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想培養難以拒絕的孩子?看看這個就知道怎麼做了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大人都難以拒絕別人。工作已經很忙了,同事過來請教個問題,好,先給同事解決吧;自己已經很累了,正想休息,朋友讓你幫忙看會孩子;家裡已經擠不開了,

還是答應過來旅遊的同學住幾晚……

最終,你可能幫了忙,自己再累點,或者可能最終沒幫忙,人家說你,你心裡還委屈。

很多時候,你心裡知道自己不想幫忙或幫不了忙,可就是因為抹不開面子,或者不知道拒絕,然後就那麼稀裡糊塗應下了。這種難以拒絕,

其根源是在於小時候。看看下面的案例你就知道這類人是怎麼培養出來的了。

前天帶孩子去遊戲場,看到兩個約6歲小男生關於氫氣球的一陣風波。男生A和爺爺一起,手裡拿著爺爺給買的氫氣球,男生B和媽媽一起,兩人是同學。一會,男生B也想要玩氫氣球,

可是A不肯。這是我喜歡的啊,為什麼要給你玩呢,我還沒有玩夠呢。

兩個小孩子在爭搶之際,大人上場了。爺爺說,就給他玩會吧,一會再給你。媽媽說,借你的玩一會,一會再給你好嗎?

A堅持不肯,B堅持要去拿。

大人不好意思了,爺爺說,就給他玩吧,我再給你去買一個。媽媽說,你們一起去玩其他的吧。

A還是堅持不肯,B還是堅持要去拿。

於是,大人再使勁。爺爺說,給他吧,現在就去給你買一個。

媽媽說,你借給他可以嗎,一會就還你了。又對自家娃說,不玩這個,這個到時候會飛上天去的。

也不知道怎麼的,最終,氣球到了B手裡,他很開心玩了起來。A不開心的在爺爺身邊。

過了一會,A竟然自己說起來:怎麼辦?媽媽和奶奶出門時都說不讓爺爺買東西,現在有了這個氣球也不能帶回家去,怎麼辦呢?

後來,似乎下定決心了,跟B說:這個氣球給你吧,我不要了。

B很詫異,為什麼啊,

剛才不是那麼喜歡嗎。可是在A的堅持下,B接受了氣球。

也許這一幕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當孩子因為一個玩具商量起來,爭搶起來,打鬧起來時,我們大人經常不由自主的參與其中。太丟人,不就是一個氣球嗎,給他玩會吧,又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一會還回來就是的。

甚至有些大人說,就給他吧,也就幾塊錢的東西。賣別人一個人情,何況平時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自家孩子還吃過人家的東西呢。每次人家見了還逗一逗玩呢。

於是乎,剛開始孩子跟你大哭大鬧,跟小朋友大打出手,慢慢地他習以為常,你一要求便給人家,最後,別人沒要求,他也主動給別人,哪怕自己最喜歡的新玩具,心裡再捨不得。

於是乎,長大了,別人說什麼做什麼,老闆說什麼就是什麼,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自己再苦再累,也要為了別人好,別人好就是我好,別人不好我也不好。不是自己的事,也忍不住要去“幫一把”,更何況別人都求到自己身上了。

殊不知,如果一個人沒有自我,如果都不能照顧好自己,好好愛自己,他如何去愛別人?如果要在其他人身上尋找自己的價值,那自己要堅持什麼?世界不缺少隨波逐流的人,但世界上堅持自我,特立獨行的人都許多都成功了,諸如約伯斯之類。

在孩子還不知道“借”這個概念時,在孩子還自我中心時,請大人們不要那麼著急的讓孩子學會分享,學會“讓”,給孩子愛和空間,相信孩子,他會知道有時候需要讓的,知道可以與小朋友達成一致,輪流玩的。這一切,只需要我們大人靜靜地等待,等著花開的那一天。

你一要求便給人家,最後,別人沒要求,他也主動給別人,哪怕自己最喜歡的新玩具,心裡再捨不得。

於是乎,長大了,別人說什麼做什麼,老闆說什麼就是什麼,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自己再苦再累,也要為了別人好,別人好就是我好,別人不好我也不好。不是自己的事,也忍不住要去“幫一把”,更何況別人都求到自己身上了。

殊不知,如果一個人沒有自我,如果都不能照顧好自己,好好愛自己,他如何去愛別人?如果要在其他人身上尋找自己的價值,那自己要堅持什麼?世界不缺少隨波逐流的人,但世界上堅持自我,特立獨行的人都許多都成功了,諸如約伯斯之類。

在孩子還不知道“借”這個概念時,在孩子還自我中心時,請大人們不要那麼著急的讓孩子學會分享,學會“讓”,給孩子愛和空間,相信孩子,他會知道有時候需要讓的,知道可以與小朋友達成一致,輪流玩的。這一切,只需要我們大人靜靜地等待,等著花開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