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歷史常識,你知道嗎?

1、雕塑

(1)青銅藝術(見商周文明)。

(2)秦始皇陵兵馬俑,是迄今為止出土的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

被譽為世界上“第八大奇跡”。

(3)兩漢瑰寶

漢陽陵(漢景帝墓),出土上萬件舉世無雙的陶俑,以仕女俑最為著名。

河北滿城的西漢中山靖王陵,出土了三件國寶級文物:長信宮燈、博山爐和金縷玉衣。

甘肅武威出土的東漢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是國之重寶。

(4)石窟藝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麥積山石窟。龍門石窟在唐代武則天時期十分興盛。

隋唐:甘肅敦煌莫高窟是我國石窟藝術的精華。

北宋:重慶大足石刻在佛教造像中加入大量表現民間生活的內容。

2、手工藝

中國古代手工藝技術的成就主要體現在瓷器、紡織品、漆器、玉器等方面。

(1)瓷器

唐代“南青北白唐三彩”:“南青”指越窯的青瓷,“北白”指邢窯的白瓷,“唐三彩”指洛陽出土的彩陶俑。

宋代“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

景德鎮瓷器:發達於元代,

在明代成為全國制瓷中心。景德鎮有四大傳統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

(2)紡織品

中國先古傳說:嫘祖養蠶冶絲。現存最早的家蠶絲織品出土於具有5000多年歷史的良渚遺址。

中國四大名繡:蜀繡、蘇繡、湘繡、粵繡。南京雲錦、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于2009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3、四大發明

(1)造紙術

發明:西漢前期。

發展:東漢,105年,

蔡倫造蔡侯紙。

(2)印刷術

發明:雕版印刷術發明于隋唐。(868年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發展:活字印刷發明於北宋,發明者為平民畢昇。

(3)指南針

發明:戰國“司南”。

發展:北宋時指南針用於航海事業。(作用:經濟文化交流和歐洲航海家發現美洲實現環球航行)

(4)火藥

發明:唐朝中期。

發展:唐末開始用於軍事,南宋時製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槍”。

4、古代天文曆法

(1)《尚書》記載了西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為人類最早的日食記錄。

(2)商代甲骨文已經記載了日食、月食,並且出現了原始曆法——陰陽曆。

(3)春秋戰國時採用的是古四分曆,取周年長度為365又1/4天,採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

(4)《春秋·文公十四年》中記載西元前613年世界上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比歐洲早600多年。

(5)在我國曆法中佔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節氣經過逐步發展,到戰國時已完備。

(6)漢武帝時編制第一部完整曆書——《太初曆》。

(7)《漢書·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

(8)東漢張衡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發明地動儀,比歐洲早1700多年。

(9)南北朝時期的祖沖之編制的大明曆取一周年長度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學測定的數值相差僅50餘秒。

(10)隋唐時期著名學者僧一行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子午線長度的測定,創制了用於天體測量的儀器——黃道遊儀。他還發現了恒星位置移動現象,比英國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

(11)元朝科學家郭守敬編制的恒星多達2500顆。他在1280年完成了中國古代登峰造極的曆法——《授時曆》,以365.2425日為一年,比西曆早300年。

5、古代醫學衛生成就

(1)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後世尊為“脈學之宗”。

(2)東漢末年張仲景,後人尊為“醫聖”,著有《傷寒雜病論》。

(3)東漢末年,華佗發明的麻醉藥劑“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譽為“神醫”。

(4)唐代孫思邈著有《千金方》。

(5)唐高宗時編《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編定和頒佈的藥典。

(6)明代李時珍編著了中醫學巨著《本草綱目》。

(7)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6、古代數學成就

中國古代數學成就非常突出,有很多項世界之最: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了十進位制的國家,距今4000年左右的陝西、山東、上海的出土文物中除表示個位的數字外,已經有10、20、30這樣的記號,比古埃及早1000多年。

(2)畢氏定理相傳是在商代由商高發現,比畢達哥拉斯早500多年。

(3)西元前1世紀的《周髀算經》和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是最著名的中國古代數學著作。

(4)算盤的最早記載是西元190年。明清兩代,算盤成為當時工商業貿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算盤攜帶方便,運算準確迅速,即便是現在,仍發揮著巨大作用。

(5)三國時期,劉徽運用割圓術求圓周率π=3.1416。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又將圓周率進一步精確到3.1415926~3.1415927之間。

(6)唐代僧一行創立了不等間距二次內插法,王孝通得到求解三次方程的方法;宋元時期得到關於高次方程組的求解法一次同餘式解法。這些成果都處於當時的領先地位。

比英國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

(11)元朝科學家郭守敬編制的恒星多達2500顆。他在1280年完成了中國古代登峰造極的曆法——《授時曆》,以365.2425日為一年,比西曆早300年。

5、古代醫學衛生成就

(1)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後世尊為“脈學之宗”。

(2)東漢末年張仲景,後人尊為“醫聖”,著有《傷寒雜病論》。

(3)東漢末年,華佗發明的麻醉藥劑“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譽為“神醫”。

(4)唐代孫思邈著有《千金方》。

(5)唐高宗時編《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編定和頒佈的藥典。

(6)明代李時珍編著了中醫學巨著《本草綱目》。

(7)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6、古代數學成就

中國古代數學成就非常突出,有很多項世界之最: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了十進位制的國家,距今4000年左右的陝西、山東、上海的出土文物中除表示個位的數字外,已經有10、20、30這樣的記號,比古埃及早1000多年。

(2)畢氏定理相傳是在商代由商高發現,比畢達哥拉斯早500多年。

(3)西元前1世紀的《周髀算經》和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是最著名的中國古代數學著作。

(4)算盤的最早記載是西元190年。明清兩代,算盤成為當時工商業貿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算盤攜帶方便,運算準確迅速,即便是現在,仍發揮著巨大作用。

(5)三國時期,劉徽運用割圓術求圓周率π=3.1416。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又將圓周率進一步精確到3.1415926~3.1415927之間。

(6)唐代僧一行創立了不等間距二次內插法,王孝通得到求解三次方程的方法;宋元時期得到關於高次方程組的求解法一次同餘式解法。這些成果都處於當時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