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莎娃這個時候回歸網壇,這是要“一路推平”的節奏?

【俄羅斯龍報網】正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行的保時捷網球大獎賽是俄羅斯網球名將莎拉波娃15個月禁賽期滿後參加的首項賽事,拿著主辦方為其發放的外卡,這位前世界第一26日正賽首輪中直落兩盤擊敗義大利老將文奇後又在27日擊敗同胞馬卡洛娃成功晉級八強,

接下來她將和愛沙尼亞選手孔塔維特爭奪一個半決賽席位。莎拉波娃的此次回歸既有讚美之聲也充滿爭議。

莎娃回歸球場:最美妙的感覺

自2004年17歲的莎拉波娃奪得溫布林頓網球公開賽冠軍以來,

莎拉波娃一直是女子網壇的領軍人物之一,容貌姣好的莎拉波娃在商業和時尚領域也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更是長期位居世界最富有女子運動員榜首。

《深圳晚報》報導, 然而在2016年1月1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首次將米屈肼納入違禁藥品名單後,5屆大滿貫賽事冠軍得主莎拉波娃被證實在年初澳網期間尿檢中米屈肼呈陽性。國際網球聯合會當年6月宣佈,

莎拉波娃2016年澳網成績無效,並禁賽兩年。此後,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將莎娃的禁賽期縮減至15個月,禁賽期從2016年1月26日開始執行。

此次在斯圖加特舉行的保時捷網球大獎賽是莎拉波娃15個月禁賽期滿後參加的首項賽事,備受各方關注。對於莎娃本人而言,此次回歸意義同樣重大,莎拉波娃在複出後的首場比賽中擊敗義大利老將文奇後表示,站在球場上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感覺。

“雖然很久沒有比賽,但我已經打了很多年,每當踏入球場,我就會心無旁騖。”莎拉波娃說。

莎娃獲外卡參賽 眾多球星“不爽”

不過遠不是所有人對莎拉波娃的回歸感到開心,由於莎娃此次在斯圖加特是拿著主辦方發出的外卡參賽,

此項作法立即引發了眾多網球明星的非議。

北京人民網報導,前世界第一、丹麥球星沃茲尼亞奇認為這是對其他球員的“不尊重”,羅馬尼亞名將哈勒普認為這對年輕球員沒有樹立好形象,科內特直言這是“可恥的”,加拿大名將布沙爾更是直言“她是個騙子”。但莎娃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斯圖加特的複出首秀,能容納4500人的球場座無虛席、到場媒體超過200位、全球範圍內關注的電視觀眾過億、連沒有任務的裁判和沒有比賽的球員都跑到球場去看這場比賽……從商業效應的角度來看,

斯圖加特賽給莎娃派出這張外卡真是賺大發了。賽事總監說,光是媒體的熱情就足以讓他們感到難以置信:“畢竟我們不是大滿貫賽事,《紐約時報》等媒體以前從來沒對我們感興趣過。”

莎娃成網球賽事票房“及時雨”

事實上,斯圖加特保時捷大獎賽組委會為莎娃提供外卡的同時,將賽事首輪比賽時間安排在4月26日也頗具玩味,這是因為這正好是莎娃禁賽結束後的第一天。其實,除了斯圖加特賽在積極“籠絡”莎娃外,連四大滿貫中的法網、溫網也在積極“拉攏”莎娃。

向來自視甚高的法網竟然放下身段來拿莎娃的外卡問題反復炒作,被球迷挖苦稱“蹭熱度到了不要臉的地步”;連以形式古板著稱的英國人也在考慮給莎娃發放溫網外卡的可能性。

眾多賽事對莎娃趨之若鶩一方面證明了她巨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世界女子網壇缺乏除小威、莎娃外有全球影響力的球星的現實。尤其是在如今小威因為懷孕已經提前賽季報銷,在這種情況下,莎拉波娃的回歸對於後面一系列賽事來說簡直就是“及時雨”。

而莎娃自己對於那些批評的言論也不在乎:“言語和媒體文章並非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這些年來我深諳此理,場上發生的才是關鍵。”可見,只要有賽事給她外卡,她都不會拒絕,而只要她站上賽場,就是票房的有力保證。

服用米曲肼遭禁賽 莎娃是俄美鬥爭的“犧牲品”?

