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方市多點發力夯實全域旅遊基礎 3年內將建104個美麗鄉村

從海南西線高速進入東方市,無論是尋著藍色往海邊飛奔,還是望著綠色向山區挺進,你都可以於村野之中找到迷人的田園畫卷。一個個散佈在海岸、湖畔、山麓的美麗鄉村,

正是這畫卷中的重要景致。

近年來,東方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要抓手,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扶貧攻堅等工作,大力實施“美麗海南百千工程”,打造了月大村、馬龍村、南浪村、下通天村等一批美麗鄉村,夯實了全域旅遊發展的基礎。

扎實穩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初顯成效

平坦整潔的村道兩旁,一棟棟造型別致的小樓整齊排列,藍色的屋頂與藍天相互映襯,米黃色的牆壁上繪著黎族特色圖案,

房前屋後綠樹成蔭……走進東方市大田鎮馬龍村,一幅新農村的美麗畫卷在眼前鋪開。

馬龍村 舒曉 攝

馬龍村是大廣壩庫區移民村莊,此前村民都居住在破舊的危房裡。2012年,得益於東方市實施的大廣壩庫區移民危房改造工程,

該村整體住進了新樓房。近年來,東方又加大投入,通過特色村寨建設、整村推進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馬龍村舊貌換新顏。

“除了改善住房條件、美化村容村貌,村民的收入也有了較大幅度提高。”馬龍村黨支部副書記吳春亮介紹說,在政府的幫扶下,馬龍村村民不但提升了致富能力,還擁有了黃花梨種植、加工,養魚、養豬等新產業,有了更多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

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以前村民的生活習慣不好,村裡環境髒亂差,如今大家積極參與村莊美化、綠化,人人愛護環境,參與文化娛樂活動的勁頭也更足了。”吳春亮自豪地說,今年初馬龍村成功入選國家首批綠色村莊,成了東方知名的美麗鄉村。

馬龍村整潔的村道

馬龍村是東方市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去年,東方積極探索特色產業小鎮和美麗鄉村的建設模式,啟動規劃編制、產業選擇論證、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等工作。2016年,東方共投入4800萬元,重點打造了八所鎮上紅興村,大田鎮馬龍村、月大村,新龍鎮下通天村等15個美麗鄉村。此外,還啟動了大田、東河、板橋、新龍4個特色小鎮建設。

多種模式並舉——助農興旅夯實發展基礎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需要政府各部門密切協作、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一項系統工程。因此,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東方市多措並舉,結合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扶貧攻堅等具體工作,有效整合資金,採取“政府+農戶”“企業+政府+農戶”等模式,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以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為重點,東方深入開展農村“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三大整治,大力推進農村“生態人居、生態經濟、生態文化”三項建設。通過村莊規劃、環衛整治、“五網”建設、產業培育等措施,全面改善鄉村面貌,一批貧困村變身美麗鄉村。

新龍鎮下通天村 舒曉 攝

下通天村是東方市新龍鎮的一個沿海村莊,具有發展鄉村旅遊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但由於種種原因,村莊環境髒亂差。去年,東方市政府投入近500萬元,扶持該村打造美麗鄉村,改造了全村巷道,新修了休閒廣場、籃球場,完成了村莊的綠化、美化、亮化。“原來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歷史已經一去不返了。”下通天村黨支部書記邢亞平高興地說。

新龍鎮黨委書記邢福磊介紹,下一步將加大投入,美化民居外立面,新建農家樂、沿海觀光棧道等,逐步完善下通天村的旅遊功能,使之成為東方鄉村旅遊的一個景點。

和下通天村不同,大田鎮月大村的美麗轉身,則得益於“企業+政府+農戶”的旅遊扶貧模式。2015年,通過政府投入配套“五網”基礎設施,引入企業發展鄉村旅遊,農戶參與景區建設,月大村已從一個鮮為人知的貧困黎族村莊,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景區,不少村民開始吃上“旅遊飯”。

一批美麗鄉村的建設,促進了東方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展,月大村嗒隆景區、南浪村俄賢嶺景區等一批旅遊項目成為東方鄉村生態旅遊的熱點。

