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五一出遊騎什麼車?共用單車兩強爭霸,但新玩家為什麼還在入局?

明天就是五一假了,想來各位出遊的朋友少不了要在春光中騎車遊覽一番,不過,赤橙黃綠青藍紫,各種共用單車你準備騎哪一種呢?對於有選擇困難症的小編來說,真的好糾結。

只能無語問蒼天,為什麼有這麼多種共用單車,為什麼還在不斷增加呢?

雖然共用單車看似已進入摩拜ofo兩強爭霸的局面,但第三名之後的玩家卻並沒有停止入局和融資的步伐。

據報導,今年4月25日,由你單車UniBike宣佈獲1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未披露。這是其繼去年11月獲得摩拜單車百萬級preA輪融資後,

拿到的第二筆融資。

再往前追溯,4月17日,Hellobike宣佈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據悉,此次融資由成為資本領投,A輪及A+輪進行投資的老股東跟投;同日,1步單車宣佈完成B輪融資,中海外資本、川商投興創基金戰略投資,具體金額未公佈。

層出不窮的中小平臺融資事件,使得共用單車領域分外喧囂。

01

這麼多入局者到底在pk什麼?

目前的單車市場,已經從最開始的小黃小橘變得五彩繽紛。已入局者排兵佈陣,新入局者趨之若鶩,這個市場已由最初的ofo、摩拜“橘黃之戰”演變為目前的“彩虹之戰”,那賽道上的競爭者們主要pk的是什麼呢?

最早介入共用單車領域的公司是ofo和摩拜,一個成立於2014年12月,一個成立於2015年1月。

其他平臺大多是這一年來才開始發力共用單車領域。雖說移動端時代的到來為共用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網約車大戰已經培養了用戶的付費習慣,但整個共用單車市場就目前而言,不管是賽道上的選手還是用戶數,遠未達到飽和狀態,並且這個領域的尚處於早期,商業模式還不清晰。

互聯網時代,任何項目,大家拼到最後,拼的都是用戶。而用戶數按照類型又可以分為總用戶數、留存用戶數和變現用戶數。

各家單車的PK之戰就集中在各層級的用戶身上。

02

資本缺位,中小玩家只能退守一隅

如若從資本、資源等優勢層面對摩拜ofo發起挑戰,進入更晚的中小玩家顯然沒有“天時”。

不過,“地利”是有可能存在的。隨著共用單車需要深度下沉的“傳統”屬性日益明顯,

根據地域劃分的“獨立王國”和依託政府建立的服務合作關係,令這一差異化競爭成為中小玩家新的救命稻草。

在共用單車領域,資本早已成為硬性的准入條件。這也是摩拜ofo業已建立的行業門檻。由於共用單車是個需要親自採購單車的“重”產業,融資額便幾乎直接決定了單車廠商的投入單車總數。

投入車輛數量上的劣勢,使得共用單車領域第三名之後的玩家,幾乎不可能再具備摩拜、ofo這樣全國性的廣域投放能力,如若與摩拜、ofo在一二三四線全面對標,幾無勝算。

這主要由於共用單車需要保證單個地域的覆蓋密度,並不能犧牲單個地域的投放量以完成更多地域的覆蓋。

這一系列原因決定了第三名之後的玩家在資本能力有限的現狀下,只能縮短戰線、對較少城市進行覆蓋。

03

當地語系化資源的賭注

不過,正是這一妥協性戰略,卻已經開始對摩拜、ofo形成了一些威脅。“摩拜ofo就像是石子,快把杯子都塞滿了,這時候再想插入進去,最經濟的方式不是繼續放石子,是放沙子”。

一些先期沒有成為主戰場的二三線城市,便是留給“沙子”的空隙。

雖然二三線城市的單個市場容量遜於一線城市,但由於摩拜ofo在這類城市的優勢並不穩固,投放實力有限的中小玩家對摩拜ofo的撬動難度,相較而言並不大;如果能在這些地域成功建立穩定用戶群,便能在共用單車領域“喝口湯”。

不僅如此,在這一區域市場思路下,部分中小玩家甚至開始聚焦於單個城市的共用單車市場,諸如新入局的“1步單車”,只在成都本地運營。

不過,區域市場對準入門檻的降低,並不意味著資本上存在弱勢的中小玩家在巨頭面前笑到最後。此時,深耕於當地語系化市場的區域玩家們,如果能拿出足夠的當地語系化資源,才有可能從“地利”上取勝。

當地語系化資源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1、政府關係資源。

2、本地企業園區、校園資源。

如若中小玩家能在上述兩類資源上有所深耕,確實有可能會在摩拜ofo完全滲透城市前,將自身的規模進行穩固。

04

政府力量或成競爭格局變數

然而,如若將上述本地資源尤其是政府資源的優勢進行進一步放大,極有可能出現新的機會。此時,共用單車企業與政府的關係不再停留在維繫政策關係層面上,而是需要上升到更上層的合作上。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與政府達成的緊密合作關係,在三四線城市,原本就具有較大的緊迫性。

