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浙江新聞用戶端記者皮村探訪:範雨素“失蹤”前後

皮村打工文化博物館門口貼著的一張工人群像圖

範雨素不見了。

不管真假,她不想出現是真的。

她“失蹤”後,在其生活的北京郊區毗鄰機場的一個叫皮村的民工聚集地,依然每天有很多人來找她。相關新聞見:範雨素落腳的地方叫皮村 那裡聚集著熱愛寫作的他們

有的挨家挨戶問,你認識範雨素嗎?她家在哪?

範雨素是誰?幾天前,她還只是中國千百萬底層打工者中微小一員,沒人知道她的名字、生活以及內心。

只是,在新媒體時代,

這個普通女工因為一篇《我是範雨素》的文章,一夜之間全國走紅。

隨之而來的是,轟炸式的媒體採訪,以及各種爭議,甚至煩惱。

這樣蜂擁的關注是好事,還是“壞事”?和範雨素一樣,很多人有這樣的疑惑。

昨天,浙江新聞用戶端記者來到皮村,探訪範雨素“失蹤”前後。

意外走紅後的緊張和疲憊

第一天連回家路上都在接電話

4月25日,是範雨素最累的一天。這天,她沒去上班。

範雨素是一名普通的打工婦女,

她帶著兩個女兒,離開老家在北京打工生活,她的愛好是文學。

她喜歡住在皮村,很大的原因是這裡有一個工友之家,聚集了一批文藝中青年,在簡陋的出租廠房裡,他們寫詩,看書,唱歌,排話劇,演出。

這篇文章,寫了她自己的經歷,關於土地,留守兒童,農村老人等等,一開始,範雨素和她的工友們都覺得沒什麼。

誰都沒想到的是,一夜之間,這篇文章刷爆了網路,

衝破十萬百萬……。

“我懵了。”范雨素這樣和王德志說。王是工友之家的一名負責人。

“我能接受採訪嗎?”“我該怎麼說?”從沒有面對過媒體的範雨素有些緊張。

“不要慌,該怎麼說就怎麼說吧。”

一早,就有記者找來了。同時,電話一個接一個,問題一個接一個,最後,只好集中到一個簡陋的房間裡接受採訪。

不過,這一天,她的狀態還不錯,基本上還是挺支持和配合的。

這天的中飯和晚飯,

她都是和記者們吃的,一邊吃一邊聊。“他們這麼遠過來,總要讓他們有點東西寫。”

一直到晚上7點多,北京的天氣冷了,她要回家去穿件衣服。

即使是在這個走路的空隙,電話又來了,她接了。然後回到會議室,直到晚上十點多才結束。

王德志看出了她的疲憊。

晚上,她給王德志發了短信說,第二天上午去趟出版社,回來再和他聯繫。

皮村工友之家負責人王德志的電話不停,大家都向他詢問範雨素去處

自稱社交恐懼症轉抑鬱症

第二天範雨素突然聯繫不上了

“你見到範雨素了嗎?”走進皮村,不少人這樣互相問著。

那天一早,範雨素去了一家出版社,就再也沒在皮村出現。也有記者跟去採訪,範雨素遞了一張條子,不接受採訪。

直到中午,王德志也沒有等到範雨素電話,越來越多的媒體就找到了他。

有人還把他當成了“經紀人”,“別瞎說”,王這樣回復。

然後,他得到一個消息:範雨素聯繫不上了。

范雨素給文學小組組長小付發了資訊說:請轉告諸位,因媒體的圍攻,我的社交恐懼症,已轉成抑鬱症了。現在已躲到了附近深山的古廟裡。你截圖轉吧。我不能見任何人了。

她還和工友說,她沒這麼多故事,很普通,不要再關注她了。

當然,很多人覺得這個“躲進深山”的說法有點誇張了。

“不過,她肯定是不想見人,這麼多媒體,壓力太大了,也太累了,本來她就是不愛講話的人。”王德志這樣說。

但是,依然不斷有人來尋找範雨素。有的滿村子挨家挨戶找,有的問範雨素還能見到嗎?她會回來嗎?她去哪了?有的甚至還問:她在哪座深山裡?“我們去找找。”有的則一直等到了晚上十點多。

“我不知道她家在哪兒。”

“不要再找了,她不想見媒體。”

王德志一遍遍這樣擋著。

與之而來,除了讚譽和感動,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和質疑。有人說,這背後有推手,有人說,文章的水準只像高中生。

“希望她少看到這些。”王德志說,現在的範雨素,想過的還是回歸日常的生活。

皮村工友之家圖書館

她的文學老師說

這是好事,也是文學的幸運

範雨素在哪兒?范的文學老師張慧瑜也不知道。“能引發這麼大的關注,我也很意外。”張慧瑜也接到了不少電話。大多是來問範雨素。

張慧瑜是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副研究員,他從2014年去工友之家義務講課以來,範雨素就常去上張的課。“幾乎每節課都到。”張說,讓人感動的是,這位初中畢業的農村打工婦女對文學的虔誠和熱愛。

範雨素從小喜歡看書,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學普及的年代。有一段時間,她迷上瓊瑤的小說,覺得自己的名字太土,就改成了現在的“雨素”。不過,改了以後,她又覺得彆扭。“覺得像是戴了個假面具似的活著。”

