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養老金空賬4.7萬億,年輕人還能否領到退休金?

最近,關於養老金方面有二大重磅消息:一個是人社部公佈退休職工養老金上漲幅度,

人均增加5.5%;另一個是養老金支出亮起了“黃燈”,個人帳戶“空賬”4.7萬億。這喜憂參半的消息,既讓退休人員感到高興,又讓遠未到退休年齡的中青年人感到一絲憂慮。

現在多數企業都會給員工上“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而所謂的養老保險,就是指我們每個月繳納一定比例的錢,然後就能夠在滿足一定年限或者退休後就按比例拿到相應數量的養老金,

作為基本生活的保障。

而在國外發達國家養老金範疇則更加寬泛,職工在退休後除了能收到基本的養老金外,還可能包括企業年金、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等。而在國內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保險並不普及,因此一般談到養老金,多是指國家強制的基本養老保險。

實際上,我們每月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是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

按照養老保險繳費的比例:企業每月按照其繳費的總基數的20%繳納,職工則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

而上面所稱的“繳費基數”,一般是指本地區在崗職工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值得一提的是,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存入個人帳戶,而企業替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則歸入各地統籌帳戶。

問題來了,現在的養老金出現虧損,究竟是虧在哪兒了?我想主要虧在二個方面:一是,

部分地區養老金統籌部分收不抵支。人社部發佈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5》顯示,2015年度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陝西和青海六省份的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當期收不抵支。其中,黑龍江收入比支出少183億元,遼寧、吉林也收支相差105億元、41億元。

另一個,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職工每月繳納的養老金個人帳號的“空帳”,中國社科院的一份報告則指出“空賬”現象,

引發媒體關注。數字顯示,2015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累計記帳額(即“空賬”)達到4.7萬億元,而當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額只有3.5萬億。

這意味著,即使拿出所有城鎮養老保險基金結餘去填補個人養老金的漏洞,那也有1萬多億的漏洞。

更要命的是,我國提前進入到了老齡化社會。公開資料顯示,建國初,我國65歲以上的老人占比不到4.5%,到1980年未超過5%,

30年來增長了0.5個百分點,而到了2010年,這一比例提高到了8.9%。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過2.1億。

與此同時,我國年輕人供養老人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大,贍養比由過去的3.3;1,降至現在的2.9:1。養老專家預計,到2030年,我國的贍養比1.6:1。所以未來養老金支不抵收現象可能會愈加嚴重法解決,僅靠養老基金自身無法修復。

筆者拿魚塘打比喻,養老金是個魚塘,養老金結餘就是魚塘裡的水,一條小溪流進來,一條流出去,流出去給了50後、60後,流進來的錢是70後、80後、90後的在崗職工。可能有人會問,老一代人為社會創造的財富去哪兒了?在計劃經濟時代,其剩餘價值支援國家經濟建設。

針對我國養老金出現收不抵支的情況,按照國際慣例只有兩種辦法可以解決,但都很消極:第一是,提高退休年齡。有調查指出,部分60歲以上人群本身就希望能“多幹幾年“,拿到更多養老金。但是廣大低層的勞動者認為,自己辛苦幹了一輩子,希望早點退下來安度晚年。還有專家表示,延遲退休會使老人退不下來,青年人上不了崗,給就業帶來很大壓力。

第二是,降低基本養老保險水準。但這在國內根本行不通,這既有物價水準逐漸上升,為了維持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國家每年要給退休職工加工資。雖然,國內養老金漲幅已是連續兩年下調,2016年養老金漲幅下降至6.5%,但此前,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曾實現了11年連續以10%左右的幅度上漲。

面對養老金個人空帳出現問題,很多年輕的在崗職工擔心,當我們70後、80後、90後的人老了,養老金還能足額發放嗎?同時,養老專家做出善意提醒,當70後、80後老了的時候,已經沒有足夠的養老金了。現在就應該未雨綢繆。而筆者認為,要解除年青一代人未來的養老之憂,必須要養老基金、政府層面、個人三個方面共同來努力,缺一不可。

首先,養老保險基金不能拿著錢放在銀行裡面拿利息,現在銀行利息只有1.5%,連實際的通脹都跑不過。所以,如何讓養老保險基金通過一系列的投資運作,產生更多收益,這是養老基金所要面對的課題。

根據其官網資料,2015年末,全國社保基金資產總額1.9萬億,基金自成立以來,其年均投資收益率8.82%,累計投資收益額達到了7908億元。

近期,聽聞有千億養老金基金要入市,筆者認為,股市的二級市場的風險太大,養老金根本輸不起,所以,養老基金可參與到一級半市場進行運作,甚至可以參與到上市國企股份制改革進程中來。總之,國家重大基建投資、國企所有制改革等重大經濟領域都需要資金投資,養老金進入資本市場也肯定大有作為。

再者,養老金個人帳號出現虧空,很大程度上是歷史遺留問題,就是在計劃經濟時代,老一代人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被用作支持國家經濟建設了,而到了90年代末成立養老基金時,只能拿後面參加工作的人繳付的養老金,去支付前面的退休人員的工資。

所以,作為共和國的長子的國企、央企有責任拿出部分資產來填補養老金空轉漏洞,並且每年拿出部分紅利充盈到養老保險基金中去。同時,國家財政也應該適當的拿出一部分財政收入來填補養老保險基金的虧空。