事實上,自莎娃陷入服用米屈肼的“興奮劑醜聞”後,關於莎娃是否是俄美政治鬥爭延伸到體育賽事打壓的問題一直備受爭議。

2016年1月1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首次將米屈肼納入違禁藥品名單,6月莎娃因服用該藥“落馬”。莎娃解釋稱,她的家族有糖尿病史,本人也有缺鎂等問題。鑒於此,自2006年起,她便長期服用米曲肼藥物,當時這並不在違禁藥品名單內。2015年12月22日,莎娃曾收到過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郵件,上面可以查到最新被列入的違禁藥品清單,但她和團隊沒有點開這個連結。

米屈肼在東歐被視為治療心絞痛、心肌梗的常用藥。據中新網報導,在體育領域中,只要運動員所受的不是傷筋動骨的重大傷害,米屈肼幾乎可以提供運動員想要達到的任何效果,如加快傷病恢復、緩解運動疲勞、提高競技成績等,可以說米屈肼是體育領域中的靈丹妙藥。

事實上近年來俄羅斯飽受“興奮劑”醜聞困擾。據中新網報導,2015年,俄羅斯田徑協會被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曝光涉嫌“系統性”使用興奮劑。2016年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獨立調查小組再次公佈調查報告指出,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期間,俄羅斯代表團有組織地使用興奮劑。期間,一些政府官員為躲過興奮劑檢測,甚至偷換了俄羅斯運動員的送檢尿樣。雖然俄羅斯方面一直認為相關調查缺乏證據並且存在將體育“政治化”的行為,但俄羅斯方面也並未否認其國內體育界存在問題。今年3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就表示,俄反興奮劑體系未發揮作用,將啟用獨立機構承擔監管工作。

將賽事首輪比賽時間安排在4月26日也頗具玩味,這是因為這正好是莎娃禁賽結束後的第一天。其實,除了斯圖加特賽在積極“籠絡”莎娃外,連四大滿貫中的法網、溫網也在積極“拉攏”莎娃。

向來自視甚高的法網竟然放下身段來拿莎娃的外卡問題反復炒作,被球迷挖苦稱“蹭熱度到了不要臉的地步”;連以形式古板著稱的英國人也在考慮給莎娃發放溫網外卡的可能性。

眾多賽事對莎娃趨之若鶩一方面證明了她巨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世界女子網壇缺乏除小威、莎娃外有全球影響力的球星的現實。尤其是在如今小威因為懷孕已經提前賽季報銷,在這種情況下,莎拉波娃的回歸對於後面一系列賽事來說簡直就是“及時雨”。

而莎娃自己對於那些批評的言論也不在乎:“言語和媒體文章並非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這些年來我深諳此理,場上發生的才是關鍵。”可見,只要有賽事給她外卡,她都不會拒絕,而只要她站上賽場,就是票房的有力保證。

服用米曲肼遭禁賽 莎娃是俄美鬥爭的“犧牲品”?

事實上,自莎娃陷入服用米屈肼的“興奮劑醜聞”後,關於莎娃是否是俄美政治鬥爭延伸到體育賽事打壓的問題一直備受爭議。

2016年1月1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首次將米屈肼納入違禁藥品名單,6月莎娃因服用該藥“落馬”。莎娃解釋稱,她的家族有糖尿病史,本人也有缺鎂等問題。鑒於此,自2006年起,她便長期服用米曲肼藥物,當時這並不在違禁藥品名單內。2015年12月22日,莎娃曾收到過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郵件,上面可以查到最新被列入的違禁藥品清單,但她和團隊沒有點開這個連結。

米屈肼在東歐被視為治療心絞痛、心肌梗的常用藥。據中新網報導,在體育領域中,只要運動員所受的不是傷筋動骨的重大傷害,米屈肼幾乎可以提供運動員想要達到的任何效果,如加快傷病恢復、緩解運動疲勞、提高競技成績等,可以說米屈肼是體育領域中的靈丹妙藥。

事實上近年來俄羅斯飽受“興奮劑”醜聞困擾。據中新網報導,2015年,俄羅斯田徑協會被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曝光涉嫌“系統性”使用興奮劑。2016年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獨立調查小組再次公佈調查報告指出,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期間,俄羅斯代表團有組織地使用興奮劑。期間,一些政府官員為躲過興奮劑檢測,甚至偷換了俄羅斯運動員的送檢尿樣。雖然俄羅斯方面一直認為相關調查缺乏證據並且存在將體育“政治化”的行為,但俄羅斯方面也並未否認其國內體育界存在問題。今年3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就表示,俄反興奮劑體系未發揮作用,將啟用獨立機構承擔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