宜居宜業宜遊——“點線面”推動全域旅遊

東方區位優勢明顯,生態環境優良,旅遊資源豐富,兼具山、海、林、泉、湖、灘、瀑、洞、少數民族文化等旅遊資源,發展旅遊業的前景廣闊。更值得一提的是,許多秀麗的風景、獨特的資源隱逸在村野之中,亟待旅遊開發。

據介紹,抓住我省“美麗海南百千工程”建設契機,按照“三年強力推進,兩年鞏固提升”原則,東方市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根據計畫,該市將在3年時間內新建美麗鄉村89個,預計到2019年底全市共建成美麗鄉村示範村104個。

同時,東方市還將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重點打造大田鄉村休閒遊小鎮、板橋國際文化小鎮、新龍福緣文化小鎮、東河黎錦文化小鎮,並整合鄉村旅遊資源,利用自然生態、地域文化、歷史文化等優勢資源,建起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東方市將加大休閒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挖掘鄉村旅遊文化內涵,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業,力爭把每個美麗鄉村打造成旅遊景點,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鄉村旅遊景觀,並從“點、線、面”全方位入手,打破鄉鎮界限,改變“撒胡椒麵”格局,集中精力連片佈局,發揮區域特色及優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東方市委書記鐵剛表示,該市將繼續加快推進“美麗海南百千工程”,結合地方特色,因勢利導,深挖山海旅遊資源,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海南西岸明珠城市,為海南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添磚加瓦。

亮點聚焦

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旅遊經營

讓村民吃上“旅遊飯”

“今年‘三月三’當天,我們農家樂接待了40多桌客人,營業額近2萬元。”日前,談起農家樂的經營現狀,東方市大田鎮月大村“何家大院”負責人何德標高興地說。

月大村是昌化江畔的一個黎族村莊,兩年前,這裡還是一個貧窮落後、鮮為人知的小村子。2015年,東方市實施旅遊扶貧工程,通過引進企業投資,依託月大村的田園風光、民族風情打造東方首個鄉村旅遊景區。

嗒隆風情文化旅遊區 航拍圖

經過2個多月的建設,月大村搖身變成了一個以黎族文化為主題,集養生文化、花果體驗、休閒度假、康體運動等於一體的景區——嗒隆風情文化旅遊區,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旅遊配套一應俱全。

嗒隆景區-隆閨寨船型屋

瞅准村裡發展旅遊產業的時機,何德標將自家的住房改造成農家樂。2015年底,隨著嗒隆風情文化旅遊區開園,何德標的“何家大院”農家樂也開張了。

近兩年,隨著嗒隆景區知名度的提升和月大村“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到村裡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的遊客越來越多。品嘗農家菜肴,採摘新鮮果蔬,體驗黎鄉風情……“何家大院”也成了遊客在最喜愛的度假體驗。

2017年“三月三”期間,何家大院遊客爆滿

“農家樂只是村民參與旅遊經營的方式之一。”月大村黨支部書記鮑忠偉說,通過在景區打工、擺攤售賣土特產,一些村民吃上了“旅遊飯”,“我們將爭取資金支援,鼓勵村民發展民宿等多種形式的旅遊經營,從而實現增收致富。”

村莊新貌

引進企業實施“景村共建”

偏遠黎村迎來致富新路

“進村的道路拓寬了,民居改造啟動了,景區也開始封閉施工了,過不了多久,我們村的遊客會更多。”日前,背對著巍峨的俄賢嶺,東方市東河鎮南浪村黨支部書記張永偉興奮地告訴記者。

南浪村是大廣壩水庫邊、俄賢嶺山腳下的一個黎族村莊,這裡風光旖旎迷人,又是著名的黃花梨產地,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近年來,抓住東方市大力發展花梨產業的有利契機,南浪村家家戶戶種花梨樹,通過花梨育苗、花梨製品加工、花梨木銷售等途徑,村民逐漸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村裡已有小轎車30多輛,全村183戶已全部脫貧。”張永偉介紹說。