與此同時,養老金雙軌制必須要快速並軌。一直以來,國家事業單位職工、公務員不需要繳納養老金,退休後的養老由國家財政承擔,這造成了事業單位、公務員與普通職工養老金雙軌制問題。如果將養老雙軌制儘快並軌,讓新參加工作的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也一起參與到繳納養老金的體制中來,那麼養老金的虧空問題就可以得到緩解。

最後,對於剛參加工作的年輕群體,現在就要有商業方面的保險意識。趁著自己還年輕,適當購買一些養老保險,用作年老時的保障之用。鑒於各家的產品不同,如果大家想進一步瞭解還要自己到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諮詢。

比如,萬能型壽險在扣除部分初始費用和保障成本後,保費進入個人投資帳戶,有保底收益,一般在1.75%-2.5%。除了必須滿足約定的最低收益外,還有不確定的“額外收益”。

其優勢:萬能險的特點是下有保底利率,上不封頂,每月公佈結算利率,大部分為5%-6%,按月結算,複利增長,可有效抵禦銀行利率波動和通貨膨脹的影響。但也有弊端,保險金額高,前期扣費高,投資帳戶資金少,前期退保損失大。

僅靠養老基金自身無法修復。

筆者拿魚塘打比喻,養老金是個魚塘,養老金結餘就是魚塘裡的水,一條小溪流進來,一條流出去,流出去給了50後、60後,流進來的錢是70後、80後、90後的在崗職工。可能有人會問,老一代人為社會創造的財富去哪兒了?在計劃經濟時代,其剩餘價值支援國家經濟建設。

針對我國養老金出現收不抵支的情況,按照國際慣例只有兩種辦法可以解決,但都很消極:第一是,提高退休年齡。有調查指出,部分60歲以上人群本身就希望能“多幹幾年“,拿到更多養老金。但是廣大低層的勞動者認為,自己辛苦幹了一輩子,希望早點退下來安度晚年。還有專家表示,延遲退休會使老人退不下來,青年人上不了崗,給就業帶來很大壓力。

第二是,降低基本養老保險水準。但這在國內根本行不通,這既有物價水準逐漸上升,為了維持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國家每年要給退休職工加工資。雖然,國內養老金漲幅已是連續兩年下調,2016年養老金漲幅下降至6.5%,但此前,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曾實現了11年連續以10%左右的幅度上漲。

面對養老金個人空帳出現問題,很多年輕的在崗職工擔心,當我們70後、80後、90後的人老了,養老金還能足額發放嗎?同時,養老專家做出善意提醒,當70後、80後老了的時候,已經沒有足夠的養老金了。現在就應該未雨綢繆。而筆者認為,要解除年青一代人未來的養老之憂,必須要養老基金、政府層面、個人三個方面共同來努力,缺一不可。

首先,養老保險基金不能拿著錢放在銀行裡面拿利息,現在銀行利息只有1.5%,連實際的通脹都跑不過。所以,如何讓養老保險基金通過一系列的投資運作,產生更多收益,這是養老基金所要面對的課題。

根據其官網資料,2015年末,全國社保基金資產總額1.9萬億,基金自成立以來,其年均投資收益率8.82%,累計投資收益額達到了7908億元。

近期,聽聞有千億養老金基金要入市,筆者認為,股市的二級市場的風險太大,養老金根本輸不起,所以,養老基金可參與到一級半市場進行運作,甚至可以參與到上市國企股份制改革進程中來。總之,國家重大基建投資、國企所有制改革等重大經濟領域都需要資金投資,養老金進入資本市場也肯定大有作為。

再者,養老金個人帳號出現虧空,很大程度上是歷史遺留問題,就是在計劃經濟時代,老一代人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被用作支持國家經濟建設了,而到了90年代末成立養老基金時,只能拿後面參加工作的人繳付的養老金,去支付前面的退休人員的工資。

所以,作為共和國的長子的國企、央企有責任拿出部分資產來填補養老金空轉漏洞,並且每年拿出部分紅利充盈到養老保險基金中去。同時,國家財政也應該適當的拿出一部分財政收入來填補養老保險基金的虧空。

與此同時,養老金雙軌制必須要快速並軌。一直以來,國家事業單位職工、公務員不需要繳納養老金,退休後的養老由國家財政承擔,這造成了事業單位、公務員與普通職工養老金雙軌制問題。如果將養老雙軌制儘快並軌,讓新參加工作的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也一起參與到繳納養老金的體制中來,那麼養老金的虧空問題就可以得到緩解。

最後,對於剛參加工作的年輕群體,現在就要有商業方面的保險意識。趁著自己還年輕,適當購買一些養老保險,用作年老時的保障之用。鑒於各家的產品不同,如果大家想進一步瞭解還要自己到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諮詢。

比如,萬能型壽險在扣除部分初始費用和保障成本後,保費進入個人投資帳戶,有保底收益,一般在1.75%-2.5%。除了必須滿足約定的最低收益外,還有不確定的“額外收益”。

其優勢:萬能險的特點是下有保底利率,上不封頂,每月公佈結算利率,大部分為5%-6%,按月結算,複利增長,可有效抵禦銀行利率波動和通貨膨脹的影響。但也有弊端,保險金額高,前期扣費高,投資帳戶資金少,前期退保損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