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外媽媽支持孩子拒絕分享玩具,惹爭議,你覺得呢?

話說,很多孩紙可能從小都會被自己爸媽教導,要學會和分享自己的東西,例如自己的玩具給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等等...

然而,最近國外一個媽媽,卻做了截然不同的一件事,引起了網上非常熱烈的討論...

照片裡這個女人叫Alanya Kolberg,她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和她一起拍照的是她的小兒子Carson。

前段時間,Alanya帶著兒子去公園玩耍,兒子帶著心愛的玩具,高高興興的準備開玩,這時候,有幾個小盆友跑來要和他一起玩。

這是一個很經常遇到的場面,

一般家長在這種情況下,都會讓孩子拿出玩具來給其他的小朋友玩,儘管自家的娃肯定很不情願....

然而,這個母親這時候,清清楚楚的告訴自己兒子——你沒必要和別人分享。

她的這個舉動瞬間引起了在場的大人們的不滿。他們感覺這個母親簡直做了一個壞榜樣,他們對她的“自私”投去了鄙視的目光。

回去以後,Alanya把整件事的始末和自己的想法寫在了網上,沒想到被轉發了超過二十萬次,

Alanya這樣寫道:

“我的孩子沒義務和你分享!”

“我們一走進公園,就有超過6個孩子圍了上來,他們都表示想要玩Carson的變形金剛,玩具模型和卡車。”

“他看起來很不情願,當那些孩子們開始伸手拿那些玩具的時候,他把它們緊緊的抱在胸前,看著我。”

“你可以拒絕,Carson,”我說,“你拒絕就好,不用說什麼。”

“於是,他立馬就拒絕了那些孩子。然後這些孩子跑來跟我投訴說Carson不願意分享。”

這時候我說

“他確實沒必要分享,他已經拒絕了,如果他想要分享的話,他會跟你們分享的。”

“我的這個行為,立即讓很多其他家長對我不屑一顧。但我是這樣認為的,”

“如果我,一個成年人,走進一個公園吃三明治,我會被這裡的任何一個陌生人要求分享三明治嗎?”

“不會!任何一個守規矩的陌生成年人,都不會伸手來拿我的三明治。他們會因為我的拒絕而表現出不高興嗎?也不會。”

“所以,

當你對我不屑一顧,認為我和我的兒子很沒有禮貌的時候,究竟是誰更沒有禮貌呢?”

“是那個不願給這些孩子玩具的人,還是那些在他人明顯不情願的情況下還強行索要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的陌生人呢?”

“我的目的就是想要告訴我的孩子如何像一個大人一樣行為處事。”

“我知道有些大人從小就不知道如何去和人分享,但是我也知道有更多的人不知道如何去拒絕,如何去劃清界限,

或者說如何去好好照顧自己。我就是其中之一。”

“無論如何,Carson只會把玩具和我們在公園遇到的我朋友女兒分享。因為他只想用這些玩具給小姑娘一個驚喜,而不是和那些貪心的男孩子分享。”

“下次當你的小寶貝跑來告訴你他因為其他孩子沒有和他分享而生氣的時候,請記得告訴他我們沒有生活在一個當別人一旦開了口你就必須犧牲自己的一切來滿足他的世界。反正我不會這樣教我的孩子。”

這個母親[不必分享]的想法,在網上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很多網友對這個觀點表示了贊同。

“她不是在教自己的兒子完全不要分享——他帶著玩具是為了分享,只不過是想和他的朋友分享,而不是跑來要玩具的一群完全不認識的人。照她這個解釋,她是正確的。”

“我女兒的看護其實也一直這樣教她照顧的孩子們。他們沒有分享的義務!他們不玩玩具,其他的孩子可以接著玩,但是他們不需要正在玩的時候停下來然後所謂的分享給別人。我完全贊同。”

“孩子們需要分享公共設施比如公園裡的那些玩具,滑梯和秋千等。但是他自己的東西比如體恤或者鞋子之類的,他沒有必要分享自己的私人物品。真可笑,現在人真瘋狂。”

“分享東西給完全的陌生人與共用公共資源或者分享玩具給自己的兄弟是完全不一樣的。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定的,我完全同意。我已經受夠了自己的東西被人偷走或者弄壞了。

“那些陌生的小孩,不准拿走那些我努力掙錢買來的玩具!”

“有些人根本不能理解她想表達的意思。她不是不讓孩子分享,她是在教孩子從容的自主裁定和控制。沒人有義務和陌生人分享。先要破冰,大多數孩子在放鬆和準備好以後是很願意分享的。”

當然,同樣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

“把分享三明治和分享玩具拿來對比本來就不是一個好主意。而且,大人和孩子可不一樣。孩子的社會屬性更強,他們沒有那麼多需要控制的,也非常喜歡和其他孩子玩耍。”

“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我不認為分享玩具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因此而有心理障礙。這個推文簡直是莫名其妙,荒唐至極。”

“與其先婊裡婊氣的表現,然後又跑去推文,你怎麼不讓你孩子交點朋友呢?要不教一教那些家長怎麼表現得和孩子不一樣?不是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只不過你出於某些原因希望你的孩子感覺被世界傷害了唄。”

“這其實是非常有害的思維方式。你這樣做其實是強化孩子那種需要擁有一切,無論是自己的東西還是別人的東西的感覺。這可不好。”

好吧,

所以你覺得應不應該分享?

請記得告訴他我們沒有生活在一個當別人一旦開了口你就必須犧牲自己的一切來滿足他的世界。反正我不會這樣教我的孩子。”

這個母親[不必分享]的想法,在網上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很多網友對這個觀點表示了贊同。

“她不是在教自己的兒子完全不要分享——他帶著玩具是為了分享,只不過是想和他的朋友分享,而不是跑來要玩具的一群完全不認識的人。照她這個解釋,她是正確的。”

“我女兒的看護其實也一直這樣教她照顧的孩子們。他們沒有分享的義務!他們不玩玩具,其他的孩子可以接著玩,但是他們不需要正在玩的時候停下來然後所謂的分享給別人。我完全贊同。”

“孩子們需要分享公共設施比如公園裡的那些玩具,滑梯和秋千等。但是他自己的東西比如體恤或者鞋子之類的,他沒有必要分享自己的私人物品。真可笑,現在人真瘋狂。”

“分享東西給完全的陌生人與共用公共資源或者分享玩具給自己的兄弟是完全不一樣的。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定的,我完全同意。我已經受夠了自己的東西被人偷走或者弄壞了。

“那些陌生的小孩,不准拿走那些我努力掙錢買來的玩具!”

“有些人根本不能理解她想表達的意思。她不是不讓孩子分享,她是在教孩子從容的自主裁定和控制。沒人有義務和陌生人分享。先要破冰,大多數孩子在放鬆和準備好以後是很願意分享的。”

當然,同樣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

“把分享三明治和分享玩具拿來對比本來就不是一個好主意。而且,大人和孩子可不一樣。孩子的社會屬性更強,他們沒有那麼多需要控制的,也非常喜歡和其他孩子玩耍。”

“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我不認為分享玩具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因此而有心理障礙。這個推文簡直是莫名其妙,荒唐至極。”

“與其先婊裡婊氣的表現,然後又跑去推文,你怎麼不讓你孩子交點朋友呢?要不教一教那些家長怎麼表現得和孩子不一樣?不是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只不過你出於某些原因希望你的孩子感覺被世界傷害了唄。”

“這其實是非常有害的思維方式。你這樣做其實是強化孩子那種需要擁有一切,無論是自己的東西還是別人的東西的感覺。這可不好。”

好吧,

所以你覺得應不應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