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探討:在師生心中,教室該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我們發現,現實中的教室是一個不允許學生出錯的地方。
出錯的學生有可能被罰站牆角。但是,適值生命成長季節的學生,怎麼可能不犯任何錯誤?

那麼,我們的教室裡為什麼就不允許學生出錯呢?

李希貴先生在其著作《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中曾經引述一位美國中學校長的話說:“我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要讓學生知道,這是他們的教室,而不是老師的教室。”

李希貴先生將中美教室進行比較之後,也產生了自己的疑惑:“中國教師平時主要是坐在辦公室裡的,

只有上課的時候,才不斷地變換著教室,學生倒是一直呆在同一個教室裡;而美國的中學則恰恰相反,教師是固定在一間教室的,而學生則走班上課。可令人奇怪的是,中國的學生固定在一間教室卻總感到教室是老師的,美國的學生則不管到了哪間教室,那間教室就成了他們‘自己的’教室。”

於是李先生帶著疑惑,請教一位美國的中學教師:“如何才能讓學生感到教室是他們的?”這位老師說了兩個字:尊重。

是啊,面對生命成長主體的學生,我們是否想到過“尊重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個性,尊重他們的處境,傾聽他們的聲音,和著他們的心跳想事情,做事情”?

首先,教室應該是允許學生出錯的地方。

犯錯是學生生命成長過程中無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換句話說,剝奪了學生犯錯誤的機會,也就剝奪了學生成長的權利。

其次,教室應該是師生、生生心靈相約的人生驛站,是一個具有童話般的魅力而又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令人神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