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厲害了!青島新機場擁高鐵地鐵“入懷”

大眾網青島4月28日訊 備受矚目的青島新機場工程,是國家“十二五”重點規劃建設的區域性樞紐機場,東北亞地區的門戶機場,按國際最高運行等級4F標準設計。27日,大眾網記者跟隨“牢記總書記囑託 奮力走在前列”——重大工程建設巡禮媒體採訪團來到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施工現場,

探秘“高大上”的青島新機場。

青島新機場預計在2019年竣工驗收,未來,它將成為青島市乃至半島地區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支撐。

中建八局作為機場建設的領航者,

承擔著機場航站樓及站前高架總承包施工的重任。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青島新機場有兩項“世界第一”——它首次將高鐵、地鐵引入機場,高鐵為250km/h的時速不減速穿越航站樓,其中高地鐵下穿航站樓的長度為373米,跨度62米。引進超純鐵素體不銹鋼屋面,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建成後是世界最大的超薄不銹鋼屋面。吊裝及焊接的難度與精度,都將是世界級的難題。

青島新機場還有三項國內首創——它首創國內單體五指廊造型,

一期海星狀,整體“齊”字狀,既符合地域特色,又傳承歷史底蘊。首次將高鐵、地鐵同時引入航站樓,是國內首個集高鐵、地鐵於一體的零換乘綜合交通中心。作為首批國家級綜合管廊試點工程,首次將城市綜合管廊引入航站樓。

大眾網記者瞭解到,青島新機場位於青島膠州市膠東街道轄區內,距青島市中心約39公里,距膠州市中心11公里,

擁有完善的公路鐵路網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機場工程總投資360.39億元,近期規劃用地15.63平方公里,遠期規劃用地30.66平方公里。新機場運行等級為4F,是目前世界民航運輸最高等級,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87等目前民航運輸最大機型。近期,它以2025年為目標年,規劃建設2條獨立運行的平行遠距跑道,跑道長度3600米,跑道間距2184米,航站樓面積47.8萬平方米,機位總數178個,可滿足年旅客輸送量3500萬人次、貨郵輸送量50萬噸,
飛機起降29.8萬架次的保障需求。遠期,它以2045年為目標年,規劃將再建設2條近距跑道,跑道長度3200米,航站樓面積達70萬平方米,機位數增加至290個,可滿足年旅客輸送量5500萬人次、終端6000萬人次,貨郵輸送量100萬噸,飛機起降45.2萬架次的保障需求。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新機場時,強調,新機場是首都的重大標誌性工程,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這是對機場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新定位,

以此類推,青島新機場將成為青島乃至半島地區發展的新引擎,按照國際民航組織測算的“每100萬航空旅客,可產生18億元的經濟效益,提供5300個就業崗位”計算,到2025年新機場將帶來60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帶動就業30-50萬人。

青島新機場預計在2019年竣工驗收,未來,它將成為青島市乃至半島地區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支撐。青島新機場處於青島市“三帶一軸、三灣三城、組團式”灣區都市空間佈局的核心區域,位於青島市“品”字型城市發展佈局的“上口”,新機場的建成,將通過立足北岸、服務東岸、帶動西岸,實現全域均衡統籌發展的目的。同時,因機場發展而產生的人流、物流和產業流的聚集,將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加速城市化進程。此外,青島新機場處於山東半島“日照—威海—濰坊”T型 結構的中心位置,其輻射和帶動作用將有效促進山東半島城市群戰略實施。同時依託青島新機場,建設服務整個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的綜合交通樞紐,將助力藍色海洋經濟發展戰略,並助力青島市實現產業轉移、經濟增長模式轉變。

位於青島市“品”字型城市發展佈局的“上口”,新機場的建成,將通過立足北岸、服務東岸、帶動西岸,實現全域均衡統籌發展的目的。同時,因機場發展而產生的人流、物流和產業流的聚集,將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加速城市化進程。此外,青島新機場處於山東半島“日照—威海—濰坊”T型 結構的中心位置,其輻射和帶動作用將有效促進山東半島城市群戰略實施。同時依託青島新機場,建設服務整個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的綜合交通樞紐,將助力藍色海洋經濟發展戰略,並助力青島市實現產業轉移、經濟增長模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