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訪流利說王翌:AI變革力和下一代公司的玩法

流利說創始人及CEO王翌 新浪科技攝

流利說創始人及CEO王翌在普林斯頓拿到博士學位,

回國前在Google美國總部任職產品經理,不過要是依此判斷他擁有教好4200萬註冊用戶英語口語的能力,相信沒有誰會信服。

但王翌相信人工智慧可以,他發起組建的流利團隊也這麼相信。

事實上,創立5年來,結果正在不斷得到市場和用戶驗證。目前為止,流利說官方披露的資料是:註冊用戶4200萬,用戶覆蓋138個國家,覆蓋379個中國城市地區,還因為使用者關注和評分,

入選了蘋果公司的“年度精選App”和“App Store精華”。

蘋果全球高級副總裁 Philip W.Schiller 訪問流利說

所以要是將主打“英語口語學習”的流利說歸為“線上教育”公司,以上資料幾乎顯得恐怖而難以理解。

因為單從註冊使用者數和需要對應的師資一項來看,全員總數才400多人的公司,

不可能應付1000萬倍于自己的學員用戶,更何況在2017年以前,流利說員工總數才剛到200人。

王翌認為,這正是人工智慧展現的變革力,也正是下一代公司的玩法。

AI的變革力

如何理解人工智慧的變革力?這位流利說創始人看來,AI讓高效率和個性化的教育成為可能。在學習領域,個性化代表的“因材施教”是千年以來的理想狀態,但如果側重個性化,則難以談效率,畢竟在倚重個人和資源的教育領域,

最具個性化的方式是1對1,但最低效率的方式也是1對1。

然而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可以讓此前對立二者得以兼顧。

王翌告訴新浪科技,有了資料和模型,就能讓教育服務變成產品,實現標準化,得以規模化,擺脫資源配置不均。而因為大資料和演算法模型,刻畫一個使用者的具體需求和具體方案,又成為可能,而且對於出身於Google和大資料公司Quantcast的流利說團隊來說——比親自教用戶練口語要簡單多了。

下一代公司玩法

實際上,這也是王翌認為的下一代公司的玩法。

首先是人工智慧等技術為核心引擎,擁有以點撬面提升效率的能力,對於之前行業運行效率低,而且需求量巨大的領域,富有顛覆性和競爭力。

其次是產品型驅動。不依賴人力、政策或稀缺資源,擁有網路效應,甚至通過口碑就能實現指數型增長。

最後是全球化。

王翌強調這樣的技術型中國公司出海,一定可以在海外快速收穫認可。這位元曾在Google總部工作產品經理認為,此前矽谷公司的產品理念是“極致”,但現在中國創業公司也都具備這一理念,而且相比海外,中國公司在產品體驗和服務運營方面,擁有優勢。

作為流利說CEO,王翌還向新浪科技透露,即將開啟動矽谷研發分部的佈局,這不僅是出於國際人才招募的需求,也是為下一步全球化鋪路。

實際上,這也是中國創業公司正在具備的特點:從一開始就放眼全球,而不再等到登陸公開資本市場之際。

而且相比上一代公司創始人,新一代公司的創始團隊也更具國際化視野。

以流利說為例,核心團隊幾乎全部具有國際留學和工作的經驗。CEO王翌博士畢業于普林斯頓,其後在Google美國總部任職產品研發。CTO胡哲人來自美國著名互聯網大資料公司Quantcast,首席科學家是Google美國總部研究科學家林暉,首席產品官翁堅翔則在騰訊和阿裡巴巴都有任職履歷。

這樣的團隊,從美國回到中國,再把產品從中國推向全世界,幾乎是從一開始便設下的目標。

但王翌也坦承,當時裸辭回國,尚未想好進入線上教育領域,也並未想好為推出具體如何的產品。

他只是心中初有模型標準:一是AI驅動打造引擎,二是移動化產品。

王翌回憶稱,2012年雖然還沒有發生AlphaGo這樣的現象級事件,但深度學習展現的未來趨勢已然明朗,而且當時視頻找貓之類的案例也在矽谷引發熱議。

不僅是新演算法模型帶來的魅力勢不可擋,還包括雲計算把創業公司此前難以承受的大規模計算的成本大大降低。

所以王翌決定回國創業,並在觀察後再次通過條件將範圍縮小:

一是格局要大,即行業足夠大,池子夠大。

二是已經有很好的商業模式和現成需求,不需要進行全新的市場教育。

三則是行業運行效率很低,但可以通過產品提升效率,創造價值。

標準確定後,王翌把範圍最終鎖定在了健康、金融和教育三大領域。緊接著,他們又認為健康和金融有政策相關的風險,而教育不僅已經完成初步市場化,而且也深具社會意義和成就感,於是決定投身教育,並以中國人苦惱已久的“英語口語”作為切入。

