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幣緣論|解讀世界歷史新視角,構建全球秩序新思路

摘要:幣緣是一種跟錢息息相關的“緣”。幣緣是指以貨幣為媒介而形成的社會關係。

在本質上,幣緣是一種權力關係。無論是在歷史、現實,甚至是未來,幣緣對人類社會都具有久已存在卻往往被忽略的重要影響。

一、貨幣與幣緣

貨幣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人類的生產和交換活動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創造出貨幣,並進一步發展出幣緣:一種超出血緣族群和狹小地幅、更為複雜的社會關係。

當貨幣的使用範圍開始超出城邦或相鄰地區,

幣緣主體也不再局限為個人與階級,而是擴展為整個民族、國家和國際貨幣體系,幣緣也成為對廣闊地域的國家間經濟和政治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種關係,因而具有了超國家的政治蘊涵。

貨幣與幣緣之間存在著共生關係。

二、國際貨幣與全球幣緣的嬗變

一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實際上是權力擴張的過程。圍繞國際貨幣體系形成的全球性幣緣,更多地體現了國家間的競爭,

具有鮮明的國際政治特徵。

銀本位:歐洲成為世界新中心

在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歐洲的伊比利亞半島國家通過攫取美洲的白銀,在此後的300年間,白銀成為國際貿易的工具,世界進入銀本位時代。歐洲通過控制白銀完成資本增值,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資本主義體系開始從歐洲向全球擴張,成為真正的世界性體系。東亞經濟圈因白銀資本化由盛而衰、逐步解體,

曾經佔據亞歐貿易要衝的阿拉伯地區也逐漸式微、日趨邊緣化。

金本位:大英帝國的隱秘權杖

銀本位制改變了世界經濟力量的格局,而數百年後由英國推動的金本位制,則改變了歐洲國家的權力關係。金本位制使英鎊體系能夠保持長期的穩定,這吸引了歐洲大陸巨額資金的流入,推進了英國的產業發展,支持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也使英國可以通過發行債券支援它所需要的戰爭,

遏制歐洲大陸出現挑戰者,維持歐陸的均勢體系。

美元本位:美國成為主角

1944年,以金匯兌制為核心的佈雷頓森林體系誕生,象徵著美國登上世界權力巔峰。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世界進入國家主權信用的美元本位制時代,美元本位製成為美式霸權的核心。在通過美元體系建立的全球經濟秩序中,美國成為控制世界經濟的最後貸款人。

向世界提供美元流動性,成為美國最重要的獲利方式,它與美國軍事力量一道成為美國的權力之源。當前的全球危機,從貨幣角度觀察實質上是美元本位制的危機,而美元體系的危機,將威脅到美國霸權,導致美式全球化的終結。

從這一演變中我們發現,國際貨幣體系中新本位貨幣的出現,意味著全球幣緣政治新格局(一種圍繞新貨幣體系形成的權力支配關係)的出現。

三、金融化時代的幣緣政治

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金融化是超出一國界限的全球性政治經濟趨勢。它從一國的金融資本逐漸主導經濟起步,進而影響國家的政治和社會生活,通過國際貨幣體系和金融市場的連接,開始左右國際政治關係、直至重構全球社會。金融資本獲得對世界的控制權,是全球金融化的政治本質。

在全球金融化時代,金融活動已經溢出了經濟領域和國家範疇,正在獲得對全球經濟和國際社會的系統性權力,而這一權力又將轉化為對邊緣地帶國家財富的體系性佔有。金融權力是國家力量的倍增器,獲得與運用金融權力,是當代國際政治的核心問題。

正因為如此,囿於主權國家的產業資本與全球流動的金融資本、跨國資本與國格化資本、以贏利最大化為目標的傳統資本和承當部分社會責任的新型資本之間,爆發了佔有與反對佔有的矛盾,並在世界範圍爆發了日趨激烈的衝突。這種不同資本之間、資本與國家之間、資本與勞動者之間的矛盾與博弈構成當代幣緣政治的基本形態。近年在西方出現的“特朗普現象”,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本土力量與產業資本集團聯合,共同反對金融資本控制的政治表現。

金融全球化改變了國家利益形態和國際政治格局,導致在今天世界政治大棋局的博弈中,幣緣政治將與地緣政治一道成為合縱連橫、縱橫捭闔的關鍵性因素。

如果說,血緣曾是農耕與遊牧時代社會關係的核心,而地緣框定了工業化時代的國家關係,那麼幣緣就是左右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乃至影響全球社會的關鍵性要素。在如今的世界上,幣緣雖然不是一切,卻是理解和把握一切的關鍵。

四、幣緣圈與共同體

目前的全球治理,是現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治理模式,其內在邏輯是保障資本的無限積累。在資本的驅使下,各國自然各逐其利,導致當今國際社會仍然是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要改變這一困境,需要突破國家是最大合作單元的傳統框架,開展國家間的合作,以合作增進利益,培養相互信任,在形成彼此間認同的基礎上,締結成新的、更大的區域共同體。

