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超首名日本外援退役後留深搞青訓 他希望學生能贏日本

報料有獎

南都深圳報料電話:0755-82121212

南都訊 樂山孝志,是一名日本足球運動員,他是中超首個日本外援,也是第一個在中超斬獲進球的日本球員,還是在中國職業足球賽場效力時間最長的日本球員。

在從深足退役之後,他選擇留在深圳培養中國的小孩子們踢足球,如今已經堅持了3年。

於深足退役的日本球員樂山孝志如今已是深圳青少年足球教練,他用中文接受採訪,也用中文上課。他告訴記者,他希望自己培養的學生中能夠有人走上職業賽場,如果能夠擊敗日本球隊,他會很開心。

雨中的足球課。樂山孝志(藍色上衣)下雨天也堅持訓練,得到不少家長的支持。 

談青訓:

想留下來感謝深圳

2017年4月23日,深圳市一項JOMA杯青少年足球賽落幕,這是一項深圳市範圍內的青少年足球賽,約有10支球隊參賽,樂山足球塾的兩支球隊都奪得了不錯的名次,07、08年齡段是第三名,09、10年齡段是第二名,樂山足球塾的創辦者正是前深足球員樂山孝志。

時間回到3年前,2013賽季結束,深足沒有和樂山孝志續簽合同,但33歲的樂山孝志決定退役。“在深足效力3個賽季之後,非常想感謝深圳,思考自己會做的事情是什麼?還是足球,那時候發現培訓班沒有那麼多,青訓教練也比較少,而且踢球的中國孩子也比較少,於是就決定留下來做青訓。”

他一點沒有猶豫。賽季末退役後立刻返回日本考取了C級教練員證書(相當於中國的B級),

還去了廣島三箭和千葉市原等俱樂部進行青訓觀摩,回來之後就開始了自己的青訓培養工作。2014年3月,在深圳市福田區下沙文化廣場足球場,樂山孝志創建的TCF樂山足球塾開設了第一堂免費體驗課,他在深圳的青少年足球培養正是從那一天開始起步。

樂山孝志招收的學員定在了3-12歲。據他介紹,他四五歲時就被父親帶著接觸籃球和網球等各種運動。

如今,在樂山孝志這裡學習踢球的孩子約有270人,他也招收了7名全職的助教和4名兼職的助教。據他介紹,50名孩子屬於精英班,他自己會親自教,另外的220名孩子主要由助教來訓練,他也會參與訓練。除了週一休息之外,其他6天都有訓練。“下雨天也要堅持訓練。如果遇到不好的環境下就堅持不下去,人生肯定會碰到很多問題。”

談深足:

這個賽季深足很有可能沖超

上週末的青少年足球賽中,

目前效力于廣州富力的程月磊和效力於深圳佳兆業的黎斐也被主辦方邀請出席,作為前隊友,兩人效力的球隊目前分別排在中超和中甲聯賽榜首,樂山孝志也為老隊友們送上了祝福。

2011賽季初,收到前日本國家隊主教練特魯西埃的召喚,樂山孝志加入了深足,當年深足從中超降入中甲,當時的深足受到欠薪風波影響,球隊的戰鬥力打了折扣,樂山孝志效力深足3個賽季期間,深足也沒能回到中超。回想起自己踢球時的狀況,已經十分中國化的樂山孝志感慨:“當時沒有錢,有錢的話早就沖超了,那個時候贏了比賽沒有發獎金,老外還行,但是中國球員他們的工資都沒有發,所以沒有辦法。”

今年,在佳兆業入主深足之後,球隊下決心本賽季要衝超成功。聯賽第二個主場對陣保定容大的比賽,樂山孝志也到場助威。在他看來,沒有意外的話,這個賽季深足很有可能沖超,“俱樂部和政府的支持都有,包括教練和球員的水準都很高。”

當年的某一場聯賽,恰逢樂山孝志生日,特魯西埃曾讓樂山孝志擔任場上隊長。在樂山孝志看來,不管是不是隊長,自己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都會盡全力踢球。在效力深足期間,樂山孝志一直以其職業和敬業精神被他人稱道,他訓練中總是早早到場,手中隨時拿著字條學習中文,最後得以不用翻譯就自己簽署職業合同。

儘管已經遠離一線賽場,但是樂山孝志對於中國職業聯賽的進步十分關注,在他看來,中超有了很明顯的變化,節奏和水準完全不一樣了,“高水準外援的到來挺好的,但是中國球員上場時間也少了。”

談旅歐:

年輕時該出去闖一闖

樂山孝志的足球之路是典型的日本球員走過的路。小學的時候在家鄉的俱樂部訓練,上初中的時候,樂山孝志回憶,每天下午上完課回到家,坐30分鐘火車,下車後騎30分鐘自行車,在家附近最好的俱樂部進行一個小時的訓練,訓練完了騎自行車去火車站,然後乘火車回家,一個星期三次。

高中之後,樂山孝志在靜岡縣讀書,那裡曾經誕生了小野伸二和名波浩等日本國腳,之後他考入了中京大學,在那裡拿到了全國大學生杯賽冠軍,當時也引起了球探的注意,畢業之後進入了日本J1聯賽效力。

2010年,在效力J1聯賽6個賽季之後,樂山孝志決定出國闖闖。當時經紀人給了他3個選項:俄羅斯、澳大利亞和中國,他選擇了俄羅斯,因為還沒有日本球員在俄羅斯踢球,不過那段經歷算不上成功,在俄羅斯沒有人講英語,文化和語言的隔閡很大,半年之後,樂山孝志來到了中國,成為了第一名效力中超的日本球員。

對於如今在歐洲五大聯賽已經見不到中國球員的窘境,樂山孝志認為,可能是大家對足球的概念不一樣,有可能中國人現實一些,還是賺到錢最重要,當然去歐洲的球員也想賺到錢,不過踢足球的目的不一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

不過在樂山孝志看來,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水準,還是該去水準高的地方。“如果你在英超、德甲、意甲踢球,那根本不用說話,水準節奏對抗完全不一樣。”樂山孝志表示。“當然足球不是三年五年的事情,可能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做到,這和經濟不一樣,像深圳的房價一年兩年可能就翻了幾倍。”

樂山孝志表示,如今訓練的這些孩子當中,他希望將來能夠有人能夠走入職業賽場,“我希望能夠培養出好的球員,國籍並不重要,如果能夠贏日本我挺開心的”。

家長印象

樂山的訓練

給了孩子一個接受磨煉的機會

2012年賽季,深足的一場比賽遇上雨天,幾名國內球員卻沒有穿雨釘鞋,這讓樂山孝志十分不解。中國呆久了之後,樂山孝志也明白了更多,他表示,可能是中國的小孩子從小就很少在雨天訓練,所以並沒有穿雨釘鞋的習慣。

4月25日,在位於南山區月亮灣大道和桂廟路路口的北頭足球場,南都記者現場觀摩了樂山孝志帶隊的一堂訓練課,當日天降大雨,樂山孝志的訓練課仍然如期舉行。

家長李女士說,看見下雨,兒子並不太想去訓練,不過她還是說服了兒子,因為樂山孝志的訓練班一年只允許請假6次。“我跟他說貴在堅持,如果現在請假了,萬一今後生病了怎麼辦?”李女士說樂山孝志在深足踢球的時候,她和先生就知道他了。樂山退役辦班,她的孩子是他第一批學生。“孩子踢球踢得並不好,我們送他來其實是想讓他鍛煉身體,還有就是鍛煉他的意志力。”

家長李先生說,樂山孝志訓練中非常重視團隊精神,因此小孩子的訓練態度非常重要,如果誰在訓練中走神了,他會非常生氣,可能會讓小孩子到旁邊站上五分鐘。家長胡先生認為,樂山孝志帶來了一套日本的青訓模式,每堂課的內容都不一樣,每堂課都有新內容,而且特別注重趣味性,小孩子學起來就不會覺得很枯燥。胡先生介紹,自己去年帶著孩子跟隨樂山孝志去日本參加足球夏令營,去了才知道差距有多大。

而家長劉先生則表示,在當日那樣的天氣條件下,孩子們堅持訓練,他是支持的。現在小孩子沒有機會接受艱苦教育,這樣的訓練給了他們一個接受磨煉的好機會。

采寫:南都記者 劉穎

攝影:南都記者 劉有志

深足也沒能回到中超。回想起自己踢球時的狀況,已經十分中國化的樂山孝志感慨:“當時沒有錢,有錢的話早就沖超了,那個時候贏了比賽沒有發獎金,老外還行,但是中國球員他們的工資都沒有發,所以沒有辦法。”

今年,在佳兆業入主深足之後,球隊下決心本賽季要衝超成功。聯賽第二個主場對陣保定容大的比賽,樂山孝志也到場助威。在他看來,沒有意外的話,這個賽季深足很有可能沖超,“俱樂部和政府的支持都有,包括教練和球員的水準都很高。”

