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項羽創業第二把雙刃劍——能力超強的領導該何時退居二線?

作為領導者,項羽具有超強的業務能力

首先,來看項羽個人為創業所做的準備與所具備的職業素養:

1. 身高八尺有餘(大約一米九),“力能扛鼎”,天生的身體條件和神力。(鄭重提醒:創業是一場馬拉松,

沒有好身體,不要創業)

2. 睥睨天下的雄心壯志。看到出遊的秦始皇,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非同常人,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創業沒有宏大的理想,怎麼能堅持?)

3. 學“萬人敵”的兵法,“才氣過人”。有勇有謀,才華橫溢,勇氣超過一般人。業務技能與業務創造力、行動力都具備了。(創業者沒有業務能力怎能開拓局面?)

其次,來看項羽作為一線創業者所取得的光榮業績:

1. 一劍斬殺會稽郡守殷通,然後在郡府一連殺了一百來人,剩下的人都嚇得趴在地上不敢動。宣告正式反秦,和叔叔項梁創建項氏企業。

2. 首戰告捷,攻下城陽。繼續西進,在濮陽東大敗秦軍。和劉邦一路打到雍丘,殺了丞相李斯的大兒子李由。

3. 戰爭史上盪氣迴腸的經典戰役:巨鹿之戰。

秦將王離(王翦的孫子,王翦率軍滅了項羽爺爺項燕率領的楚軍)率20萬大軍包圍趙國。外面還有秦將章邯的20萬大軍做援手。項羽率5萬楚軍破釜沉舟,九戰九捷,大敗秦軍,活捉王離。

那時,十幾路救援的諸侯大軍都被秦軍嚇破了膽,不敢出營迎戰。最彪悍的大將章邯也倒吸一口涼氣,後來多次被項羽打敗,點名要投降項羽,不把其他諸侯放在眼裡。(要知道章邯可是項羽的大仇人,

叔叔項梁就死在章邯手裡。

由此也可以看出項羽的心胸與格局:凡是對反秦有利的,就可以合作)清朝名臣李光地說:“項羽精采,最是沉船破釜,能斷而行,所以成破秦之功。”把巨鹿之戰作為反秦的最大功勞。

4. 空前絕後的戰爭奇跡:彭城之戰。劉邦趁項羽率軍東向攻打田榮平定齊國之亂的時候,糾集各諸侯軍56萬人,傾巢而出,攻下項羽的後方根據地——彭城。

項羽腹背受敵,盟友背叛,形勢相當危機。項羽當機立斷,派手下將領率領大部隊繼續攻打田榮,自己帶領3萬精兵日夜兼程,繞道千里,趕到彭城的後方,在早晨發動偷襲,殺死聯軍十余萬人,聯軍逃跑時,又有十余萬人落水而死。劉邦倉皇而逃。

5.與劉邦的拉鋸戰,與其他叛亂的諸侯王同時開展。這邊廂與劉邦正廝殺,那邊廂諸侯叛亂,項羽騎馬帶兵,迅速平定,回來再繼續與劉邦酣戰,

繼續大敗劉邦。

缺乏領導力,缺乏適時退居二線讓下屬立功的管理能力

只有一個項羽,一頭獅子再英勇,也敵不過一群狼的持續圍攻。垓下之圍,高傲的項羽突圍後,在烏江自刎。空留千古悲歎!

且不說項羽失敗是因為性格缺陷、不會用人、婦人之仁、殘暴屠城等等,項羽作為項氏企業的創始人,卻沒有領會領導者這一角色的工作職責,缺乏管理才能,導致才華成為一把雙刃劍。傑克•韋爾奇說:“在你成為領導者之前,成功的全部就是自我成長;當你成了領導者,成功的全部就變成説明他人成長。”

劉邦有蕭何幫他理財徵兵,做好後勤保障,有張良幫他運籌帷幄,做好天下籌畫,有韓信幫他鞍前馬後,做好臨陣一擊,還有陳平、樊噲諸多豪傑。

項羽有誰?誰幫他做後勤工作,打仗是需要錢的,我們不要從道德上指責項羽屠城與掠奪財寶,因為戰爭的本質就是消滅敵人,項羽的士兵也是要帶著工資上戰場的;誰幫他做謀劃天下的工作?只有一個範增,七十多歲,與二十多歲的項羽,思維方式就不一樣,很難找到共同的話語;誰幫他出兵,降將章邯、司馬欣等人嗎?

他的超強的業務能力,親力親為的作風,讓他一直在第一線做業務,下屬幾乎沒有成長的空間,估計他也看不上不如他的下屬,所以韓信走了、陳平走了……他忙於做業務,幾乎沒有時間做大局的統籌工作,戰爭的緊迫性使他更沒時間培養人才。當太史公寫到項羽帶兵南征北戰、東突西圍;腹背受敵不得不千里奔波時,是否會為項羽一個人孤寂落寞的背影在戰爭的血色殘陽中更加淒涼而傷心流淚?

才華是一把雙刃劍,作為領導者的你,體會到了嗎?

會繼續推出項羽創業的第三把雙刃劍,敬請關注!

項羽作為項氏企業的創始人,卻沒有領會領導者這一角色的工作職責,缺乏管理才能,導致才華成為一把雙刃劍。傑克•韋爾奇說:“在你成為領導者之前,成功的全部就是自我成長;當你成了領導者,成功的全部就變成説明他人成長。”

劉邦有蕭何幫他理財徵兵,做好後勤保障,有張良幫他運籌帷幄,做好天下籌畫,有韓信幫他鞍前馬後,做好臨陣一擊,還有陳平、樊噲諸多豪傑。

項羽有誰?誰幫他做後勤工作,打仗是需要錢的,我們不要從道德上指責項羽屠城與掠奪財寶,因為戰爭的本質就是消滅敵人,項羽的士兵也是要帶著工資上戰場的;誰幫他做謀劃天下的工作?只有一個範增,七十多歲,與二十多歲的項羽,思維方式就不一樣,很難找到共同的話語;誰幫他出兵,降將章邯、司馬欣等人嗎?

他的超強的業務能力,親力親為的作風,讓他一直在第一線做業務,下屬幾乎沒有成長的空間,估計他也看不上不如他的下屬,所以韓信走了、陳平走了……他忙於做業務,幾乎沒有時間做大局的統籌工作,戰爭的緊迫性使他更沒時間培養人才。當太史公寫到項羽帶兵南征北戰、東突西圍;腹背受敵不得不千里奔波時,是否會為項羽一個人孤寂落寞的背影在戰爭的血色殘陽中更加淒涼而傷心流淚?

才華是一把雙刃劍,作為領導者的你,體會到了嗎?

會繼續推出項羽創業的第三把雙刃劍,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