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3點,決定未來餐廳行銷,要換新玩法!

我們常說消費升級,背後其實伴隨著消費者的升級換代。

為了爭奪年輕消費者,各個品牌都在“肝”行銷。

比如雕爺牛腩請蒼老師、搖滾沙拉請“斯巴達”送餐等。

但今天要談論的行銷方式,

接下來可能要反復出現在餐飲圈。

行銷換層面

小米最近發佈了紅米Note 4X。

然後就在互聯網上炸了。

因為這款手機的代言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而是一個存在於二次元的人物——初音未來。

小米這條消息發佈後,迅速在90後、00後圈子中火爆起來。

▲小米行銷,

越來越靠近年輕人的口味了

餐飲業拿虛擬形象來做行銷手段的很多,最老的就是麥當勞。

此外,消費品諸如旺旺、三隻松鼠等,也都依靠虛擬形象讓消費者所知。

麥當勞在1963年,便推出了虛擬小丑代言人羅奈爾得.麥克唐納,之後其業務迅速發展,美國96%的小孩熟識他。

▲麥當勞剛開始的虛擬人物有很多,但現在只剩下“麥當勞叔叔”這個形象

如今,依舊有很多網友對羅奈爾得.麥克唐納進行各種“演繹再創作”,這對於麥當勞都是免費宣傳。

使用虛擬人物進行行銷,他們看到了這3個優點……

1.代理傭金低

先看一下2016年當紅女星的代言費:

虛擬代言人代言費多少呢?

微軟開發的虛擬機器人“小冰”,曾以700萬的價格,被英孚拍下當做代言人。這已經是頂級代言費用了。

而小米選擇初音的代言費,或許要比選擇吳秀波(兩年800萬)的價格低。

▲連LV都曾請過遊戲虛擬角色充當代言人

“麥當勞叔叔”這個虛擬形象,最早是由加盟商創建的,花費為0元。如今卻是速食界最有價值的虛擬形象。

虛擬形象最大的優點,就是便宜。餐企即便花少量的錢,也能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2.低風險

比起傳統代言,這些虛擬代言人,顯然是更為安全。

因為你不需要提防代言人弄出緋聞八卦、出軌吸毒、逃稅、整容等麻煩事。

▲百事可樂曾請邁克爾傑克遜當代言,後來傑克遜被指控猥褻兒童,給品牌帶來麻煩

相比于真人,餐企選擇虛擬代言人,風險顯然會低很多。

百事可樂曾先後因在廣告中使用邁克·泰森(由於被判強☆禁☆姦罪)、邁克爾·傑克遜(被指控猥褻兒童)作為代言人而惹來不少麻煩。

3.品牌即IP

品牌對於餐企來講,是一個抽象的內容,你可以說你的品牌“注重食材、回歸本質……”。

但是這個語句對消費者來說都是空話,一個虛擬的形象就能解決一切。

國內的三隻松鼠就在這麼做,雖然是賣零食的,但他們會花千萬資金去打造虛擬形象的動漫、製作手遊……

▲三隻松鼠的品牌打造

對於他們而言,三隻松鼠的虛擬形象就是一個IP。

佔據了一個IP就相當於佔據了一個永久、自由的消費入口,這個消費入口能夠長期持續地供流。

風靡全球的日清公司也在這麼幹:

日清曾在1993年,為UFO炒麵拍攝了一系列腦洞很大的廣告片《UFO炒麵超人》,在電視上輪番播放。

主角是一位穿著紅黃配色緊身服的“炒麵超人”,頭頂一盆UFO炒麵,沒事就騎著一個炒麵形狀的小車四處巡邏,守護地球和平。

▲日清公司為品牌打造的真人劇集

這個虛擬形象,受到日本小孩的喜愛,小孩子們都喜歡模仿裡面的招式:“醬汁光線”“天婦羅渣炸彈”等等。

如今“炒麵超人”已經成為IP,日本年輕人通過這個虛擬人物,增加了品牌的認知。

行銷換層面,你得這麼做

每個餐企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類似“麥當勞叔叔”的形象,但卻不知道:自1963年以來,麥當勞已經把這個形象堅持打造了54年。

同樣,“炒麵超人”這個虛擬形象,日清打造了23年。

▲大龍燚對於“龍妹”這個虛擬人物的打造

虛擬形象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必須經過長年累月地堅持。

品牌打造虛擬形象,雖然看起來容易,但事實上並不簡單。

B站董事長陳睿認為,使用二次元變現。只有能真正懂用戶的人,才有望把小眾消費變為變現能力。

消費升級,90後、00後成為消費主力,他們喜歡的才是餐企需要關注的。

對此,你的行銷觀念,轉變了嗎?

本文來源餐飲人必讀 ,由餐飲界www.canyinj.com整編報導。

你可以說你的品牌“注重食材、回歸本質……”。

但是這個語句對消費者來說都是空話,一個虛擬的形象就能解決一切。

國內的三隻松鼠就在這麼做,雖然是賣零食的,但他們會花千萬資金去打造虛擬形象的動漫、製作手遊……

▲三隻松鼠的品牌打造

對於他們而言,三隻松鼠的虛擬形象就是一個IP。

佔據了一個IP就相當於佔據了一個永久、自由的消費入口,這個消費入口能夠長期持續地供流。

風靡全球的日清公司也在這麼幹:

日清曾在1993年,為UFO炒麵拍攝了一系列腦洞很大的廣告片《UFO炒麵超人》,在電視上輪番播放。

主角是一位穿著紅黃配色緊身服的“炒麵超人”,頭頂一盆UFO炒麵,沒事就騎著一個炒麵形狀的小車四處巡邏,守護地球和平。

▲日清公司為品牌打造的真人劇集

這個虛擬形象,受到日本小孩的喜愛,小孩子們都喜歡模仿裡面的招式:“醬汁光線”“天婦羅渣炸彈”等等。

如今“炒麵超人”已經成為IP,日本年輕人通過這個虛擬人物,增加了品牌的認知。

行銷換層面,你得這麼做

每個餐企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類似“麥當勞叔叔”的形象,但卻不知道:自1963年以來,麥當勞已經把這個形象堅持打造了54年。

同樣,“炒麵超人”這個虛擬形象,日清打造了23年。

▲大龍燚對於“龍妹”這個虛擬人物的打造

虛擬形象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必須經過長年累月地堅持。

品牌打造虛擬形象,雖然看起來容易,但事實上並不簡單。

B站董事長陳睿認為,使用二次元變現。只有能真正懂用戶的人,才有望把小眾消費變為變現能力。

消費升級,90後、00後成為消費主力,他們喜歡的才是餐企需要關注的。

對此,你的行銷觀念,轉變了嗎?

本文來源餐飲人必讀 ,由餐飲界www.canyinj.com整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