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司馬懿為什麼要幹掉張郃?陳壽一語道破玄機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張郃是曹魏活得最久的五子良將,尤其是在曹魏後期堪稱首屈一指的名將,在他投降曹操以來,一直備受重用,但是卻因為官職的問題,不能獨當一面,

受人節制,最終導致其在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的悲慘結局。在《魏略》記載之中,張郃其實是司馬懿借諸葛亮的手殺掉的。那麼司馬懿為什麼要幹掉張郃? 陳壽一語道破玄機。

司馬懿為何要借諸葛亮的手殺掉張郃?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張郃的評價:“郃識變數,

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陳壽作為有名的良史,對張郃的評價是非常客觀的,通過陳壽的評價,我們發現張郃不是一般的猛將,而是一位文武兼備的智將,在曹魏朝野內外有著崇高聲望,連諸葛亮都忌憚,那麼司馬懿難道不忌憚嗎? 難道張郃不是司馬懿猜忌多疑而有野心的人物難道不害怕嗎?

司馬懿要幹掉張郃其實是有預謀的,自從大都督曹真死後,司馬懿接替了曹真的職位,負責西線防務,這個時候的曹真的心腹大將張郃受司馬懿節制,兩位都是重量級大將,又皆是多謀善斷,張郃不可避免的與司馬懿發生了摩擦或者分歧,

而且還不止一次。

張郃和司馬懿的第一次摩擦記載在司馬懿第一次對抗諸葛亮,關於軍隊部屬的問題,根據《漢晉春秋》記載:“宣王使要(費)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餘眾悉出,西救祁山。”《晉書·帝紀第一》:“張郃欲分軍往雍、郿為後鎮,帝曰:“料前軍獨能當之者,

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遂進軍隃麋”。

有上述記載可以看出,身為主帥的司馬懿欲以全部主力增援祁山前線,而副帥張郃建議分出前後軍以防諸葛亮來襲。

結果,按照《漢晉春秋》的記載:“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於上邽,

郭 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其麥,與宣王遇於上邽之東,斂兵依險,軍不得交,亮引得還”。《晉書·帝紀第一》記載為:“亮聞大軍且至,乃自帥眾將芟上 邽之麥。諸將皆懼,帝曰:“亮慮多決少,必安營自固,然後芟麥。吾得二日兼行足矣。”於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塵而遁。”

兩種記載的結果大不相同,但都提到,諸葛亮帶兵襲擊上邽。但是區別在於,費曜以及(郭淮or戴陵?)帶兵4千鎮守上邽,被諸葛亮擊敗,這個事實是否存在?從情理上分析,司馬懿即然在上邽留兵4千,不擊敗守軍,諸葛亮怎能安心芟麥?很顯然,《晉書》缺少的是守軍被擊敗的記載,是為了給司馬懿遮羞。

實際上,張郃的建議是對的。司馬懿率全部主力增援祁山前線,但是實際上沒有抓住蜀軍的主力,反而要匆匆忙忙跑回來增援上圭。如果按照張郃的建議,分為前後軍,後軍迅速增援上圭守軍,那麼費曜的4千人也就不會被諸葛亮擊敗。可見,張郃對諸葛亮的行動,預測更準確。所以從結果來看,張郃比司馬懿更高明。想必這是司馬懿不能容忍的。

接下來的軍事生涯之中,張郃和司馬懿的矛盾不斷加劇,尤其是鹵城之戰,司馬懿不聽張郃的建議,結果被諸葛亮打的打敗而歸。最後一次的爭議,那就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木門谷之戰,張郃說不能追,但是司馬懿強制張郃追擊,導致最終喪失了性命。

蜀軍統帥諸葛亮性格謹慎,很難想像在撤退中會露出破綻,甚至會設下圈套。張郃主張不追擊,是完全合理的。但是司馬懿不聽,強張郃追擊。難道說司馬懿是不知道諸葛亮的個性?還是被失敗沖昏了頭腦,結果在張郃面前顯得有些歇斯底里的固執?這樣的追擊,實際上是將張郃置於必敗之地,甚至是死地。張郃知道自己必死,但是還是聽命了。

曹魏後期在軍事上,能夠壓制司馬懿的,而且多次跟司馬懿的意見向左的,只有張郃了。張郃一死,曹魏就再未出現在智計上使司馬懿處於劣勢的人。所以說,司馬懿借了諸葛亮的手,除掉張郃,因為原因太簡單了,張郃威脅到了司馬懿的地位。

兩種記載的結果大不相同,但都提到,諸葛亮帶兵襲擊上邽。但是區別在於,費曜以及(郭淮or戴陵?)帶兵4千鎮守上邽,被諸葛亮擊敗,這個事實是否存在?從情理上分析,司馬懿即然在上邽留兵4千,不擊敗守軍,諸葛亮怎能安心芟麥?很顯然,《晉書》缺少的是守軍被擊敗的記載,是為了給司馬懿遮羞。

實際上,張郃的建議是對的。司馬懿率全部主力增援祁山前線,但是實際上沒有抓住蜀軍的主力,反而要匆匆忙忙跑回來增援上圭。如果按照張郃的建議,分為前後軍,後軍迅速增援上圭守軍,那麼費曜的4千人也就不會被諸葛亮擊敗。可見,張郃對諸葛亮的行動,預測更準確。所以從結果來看,張郃比司馬懿更高明。想必這是司馬懿不能容忍的。

接下來的軍事生涯之中,張郃和司馬懿的矛盾不斷加劇,尤其是鹵城之戰,司馬懿不聽張郃的建議,結果被諸葛亮打的打敗而歸。最後一次的爭議,那就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木門谷之戰,張郃說不能追,但是司馬懿強制張郃追擊,導致最終喪失了性命。

蜀軍統帥諸葛亮性格謹慎,很難想像在撤退中會露出破綻,甚至會設下圈套。張郃主張不追擊,是完全合理的。但是司馬懿不聽,強張郃追擊。難道說司馬懿是不知道諸葛亮的個性?還是被失敗沖昏了頭腦,結果在張郃面前顯得有些歇斯底里的固執?這樣的追擊,實際上是將張郃置於必敗之地,甚至是死地。張郃知道自己必死,但是還是聽命了。

曹魏後期在軍事上,能夠壓制司馬懿的,而且多次跟司馬懿的意見向左的,只有張郃了。張郃一死,曹魏就再未出現在智計上使司馬懿處於劣勢的人。所以說,司馬懿借了諸葛亮的手,除掉張郃,因為原因太簡單了,張郃威脅到了司馬懿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