,我稱之為文化的“末端化“。我理解的文化實際上是一個氛圍,一個習慣,文化的塑造即在企業內養成一個習慣,製造一個氛圍,一旦形成,文化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比如,今天我們在企業內部已然形成的習慣之一,就是資料說話,業績衡量,不允許講藉口,更不能妄言。

2009年,我們當時制定了一個使命,圍繞著推動生活方式的變革來不斷創建現代服務業的領先品牌,這是很大的社會責任感。我當時就這樣設想,要給年輕人創造機會,我不過是一個投資者而已。

所謂專業化,傳統是線性思維,有多少能力辦多大的事,這聽起來冠冕堂皇。但我認為,既然你有這麼好的思想,這麼好的方案,就可以整合資源來幹。所以五星下屬所有的企業平臺都是開放的、去中心化的分散式發展,我也管這種模式叫分散式創業。

在五星控股集團,各企業有自己的領導班子,多數都是年輕人,他們對經營負責,我看戰略層面更多,他們看業績指標,我卻考慮更多未來,這樣一來大家的分工就有區別了。事實上我的角色有點像孵化器。

有一句話很形象:

一個組織的架構如同動物世界,第一要有“高空的鷹”,高空的鷹能夠看到更遠,如同組織內有戰略思維佈局的人,他是這個組織的核心人物;第二是“鎮山的虎”,這個人往這一坐就安靜了,平穩了;第三個要有“會叼肉的狼”,要叼肉,會賺錢;最後還得有一個“看家的狗”,守住底線。所以是一個互補的團隊。

五星控股連環創業的所有組織形式,都是用這個方式組建團隊。

五問

傳統零售如何更快轉型?

首先,並不是說我能力強,而是因為我們輕裝上陣。五星控股就像是一個“開發區”,我包袱相對輕一點,跑得也就快一些。這是客觀原因。

第二,統一理念和思想。早在2009年,我們就提出了從經營商品,轉向經營顧客,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思想理念的轉變對於一個企業太重要了。五星控股旗下的五個品牌——孩子王、好享家、匯通達、阿格拉、左鄰右坊——儘管領域不同,但思想的底層是相通的。

第三個是機制,傳統的企業家為什麼只能幹一件事,因為他是以“我”為中心的,他不可能跳開出自我,尤其是民營老闆,大家都得聽我的。資源、控制權都是我的,所以想要再幹其他的事幾乎不太可能。但對於我而言,我的自我定位是一個服務者、投資者、管理者、經營者,這一認知很重要。既然不是以自我為中心,那就要給團隊核心人員以配套的機制,讓大家自動自發才行,這就是為什麼高鐵跑得快,火車跑得慢。傳統的火車是一個車頭,一個動力來帶幾十節車箱,所以真的跑不快;而動車是每一個車箱都有動力,每個車箱自動自發,駕駛員只要把握方向就行。

經典的阿米巴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大組織分小,小組織獨立核算,使得小組織能夠建立機制。我覺得,這只是一個方向。為什麼?因為如今的消費者變化了,很多消費者會提出更加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再用“標準化+大組織”的方式來運行,並不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因此,傳統阿米巴的程度還不夠。

我們現在要叫 “個體”,目標是“人人都是CEO,每個人都是經營者”,由公司提供平臺,每個人都可以線上上做生意。孩子王所有的員工每個人都可以做生意,不分白天晚上,線上線下。不僅自己做,也讓朋友家人利用碎片時間一起共創,此時單個員工的概念就不是一個銷售了,而是一個立體的,虛實結合的“行走終端”。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必須獨特,必須有差異。模仿別人的事,我絕對不幹,這是第一條,第二,所有好的模式,必須更新得快你才能不被別人所超越,我可以被別人所模仿,但是一定不能給別人所超越,我就是我,要有個性。第三,生態體系建立越深厚,依託于現有的生態鏈就越難被其他人所模仿,更何況在整個產業鏈條打通了以後,其他人再想去複製競爭是很難的。

我曾經跟萬達王健林董事長開玩笑說:“你是老闆,是地主,我是農民,地主做不了農民的事。”實際上有錢的“地主”並不令人擔心,既有錢又有思想和做法的人才可怕。但目前,我們真正能做好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