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是後人談虎色變的“糧食關”,也是西漢風雲文人中最神秘的一位

西漢初期默默無聞而又影響時局,幾乎顛覆了沛豐弟兄包括劉邦蕭何的友誼的文人應當是他.

他是在楚漢戰爭正艱苦的年代來到蕭何身邊的.當時,關中平原遇到了百日大旱,餓殍遍野,形成了後人談虎色變的"糧食關".劉邦為了漢國利益,

寧肯餓死饑民也不准他們逃亡敵國,蕭何一方面順承劉邦旨意,一方面修正劉邦的做法,准許流浪他鄉,准許蓄養奴婢,同時也極盡相府之所能,設置臨時崗位,安排就業.他來了,又瘦又弱,又黃又小.從此,他伴隨蕭何幾乎十年.

他很崇拜蕭何建功立業的男兒之志,他很佩服蕭何保國為民的清官之情,他更仰慕蕭何克己奉公的廉潔之行.所以,

他追隨著蕭何,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向蕭何傾訴.制定漢律,他根據秦朝的教訓暗示,嚴刑峻法並不可怕,關鍵是要給老百姓留下生路,要輕徭薄賦,漢朝十五稅一傳為美談.他瞭解專制之下的人臣難為,勸說蕭何"有位"方才"有為",保烏紗帽也非常重要,於是蕭何就大興土木,營建未央宮,做一件阿諛之事.他深知權相難有善果,直言蕭何謀私以自保,
蕭何便經營起金融房地產.最終使劉邦蕭何翻了臉--究竟是皇上一心為了人民,還是丞相一心為了百姓?一對平民出生的君相徹底撕破了臉皮.

他只是相府中的門客,他跟秦朝什麼關係?他是召平的什麼人?他叫青鐮還是秦蓮?甚至他是男人還是女性?他的確非常神秘.

他手無縛雞之力又很有學識,擅長談古論今,理當屬於文人.他深深地瞭解"伴君如伴虎"的規律.所以,在劉邦猜忌蕭何的時候,他提出了"貪贓自汙"的全身策略.蕭何就照辦了。劉邦非常高興-------僅僅讓蕭何自己把事情"擺平"就行了,接著就把圈圍上林苑"自然保護區"作為皇上的狩獵場,驅趕百姓,擾民禍民的責任一股腦推卸給蕭何,無非是讓手下的善解人意蕭何幫忙承擔責任罷了.

不料蕭何視"名節"如性命,硬是不肯為劉邦擔過,反而讓皇上手下留情,建議一邊讓百姓耕作,一邊保護野生動物.劉邦生氣地問這如何可能!蕭何說,到秋季收穫的時候,安排百姓只收穗頭,把稿草留給小動物不就行了嗎?劉邦氣惱不過,竟然以"受賄"的罪名把蕭何下獄了!

懸念一直從古代留到現代:劉邦與蕭何,一個農民天子,一個布衣宰相,到底誰更顧惜老百姓呢?把這個難題留給後人的就是他,>只是說他是蕭何的一位"門客".

因為他太重要,他幾乎顛覆了劉邦蕭何作為"聖君賢相"的面孔.也因為他太神秘,許多人對他琢磨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