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快遞小哥變身熱搜常客,他們怎麼這麼火?

網購的興起讓現在的生活離不開快遞了,快遞小哥已經成了生活中最不能拒絕的人。形形色色的快遞小哥,有些比較邋遢,有些比較清爽俐落,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了“忙碌”二字。

相關資料統計,中國快遞 2016 年共處理 300 億件快遞,從業人員達到了 203 萬人。僅僅在去年,他們就登上了多次網路熱搜榜:#快遞小哥被打#、#快遞員替買家退貨#、#內蒙古小哥騎馬送快遞#、#快遞小哥打吊瓶送快遞#等話題紛紛成了人們熱議的事件,閱讀量也達到了百萬、千萬級別。

快遞小哥從去年開始放佛變成了熱搜體質,圍繞他們的話題仍在不斷新增。

工資真的沒有那麼高,但也沒有縮水

江湖上一直傳說順豐快遞小哥的待遇是行業中最好的,月入一萬五都是正常現象,這讓不少上班族都羡慕不已。

之前我們說過,根據順豐最新發佈的年報進行粗略計算,順豐快遞小哥2015年月薪過萬,但2016年則降至6000多元,收入似乎大幅縮水。但考慮到外包以及結構優化等干擾因素,他們的工資應該並不止這些。3月14日,順豐就員工工資縮水問題進行回應,2016年上半年順豐員工的平均工資均在八千多元。雖然沒有外界傳說的“月薪過萬”,但也沒有縮水,待遇還是不錯的。

快遞小哥紛紛轉行送外賣?可能只是“兼職”

之前網上有消息,說快遞小哥紛紛跳槽幹起了外賣,因此快遞行業出現了“倒閉潮”。但經過有關部門的關注和相關企業的澄清說明,這個謠言也不攻自破了。

快遞小哥轉行外賣的情況屬實,但並沒有那麼嚴重,依然有大量快遞小哥選擇留守在物流終端,為使用者送上他們期待已久的快遞包裹。但最後一公里的共用越來越明顯,卻是行業的趨勢。因為兩個業務的交叉性,

也許以後快遞小哥只要有單、時間上允許就能在派件的間隙中送幾單外賣。現在這樣的情況也不少見,如果將所有最後一公里的配送人員都整合成一個平臺,也許未來就有商機!

練就一身“功夫”,成就未來的“奧運冠軍”

現在很多的社區、校園都因為快遞車輛難管理或者包裹擺放秩序差,拒絕快遞小哥的進入。這也給快遞小哥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和苦惱:不送貨上門可能會收到投訴、進園區需要交納額外的管理費用、逗留時間過長可能會受到保安的驅逐……

近日,一位一身“功夫”的快遞小哥走紅網路,因為學校的限制,他不能進入校區送貨。但他想出了另一種方法解決:像仍橄欖球一樣扔給學生。

快遞小哥通過這種方式將包裹送到學生手上,學生並不反感,反而很樂意去接扔來的包裹——方式雖然挺“有趣”,但簽收的問題怎麼辦……要知道熟能生巧,長時間這樣下去,快遞小哥或許能成下一個(鉛球)“奧運冠軍”。

隨著快遞量越來越大,快遞小哥已然成為了無可替代、讓人日思夜想的人。他們從去年開始經常登上熱搜,或許就是因為這個特性吧。

更多精彩請關注:物流情報局(wuliuqingbaoju)

學生並不反感,反而很樂意去接扔來的包裹——方式雖然挺“有趣”,但簽收的問題怎麼辦……要知道熟能生巧,長時間這樣下去,快遞小哥或許能成下一個(鉛球)“奧運冠軍”。

隨著快遞量越來越大,快遞小哥已然成為了無可替代、讓人日思夜想的人。他們從去年開始經常登上熱搜,或許就是因為這個特性吧。

更多精彩請關注:物流情報局(wuliuqingbao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