平常沉默不愛說話的她,討論起文學來卻是滔滔不絕。

在上周日的文學課上,范和張老師就有了一段討論。那時,張講的是一篇關於暗夜的小說。

“這沒什麼意思,沒情節”,範這樣說。

張驚訝的是,這樣一篇相對冷門的小說,範雨素居然看過,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再過兩天,文學課又要到了。張判斷,這次範雨素不會來,“她需要靜靜。”

對於範雨素引發的社會關注,“從某種方面來說,這是好事。”張這樣告訴記者。長期從事文學研究的他覺得,這是一次純文學的回歸。

“沒想到,沉寂了多年的文學,在打工群體身上又成了力量的載體,重新引發大眾的關注和熱議,這也是文學的幸運。”張慧瑜說。雖然,他也覺得,“這很可能就是一陣風,熱點過了,也就過了。”另外,在他看來,通過範雨素的關注,傳達的也是社會對這個底層群體的理解。“這也是一種進步。”

消失的這兩天,範雨素在幹嗎?在想什麼?皮村的人不知道。

或許,她在想著她的困惑——安全感。這幾年來,範雨素一直有個困惑——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農民的文化素質提高了,生活也富裕了,但為什麼還是沒有安全感?“我大女兒雖然在寫字樓上班,可我看她的簽名依然是:農民二代,漂二代。她的好職業並沒有給她帶來安全感,歸屬感,她依然是惶恐的。”在她的一篇文章裡,她這樣寫道。

她說,她還在尋找答案。

直到中午,王德志也沒有等到範雨素電話,越來越多的媒體就找到了他。

有人還把他當成了“經紀人”,“別瞎說”,王這樣回復。

然後,他得到一個消息:範雨素聯繫不上了。

范雨素給文學小組組長小付發了資訊說:請轉告諸位,因媒體的圍攻,我的社交恐懼症,已轉成抑鬱症了。現在已躲到了附近深山的古廟裡。你截圖轉吧。我不能見任何人了。

她還和工友說,她沒這麼多故事,很普通,不要再關注她了。

當然,很多人覺得這個“躲進深山”的說法有點誇張了。

“不過,她肯定是不想見人,這麼多媒體,壓力太大了,也太累了,本來她就是不愛講話的人。”王德志這樣說。

但是,依然不斷有人來尋找範雨素。有的滿村子挨家挨戶找,有的問範雨素還能見到嗎?她會回來嗎?她去哪了?有的甚至還問:她在哪座深山裡?“我們去找找。”有的則一直等到了晚上十點多。

“我不知道她家在哪兒。”

“不要再找了,她不想見媒體。”

王德志一遍遍這樣擋著。

與之而來,除了讚譽和感動,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和質疑。有人說,這背後有推手,有人說,文章的水準只像高中生。

“希望她少看到這些。”王德志說,現在的範雨素,想過的還是回歸日常的生活。

皮村工友之家圖書館

她的文學老師說

這是好事,也是文學的幸運

範雨素在哪兒?范的文學老師張慧瑜也不知道。“能引發這麼大的關注,我也很意外。”張慧瑜也接到了不少電話。大多是來問範雨素。

張慧瑜是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副研究員,他從2014年去工友之家義務講課以來,範雨素就常去上張的課。“幾乎每節課都到。”張說,讓人感動的是,這位初中畢業的農村打工婦女對文學的虔誠和熱愛。

範雨素從小喜歡看書,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學普及的年代。有一段時間,她迷上瓊瑤的小說,覺得自己的名字太土,就改成了現在的“雨素”。不過,改了以後,她又覺得彆扭。“覺得像是戴了個假面具似的活著。”

平常沉默不愛說話的她,討論起文學來卻是滔滔不絕。

在上周日的文學課上,范和張老師就有了一段討論。那時,張講的是一篇關於暗夜的小說。

“這沒什麼意思,沒情節”,範這樣說。

張驚訝的是,這樣一篇相對冷門的小說,範雨素居然看過,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再過兩天,文學課又要到了。張判斷,這次範雨素不會來,“她需要靜靜。”

對於範雨素引發的社會關注,“從某種方面來說,這是好事。”張這樣告訴記者。長期從事文學研究的他覺得,這是一次純文學的回歸。

“沒想到,沉寂了多年的文學,在打工群體身上又成了力量的載體,重新引發大眾的關注和熱議,這也是文學的幸運。”張慧瑜說。雖然,他也覺得,“這很可能就是一陣風,熱點過了,也就過了。”另外,在他看來,通過範雨素的關注,傳達的也是社會對這個底層群體的理解。“這也是一種進步。”

消失的這兩天,範雨素在幹嗎?在想什麼?皮村的人不知道。

或許,她在想著她的困惑——安全感。這幾年來,範雨素一直有個困惑——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農民的文化素質提高了,生活也富裕了,但為什麼還是沒有安全感?“我大女兒雖然在寫字樓上班,可我看她的簽名依然是:農民二代,漂二代。她的好職業並沒有給她帶來安全感,歸屬感,她依然是惶恐的。”在她的一篇文章裡,她這樣寫道。

她說,她還在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