南浪村俄賢嶺風光

和南浪村毗鄰的俄賢村,也是大廣壩水庫移民村莊,受交通、土地等因素限制,村民增收乏力,全村150戶,至今仍有67戶生活在貧困之中。“脫貧致富的心願有望實現了。”俄賢村黨支部書記張發紅介紹,去年東方市將俄賢村納入美麗鄉村打造計畫,今年又實施整村推進扶貧,村裡發展的基礎逐步夯實。

更令人期待的是,東方市通過招商引資,已成功引入企業開發俄賢嶺,打造俄賢嶺生態文化旅遊區。根據規劃,該企業將實施“景村共建”,將南浪村、俄賢村納入景區建設範圍。“通過企業帶動,使周邊黎族群眾參與旅遊產業,從而實現脫貧致富。”東方市住建局副局長潘天華介紹說。

實際上,南浪村已有村民嘗到了“旅遊飯”的甜頭。“去年通過向遊客提供餐飲服務,售賣黃花梨手串、蜂蜜等土特產,我賺了差不多2萬元。”該村村民吉才平告訴記者,每逢週末,來俄賢嶺觀光、露營的遊客每天有一兩百人,這對村民來說也是一大商機。

張發紅透露,俄賢嶺景區目前正在加緊建設,待到建成開園,遊客數量將會大大增加,屆時村裡將通過建農家樂、民宿客棧,設攤點銷售黃花梨、黎錦、蜂蜜、芒果等土特產的方式參與旅遊經營。

大力推進農村“生態人居、生態經濟、生態文化”三項建設。通過村莊規劃、環衛整治、“五網”建設、產業培育等措施,全面改善鄉村面貌,一批貧困村變身美麗鄉村。

新龍鎮下通天村 舒曉 攝

下通天村是東方市新龍鎮的一個沿海村莊,具有發展鄉村旅遊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但由於種種原因,村莊環境髒亂差。去年,東方市政府投入近500萬元,扶持該村打造美麗鄉村,改造了全村巷道,新修了休閒廣場、籃球場,完成了村莊的綠化、美化、亮化。“原來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歷史已經一去不返了。”下通天村黨支部書記邢亞平高興地說。

新龍鎮黨委書記邢福磊介紹,下一步將加大投入,美化民居外立面,新建農家樂、沿海觀光棧道等,逐步完善下通天村的旅遊功能,使之成為東方鄉村旅遊的一個景點。

和下通天村不同,大田鎮月大村的美麗轉身,則得益於“企業+政府+農戶”的旅遊扶貧模式。2015年,通過政府投入配套“五網”基礎設施,引入企業發展鄉村旅遊,農戶參與景區建設,月大村已從一個鮮為人知的貧困黎族村莊,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景區,不少村民開始吃上“旅遊飯”。

一批美麗鄉村的建設,促進了東方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展,月大村嗒隆景區、南浪村俄賢嶺景區等一批旅遊項目成為東方鄉村生態旅遊的熱點。

宜居宜業宜遊——“點線面”推動全域旅遊

東方區位優勢明顯,生態環境優良,旅遊資源豐富,兼具山、海、林、泉、湖、灘、瀑、洞、少數民族文化等旅遊資源,發展旅遊業的前景廣闊。更值得一提的是,許多秀麗的風景、獨特的資源隱逸在村野之中,亟待旅遊開發。

據介紹,抓住我省“美麗海南百千工程”建設契機,按照“三年強力推進,兩年鞏固提升”原則,東方市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根據計畫,該市將在3年時間內新建美麗鄉村89個,預計到2019年底全市共建成美麗鄉村示範村104個。

同時,東方市還將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重點打造大田鄉村休閒遊小鎮、板橋國際文化小鎮、新龍福緣文化小鎮、東河黎錦文化小鎮,並整合鄉村旅遊資源,利用自然生態、地域文化、歷史文化等優勢資源,建起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東方市將加大休閒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挖掘鄉村旅遊文化內涵,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業,力爭把每個美麗鄉村打造成旅遊景點,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鄉村旅遊景觀,並從“點、線、面”全方位入手,打破鄉鎮界限,改變“撒胡椒麵”格局,集中精力連片佈局,發揮區域特色及優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東方市委書記鐵剛表示,該市將繼續加快推進“美麗海南百千工程”,結合地方特色,因勢利導,深挖山海旅遊資源,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海南西岸明珠城市,為海南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添磚加瓦。