當年的某一場聯賽,恰逢樂山孝志生日,特魯西埃曾讓樂山孝志擔任場上隊長。在樂山孝志看來,不管是不是隊長,自己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都會盡全力踢球。在效力深足期間,樂山孝志一直以其職業和敬業精神被他人稱道,他訓練中總是早早到場,手中隨時拿著字條學習中文,最後得以不用翻譯就自己簽署職業合同。

儘管已經遠離一線賽場,但是樂山孝志對於中國職業聯賽的進步十分關注,在他看來,中超有了很明顯的變化,節奏和水準完全不一樣了,“高水準外援的到來挺好的,但是中國球員上場時間也少了。”

談旅歐:

年輕時該出去闖一闖

樂山孝志的足球之路是典型的日本球員走過的路。小學的時候在家鄉的俱樂部訓練,上初中的時候,樂山孝志回憶,每天下午上完課回到家,坐30分鐘火車,下車後騎30分鐘自行車,在家附近最好的俱樂部進行一個小時的訓練,訓練完了騎自行車去火車站,然後乘火車回家,一個星期三次。

高中之後,樂山孝志在靜岡縣讀書,那裡曾經誕生了小野伸二和名波浩等日本國腳,之後他考入了中京大學,在那裡拿到了全國大學生杯賽冠軍,當時也引起了球探的注意,畢業之後進入了日本J1聯賽效力。

2010年,在效力J1聯賽6個賽季之後,樂山孝志決定出國闖闖。當時經紀人給了他3個選項:俄羅斯、澳大利亞和中國,他選擇了俄羅斯,因為還沒有日本球員在俄羅斯踢球,不過那段經歷算不上成功,在俄羅斯沒有人講英語,文化和語言的隔閡很大,半年之後,樂山孝志來到了中國,成為了第一名效力中超的日本球員。

對於如今在歐洲五大聯賽已經見不到中國球員的窘境,樂山孝志認為,可能是大家對足球的概念不一樣,有可能中國人現實一些,還是賺到錢最重要,當然去歐洲的球員也想賺到錢,不過踢足球的目的不一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

不過在樂山孝志看來,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水準,還是該去水準高的地方。“如果你在英超、德甲、意甲踢球,那根本不用說話,水準節奏對抗完全不一樣。”樂山孝志表示。“當然足球不是三年五年的事情,可能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做到,這和經濟不一樣,像深圳的房價一年兩年可能就翻了幾倍。”

樂山孝志表示,如今訓練的這些孩子當中,他希望將來能夠有人能夠走入職業賽場,“我希望能夠培養出好的球員,國籍並不重要,如果能夠贏日本我挺開心的”。

家長印象

樂山的訓練

給了孩子一個接受磨煉的機會

2012年賽季,深足的一場比賽遇上雨天,幾名國內球員卻沒有穿雨釘鞋,這讓樂山孝志十分不解。中國呆久了之後,樂山孝志也明白了更多,他表示,可能是中國的小孩子從小就很少在雨天訓練,所以並沒有穿雨釘鞋的習慣。

4月25日,在位於南山區月亮灣大道和桂廟路路口的北頭足球場,南都記者現場觀摩了樂山孝志帶隊的一堂訓練課,當日天降大雨,樂山孝志的訓練課仍然如期舉行。

家長李女士說,看見下雨,兒子並不太想去訓練,不過她還是說服了兒子,因為樂山孝志的訓練班一年只允許請假6次。“我跟他說貴在堅持,如果現在請假了,萬一今後生病了怎麼辦?”李女士說樂山孝志在深足踢球的時候,她和先生就知道他了。樂山退役辦班,她的孩子是他第一批學生。“孩子踢球踢得並不好,我們送他來其實是想讓他鍛煉身體,還有就是鍛煉他的意志力。”

家長李先生說,樂山孝志訓練中非常重視團隊精神,因此小孩子的訓練態度非常重要,如果誰在訓練中走神了,他會非常生氣,可能會讓小孩子到旁邊站上五分鐘。家長胡先生認為,樂山孝志帶來了一套日本的青訓模式,每堂課的內容都不一樣,每堂課都有新內容,而且特別注重趣味性,小孩子學起來就不會覺得很枯燥。胡先生介紹,自己去年帶著孩子跟隨樂山孝志去日本參加足球夏令營,去了才知道差距有多大。

而家長劉先生則表示,在當日那樣的天氣條件下,孩子們堅持訓練,他是支持的。現在小孩子沒有機會接受艱苦教育,這樣的訓練給了他們一個接受磨煉的好機會。

采寫:南都記者 劉穎

攝影:南都記者 劉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