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身邊的心理學》之保持心理健康

健康不僅僅意味著沒有疾病,健康有更多的含義,心理健康同樣如此。心理健康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最基本應該包含快樂的含義,即使快樂有時意味著痛苦,我們還是想要快樂,

任何人都逃避不了希望快樂的欲望。 少說廢話,下面給出保持心理健康的十條建議,排序不分先後,每條都很給力,希望每條都能讓你快樂一點,再快樂一點。

一. 接受自己

自我接納是動機和積極情緒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接納自己甚至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的接納別人,

而對自己的排斥常常會導致極度的愧疚、羞恥和抑鬱。不要再為了尋求別人的接納而活在別人給我們的定義中,過著虛偽的生活。 相信自己的能力,珍惜自己的獨特性,不要低估自己。

二. 努力鬥爭克服困難;學會放手

能夠有效地面對所面臨的挑戰和逆境,對保持心裡健康甚至是生理健康都是非常關鍵的。應對逆境時,對於有辦法控制的情境積極應對,

對於沒辦法控制的情境被動應對。當我們不能改變現實的時候就接受它,比如面對一些天災人禍,世事無常,這是一個很好的被動應對的方法,這條普通的建議我認為極好的。

三. 保持和家人、朋友的聯繫

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的處境略顯孤獨,所以我們更加渴望聯繫,也願意為此作出努力。有朋友和家人在身邊真好,但是只有相處得好,你才會覺得有他們很好。人們都希望在艱難的時候能夠獲得親密的人的幫助和支持,

也希望與關切的家人,可信賴的朋友,浪漫的伴侶一起分享彼此珍惜的東西。有助於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幾條建議:學習寬恕,誠實交流,表達自己,在求助和自助之間保持平衡,追求並堅持自己的價值觀、願望、感情,同時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四. 爭取自由,學會自立

做自己的船長,生活需要激情。當我們能控制情境並且自主作出決定的時候,

我們對生活就更有興趣,更有自信。常用簽名:Life is short,we need passion!

五. 設定目標,努力向前

感覺生活毫無意義是抑鬱的一個標誌,生活的目標非常重要,朝目標努力的過程與目標本身一樣重要,設定一個現實的目標更有助與目標的實現。但是吧,我們古人又說: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關於這一點,只能靠你自己把握了,因為我也還沒有弄明白。

六. 尋找希望,

保持信心

積極偏見會幫助我們克服恐懼,給我們動力,很像通過玫瑰色的眼睛看世界的感覺。大量研究表明:虔誠的宗教信仰能夠預防個體遭受的迷茫、疾病和心理障礙,當世界一片黑暗的時候,強烈的宗教信仰會讓人們始終保持希望,樂觀地看待未來,同時相信最後目標終究會實現。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我選擇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

七. 説明別人

我們都會在生活中遇到難題。當伸出援助之手時,我們會覺得自己能夠控制周圍的環境,進而產生積極的情緒。 幫助別人,也有利於提供幫助的人。如果主動提供幫助,特別是在陌生人之間,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會更加明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更顯狹義情懷。(此處不討論説明陌生人需要注意的問題)

八. 投入地生活

圓滿是一種完全投入的感覺,全神貫注地專心與一件活動或者一種體驗。 幸福生活的關鍵就是要學習最大限度地進行內心體驗,控制內心體驗,進而嘗試尋找高峰體驗,使我們從事某種活動時感到快樂。比如,在掃地的時候,就體驗掃地的心情,在休息時就體驗休息的感覺,這樣就能找到一種圓滿的感覺!

九. 熱愛美好的生活

對美的體驗是純粹個人的感受,沒有人能夠給美下個定義,每個人的欣賞美的能力也不同。 花非花,霧非霧,山也不是山,審美決定你的心境。提高審美能力,無疑是非常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生活體驗的。

十. 不要害怕改變,學會適應

當我們呆板不夠靈活的時候,我們就更可能體會到阻力,更可能為了保持立場而把自己弄得很緊張。當我們很靈活、願意改變那些對我們沒有益處的行為時,我們就能更好地適應環境。改變我們自己的行為方式需要勇氣,但是非常有益於健康和幸福。

電影推薦:《飛越瘋人院》、《發條橙》、《普通人》、《一級恐懼》、《沉默的羔羊》、《精神病患者》

參考: 《身邊的心理學》(Adam Cash著,夏文玲譯)

當伸出援助之手時,我們會覺得自己能夠控制周圍的環境,進而產生積極的情緒。 幫助別人,也有利於提供幫助的人。如果主動提供幫助,特別是在陌生人之間,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會更加明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更顯狹義情懷。(此處不討論説明陌生人需要注意的問題)

八. 投入地生活

圓滿是一種完全投入的感覺,全神貫注地專心與一件活動或者一種體驗。 幸福生活的關鍵就是要學習最大限度地進行內心體驗,控制內心體驗,進而嘗試尋找高峰體驗,使我們從事某種活動時感到快樂。比如,在掃地的時候,就體驗掃地的心情,在休息時就體驗休息的感覺,這樣就能找到一種圓滿的感覺!

九. 熱愛美好的生活

對美的體驗是純粹個人的感受,沒有人能夠給美下個定義,每個人的欣賞美的能力也不同。 花非花,霧非霧,山也不是山,審美決定你的心境。提高審美能力,無疑是非常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生活體驗的。

十. 不要害怕改變,學會適應

當我們呆板不夠靈活的時候,我們就更可能體會到阻力,更可能為了保持立場而把自己弄得很緊張。當我們很靈活、願意改變那些對我們沒有益處的行為時,我們就能更好地適應環境。改變我們自己的行為方式需要勇氣,但是非常有益於健康和幸福。

電影推薦:《飛越瘋人院》、《發條橙》、《普通人》、《一級恐懼》、《沉默的羔羊》、《精神病患者》

參考: 《身邊的心理學》(Adam Cash著,夏文玲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