當然,作為人工智慧專案,又缺乏巨頭擁有的大數量,流利說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資料。不過,在冷開機階段,他們先通過找美國人錄音的方式,形成了初步的語料庫,而在使用者集聚後,網路效應和雪球效應不斷累積,終於讓他們擁有了之前期望的龐大語料庫。

截至日前,流利說官方披露稱,擁有的中國人英語語音資料庫,總時長4.19億分鐘,總句子達50.3億個。這也意味著可以更加個性化且精准地為用戶打造學習方案。王翌也認為,這是目前鮮有的把AI驅動成一個移動端產品,並直接面向C端發揮效率的案例。

AI+教育 挑戰在運營

不過,流利說也在面臨教育產品都會面臨的挑戰:用戶粘性和運營。

對此王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通過助教服務、遊戲化設置和社區同伴激勵等。他同時表示,這也是流利說從工具平臺到用戶社區,最後還會往內容平臺升級的潛在原因。

王翌還堅信,流利說在做的不僅是下一代的公司,也是教育行業的終極形態產品。

“教育的終極形態是什麼?不就是個性化且高效率嗎?”王翌說。

智慧電視/電視盒子資訊可關注高清範論壇www.hdpfans.com

The post 專訪流利說王翌:AI變革力和下一代公司的玩法appeared first on高清範資訊.

實際上,這也是中國創業公司正在具備的特點:從一開始就放眼全球,而不再等到登陸公開資本市場之際。

而且相比上一代公司創始人,新一代公司的創始團隊也更具國際化視野。

以流利說為例,核心團隊幾乎全部具有國際留學和工作的經驗。CEO王翌博士畢業于普林斯頓,其後在Google美國總部任職產品研發。CTO胡哲人來自美國著名互聯網大資料公司Quantcast,首席科學家是Google美國總部研究科學家林暉,首席產品官翁堅翔則在騰訊和阿裡巴巴都有任職履歷。

這樣的團隊,從美國回到中國,再把產品從中國推向全世界,幾乎是從一開始便設下的目標。

但王翌也坦承,當時裸辭回國,尚未想好進入線上教育領域,也並未想好為推出具體如何的產品。

他只是心中初有模型標準:一是AI驅動打造引擎,二是移動化產品。

王翌回憶稱,2012年雖然還沒有發生AlphaGo這樣的現象級事件,但深度學習展現的未來趨勢已然明朗,而且當時視頻找貓之類的案例也在矽谷引發熱議。

不僅是新演算法模型帶來的魅力勢不可擋,還包括雲計算把創業公司此前難以承受的大規模計算的成本大大降低。

所以王翌決定回國創業,並在觀察後再次通過條件將範圍縮小:

一是格局要大,即行業足夠大,池子夠大。

二是已經有很好的商業模式和現成需求,不需要進行全新的市場教育。

三則是行業運行效率很低,但可以通過產品提升效率,創造價值。

標準確定後,王翌把範圍最終鎖定在了健康、金融和教育三大領域。緊接著,他們又認為健康和金融有政策相關的風險,而教育不僅已經完成初步市場化,而且也深具社會意義和成就感,於是決定投身教育,並以中國人苦惱已久的“英語口語”作為切入。

當然,作為人工智慧專案,又缺乏巨頭擁有的大數量,流利說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資料。不過,在冷開機階段,他們先通過找美國人錄音的方式,形成了初步的語料庫,而在使用者集聚後,網路效應和雪球效應不斷累積,終於讓他們擁有了之前期望的龐大語料庫。

截至日前,流利說官方披露稱,擁有的中國人英語語音資料庫,總時長4.19億分鐘,總句子達50.3億個。這也意味著可以更加個性化且精准地為用戶打造學習方案。王翌也認為,這是目前鮮有的把AI驅動成一個移動端產品,並直接面向C端發揮效率的案例。

AI+教育 挑戰在運營

不過,流利說也在面臨教育產品都會面臨的挑戰:用戶粘性和運營。

對此王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通過助教服務、遊戲化設置和社區同伴激勵等。他同時表示,這也是流利說從工具平臺到用戶社區,最後還會往內容平臺升級的潛在原因。

王翌還堅信,流利說在做的不僅是下一代的公司,也是教育行業的終極形態產品。

“教育的終極形態是什麼?不就是個性化且高效率嗎?”王翌說。

智慧電視/電視盒子資訊可關注高清範論壇www.hdpfans.com

The post 專訪流利說王翌:AI變革力和下一代公司的玩法appeared first on高清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