從永安行當前進軍的多個三四線城市看,當前面向的人群還只是20-30歲年齡段的人,45歲以上騎共用單車的相對較少。但考慮到三四線城市比一線城市相對高的中老年人口占比,如若要想讓共用單車在這些地區真正成氣候,這部分非互聯網核心人群無法忽視。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很簡單:推出共用單車卡、找線下跟商超合作代賣,尤其是與當地一卡通公司合作、將共用單車納入到一卡通體系,是最好不過的辦法。

此時,原本與政府就有合作的共用單車廠商,就有可能通過一卡通這類合作,在區域市場上獲取優勢。而地方政府,在這一模式中將成為十分重要的變數。

共用單車崛起時間並不長,先有從校園運營起家的ofo,隨之而來的是擁有政府存量資源的摩拜單車、有傳統自行車商做戰略合作方的小鳴單車和優拜單車以及有芝麻信用做背書的騎唄單車,但這還遠遠沒有結束,小鹿單車攜電動單車而來,hellobike、野獸騎行、1度單車等攜重金而至。

現有的入局者,不管是在市場份額、硬體設施、運營還是盈利方向上,都還有極大進步和探索空間。未來的競爭將會逐漸加劇。

培訓師資預約、商務合作、投稿請聯繫我們。

使得共用單車領域第三名之後的玩家,幾乎不可能再具備摩拜、ofo這樣全國性的廣域投放能力,如若與摩拜、ofo在一二三四線全面對標,幾無勝算。

這主要由於共用單車需要保證單個地域的覆蓋密度,並不能犧牲單個地域的投放量以完成更多地域的覆蓋。

這一系列原因決定了第三名之後的玩家在資本能力有限的現狀下,只能縮短戰線、對較少城市進行覆蓋。

03

當地語系化資源的賭注

不過,正是這一妥協性戰略,卻已經開始對摩拜、ofo形成了一些威脅。“摩拜ofo就像是石子,快把杯子都塞滿了,這時候再想插入進去,最經濟的方式不是繼續放石子,是放沙子”。

一些先期沒有成為主戰場的二三線城市,便是留給“沙子”的空隙。

雖然二三線城市的單個市場容量遜於一線城市,但由於摩拜ofo在這類城市的優勢並不穩固,投放實力有限的中小玩家對摩拜ofo的撬動難度,相較而言並不大;如果能在這些地域成功建立穩定用戶群,便能在共用單車領域“喝口湯”。

不僅如此,在這一區域市場思路下,部分中小玩家甚至開始聚焦於單個城市的共用單車市場,諸如新入局的“1步單車”,只在成都本地運營。

不過,區域市場對準入門檻的降低,並不意味著資本上存在弱勢的中小玩家在巨頭面前笑到最後。此時,深耕於當地語系化市場的區域玩家們,如果能拿出足夠的當地語系化資源,才有可能從“地利”上取勝。

當地語系化資源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1、政府關係資源。

2、本地企業園區、校園資源。

如若中小玩家能在上述兩類資源上有所深耕,確實有可能會在摩拜ofo完全滲透城市前,將自身的規模進行穩固。

04

政府力量或成競爭格局變數

然而,如若將上述本地資源尤其是政府資源的優勢進行進一步放大,極有可能出現新的機會。此時,共用單車企業與政府的關係不再停留在維繫政策關係層面上,而是需要上升到更上層的合作上。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與政府達成的緊密合作關係,在三四線城市,原本就具有較大的緊迫性。

從永安行當前進軍的多個三四線城市看,當前面向的人群還只是20-30歲年齡段的人,45歲以上騎共用單車的相對較少。但考慮到三四線城市比一線城市相對高的中老年人口占比,如若要想讓共用單車在這些地區真正成氣候,這部分非互聯網核心人群無法忽視。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很簡單:推出共用單車卡、找線下跟商超合作代賣,尤其是與當地一卡通公司合作、將共用單車納入到一卡通體系,是最好不過的辦法。

此時,原本與政府就有合作的共用單車廠商,就有可能通過一卡通這類合作,在區域市場上獲取優勢。而地方政府,在這一模式中將成為十分重要的變數。

共用單車崛起時間並不長,先有從校園運營起家的ofo,隨之而來的是擁有政府存量資源的摩拜單車、有傳統自行車商做戰略合作方的小鳴單車和優拜單車以及有芝麻信用做背書的騎唄單車,但這還遠遠沒有結束,小鹿單車攜電動單車而來,hellobike、野獸騎行、1度單車等攜重金而至。

現有的入局者,不管是在市場份額、硬體設施、運營還是盈利方向上,都還有極大進步和探索空間。未來的競爭將會逐漸加劇。

培訓師資預約、商務合作、投稿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