亮點聚焦

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旅遊經營

讓村民吃上“旅遊飯”

“今年‘三月三’當天,我們農家樂接待了40多桌客人,營業額近2萬元。”日前,談起農家樂的經營現狀,東方市大田鎮月大村“何家大院”負責人何德標高興地說。

月大村是昌化江畔的一個黎族村莊,兩年前,這裡還是一個貧窮落後、鮮為人知的小村子。2015年,東方市實施旅遊扶貧工程,通過引進企業投資,依託月大村的田園風光、民族風情打造東方首個鄉村旅遊景區。

嗒隆風情文化旅遊區 航拍圖

經過2個多月的建設,月大村搖身變成了一個以黎族文化為主題,集養生文化、花果體驗、休閒度假、康體運動等於一體的景區——嗒隆風情文化旅遊區,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旅遊配套一應俱全。

嗒隆景區-隆閨寨船型屋

瞅准村裡發展旅遊產業的時機,何德標將自家的住房改造成農家樂。2015年底,隨著嗒隆風情文化旅遊區開園,何德標的“何家大院”農家樂也開張了。

近兩年,隨著嗒隆景區知名度的提升和月大村“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到村裡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的遊客越來越多。品嘗農家菜肴,採摘新鮮果蔬,體驗黎鄉風情……“何家大院”也成了遊客在最喜愛的度假體驗。

2017年“三月三”期間,何家大院遊客爆滿

“農家樂只是村民參與旅遊經營的方式之一。”月大村黨支部書記鮑忠偉說,通過在景區打工、擺攤售賣土特產,一些村民吃上了“旅遊飯”,“我們將爭取資金支援,鼓勵村民發展民宿等多種形式的旅遊經營,從而實現增收致富。”

村莊新貌

引進企業實施“景村共建”

偏遠黎村迎來致富新路

“進村的道路拓寬了,民居改造啟動了,景區也開始封閉施工了,過不了多久,我們村的遊客會更多。”日前,背對著巍峨的俄賢嶺,東方市東河鎮南浪村黨支部書記張永偉興奮地告訴記者。

南浪村是大廣壩水庫邊、俄賢嶺山腳下的一個黎族村莊,這裡風光旖旎迷人,又是著名的黃花梨產地,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近年來,抓住東方市大力發展花梨產業的有利契機,南浪村家家戶戶種花梨樹,通過花梨育苗、花梨製品加工、花梨木銷售等途徑,村民逐漸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村裡已有小轎車30多輛,全村183戶已全部脫貧。”張永偉介紹說。

南浪村俄賢嶺風光

和南浪村毗鄰的俄賢村,也是大廣壩水庫移民村莊,受交通、土地等因素限制,村民增收乏力,全村150戶,至今仍有67戶生活在貧困之中。“脫貧致富的心願有望實現了。”俄賢村黨支部書記張發紅介紹,去年東方市將俄賢村納入美麗鄉村打造計畫,今年又實施整村推進扶貧,村裡發展的基礎逐步夯實。

更令人期待的是,東方市通過招商引資,已成功引入企業開發俄賢嶺,打造俄賢嶺生態文化旅遊區。根據規劃,該企業將實施“景村共建”,將南浪村、俄賢村納入景區建設範圍。“通過企業帶動,使周邊黎族群眾參與旅遊產業,從而實現脫貧致富。”東方市住建局副局長潘天華介紹說。

實際上,南浪村已有村民嘗到了“旅遊飯”的甜頭。“去年通過向遊客提供餐飲服務,售賣黃花梨手串、蜂蜜等土特產,我賺了差不多2萬元。”該村村民吉才平告訴記者,每逢週末,來俄賢嶺觀光、露營的遊客每天有一兩百人,這對村民來說也是一大商機。

張發紅透露,俄賢嶺景區目前正在加緊建設,待到建成開園,遊客數量將會大大增加,屆時村裡將通過建農家樂、民宿客棧,設攤點銷售黃花梨、黎錦、蜂蜜、芒果等土特產的方式參與旅遊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