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港金管局:零售銀行去年除稅後溢利同比增逾44% 人民幣存款降38%

香港金管局4月28日發表2016年年報,當中包括外匯基金的財務報表。年報顯示,2016年,零售銀行的盈利略為改善,其香港業務的整體除稅前經營溢利增長8.7%。

據瞭解,零售銀行盈利增長主要是由外匯及衍生工具業務收入、附屬公司派發的股息收入及淨利息收入所帶動,這三類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9.7%、123.5%及2.8%,不過部分增長被費用及傭金收入減少11.3%所抵銷。

零售銀行去年除稅後溢利錄得44.4%的升幅,增長主要來自非經常項目。零售銀行除稅後平均資產回報率亦相應由2015年的1.04%上升至1.44%。

零售銀行的成本與收入比率由2015年的45.3%降至2016年的43%,貸款減值撥備也由98億港元降至82億港元。

此外,銀行的住宅按揭貸款質素維持良好,於2016年底的拖欠比率處於0.03%的低水準。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由2015年底的95宗降至2016年底的4宗。

2016年銀行體系貸款總額溫和增長6.5%,高於2015 年所錄得的3.5%增幅。面對宏觀經濟前景不明朗, 企業對尋求信貸繼續持審慎態度。整體貸存比率由 2015年底的70.1%降至2016年底的68.4%。

同期,港元貸存比率亦由78.2%微降至77.1%。

香港本地註冊認可機構資本維持雄厚,綜合總資本比率由2015年底的18.3%上升至2016年底的19.2%。

貨幣穩定方面,港元匯率在2016年首兩個月略有波動後,於年內餘下時間一直窄幅徘徊。年內金管局增發總值1320億港元的外匯基金票據,

以滿足銀行在流動性管理方面的龐大需求,令總結餘相應減少至2016年底的2596億港元。

外匯基金在2016年錄得681億港元投資收入,包括外地股票收益286億港元、 香港股票收益53億港元、債券收益331億港元、外匯基金投資控股附屬公司持有的其他投資收益169億港元,

以及非港元資產外匯估值下調158億港元。

自1994年以來外匯基金的複合年度投資回報率達4.8%,高於同期2.1%的本地通脹率。

截至年底,香港人民幣客戶存款及存款證餘額合共為6251億元人民幣,較上年減少38%。年內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量降至528億元人民幣,

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額亦降至45421億元人民幣。另一方面,香港銀行截至年底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2948億元人民幣,與上年相若。

於2016年底,未償還機構債券總額為683億港元,未償還零售債券總額為330億港元。

2016年,香港與內地各項聯網,包括2009年起與中國境內外幣支付系統的跨境聯網,平均每日處理的交易額超過20億港元等值。年內與深圳及廣東省的港元及美元RTGS系統聯網共處理超過1.4萬宗交易,總值相當於5044億港元。

包括2009年起與中國境內外幣支付系統的跨境聯網,平均每日處理的交易額超過20億港元等值。年內與深圳及廣東省的港元及美元RTGS系統聯網共處理超過1.4萬宗交易,總值相當於5044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