在維繫人類共同體和建立秩序的歷程中,貨幣從來都充當著重要的工具,而幣緣則是強化認同和增進合作的紐帶。缺少幣緣聯繫的共同體,無論在歷史還是在現實中都十分地脆弱。英國之所以脫歐,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英鎊長期游離在歐元區之外,使得英國與歐盟之間缺少強有力的幣緣紐帶,為英國與歐盟合作增加了變數。因此,建構超國家的幣緣圈,成為人們的一種新選擇。

幣緣圈是指若干國家以統一貨幣為紐帶形成密切合作關係的空間區域,它是一個多元一體的結構,它擁有能夠滿足發展需求的資源體系、相對完整的製造體系和能夠提供有效流動性的貨幣金融體系。與主要著眼於經濟和貨幣功能的最佳貨幣區不同,幣緣圈是主權國家組織起來應對全球金融資本擴張的產物,具有濃烈的國際政治色彩。它能夠包容發展水準的差異,不求一國經濟內部的完整性,注意成員國權力與義務的統一,強調彼此認同,突出協調與合作,逐步形成洲域國家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構想,就是推動泛亞區域發展中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理念的具體體現。

未來的世界體系,將是包容多元文明和多樣化發展的體系。在新的世界體系中,將不會有單一的霸權國家成為世界的主宰,美式的全球霸權將沒有繼任者。霸權主導下的秩序,將被洲域間合作所建立的新規則和新權威代替。

來源 | 中信出版集團

三、金融化時代的幣緣政治

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金融化是超出一國界限的全球性政治經濟趨勢。它從一國的金融資本逐漸主導經濟起步,進而影響國家的政治和社會生活,通過國際貨幣體系和金融市場的連接,開始左右國際政治關係、直至重構全球社會。金融資本獲得對世界的控制權,是全球金融化的政治本質。

在全球金融化時代,金融活動已經溢出了經濟領域和國家範疇,正在獲得對全球經濟和國際社會的系統性權力,而這一權力又將轉化為對邊緣地帶國家財富的體系性佔有。金融權力是國家力量的倍增器,獲得與運用金融權力,是當代國際政治的核心問題。

正因為如此,囿於主權國家的產業資本與全球流動的金融資本、跨國資本與國格化資本、以贏利最大化為目標的傳統資本和承當部分社會責任的新型資本之間,爆發了佔有與反對佔有的矛盾,並在世界範圍爆發了日趨激烈的衝突。這種不同資本之間、資本與國家之間、資本與勞動者之間的矛盾與博弈構成當代幣緣政治的基本形態。近年在西方出現的“特朗普現象”,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本土力量與產業資本集團聯合,共同反對金融資本控制的政治表現。

金融全球化改變了國家利益形態和國際政治格局,導致在今天世界政治大棋局的博弈中,幣緣政治將與地緣政治一道成為合縱連橫、縱橫捭闔的關鍵性因素。

如果說,血緣曾是農耕與遊牧時代社會關係的核心,而地緣框定了工業化時代的國家關係,那麼幣緣就是左右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乃至影響全球社會的關鍵性要素。在如今的世界上,幣緣雖然不是一切,卻是理解和把握一切的關鍵。

四、幣緣圈與共同體

目前的全球治理,是現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治理模式,其內在邏輯是保障資本的無限積累。在資本的驅使下,各國自然各逐其利,導致當今國際社會仍然是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要改變這一困境,需要突破國家是最大合作單元的傳統框架,開展國家間的合作,以合作增進利益,培養相互信任,在形成彼此間認同的基礎上,締結成新的、更大的區域共同體。

在維繫人類共同體和建立秩序的歷程中,貨幣從來都充當著重要的工具,而幣緣則是強化認同和增進合作的紐帶。缺少幣緣聯繫的共同體,無論在歷史還是在現實中都十分地脆弱。英國之所以脫歐,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英鎊長期游離在歐元區之外,使得英國與歐盟之間缺少強有力的幣緣紐帶,為英國與歐盟合作增加了變數。因此,建構超國家的幣緣圈,成為人們的一種新選擇。

幣緣圈是指若干國家以統一貨幣為紐帶形成密切合作關係的空間區域,它是一個多元一體的結構,它擁有能夠滿足發展需求的資源體系、相對完整的製造體系和能夠提供有效流動性的貨幣金融體系。與主要著眼於經濟和貨幣功能的最佳貨幣區不同,幣緣圈是主權國家組織起來應對全球金融資本擴張的產物,具有濃烈的國際政治色彩。它能夠包容發展水準的差異,不求一國經濟內部的完整性,注意成員國權力與義務的統一,強調彼此認同,突出協調與合作,逐步形成洲域國家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構想,就是推動泛亞區域發展中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理念的具體體現。

未來的世界體系,將是包容多元文明和多樣化發展的體系。在新的世界體系中,將不會有單一的霸權國家成為世界的主宰,美式的全球霸權將沒有繼任者。霸權主導下的秩序,將被洲域間合作所建立的新規則和新權威代替。

來源 | 中信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