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太監都敢稱九千歲?從市井小無賴到風光九千歲的魏忠賢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個太監竟然膽敢自封為九千歲——這就是在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明朝大宦官魏忠賢。那麼,魏忠賢為何如此膽大包天呢?

魏忠賢

在眾多的影視作品中都存在著醜化宦官的現象,我們多見到的是女氣十足、陰陽怪氣的太監形象。然而,這種臉譜化的程式用在魏忠賢身上卻並不恰當。據朱長祚的《玉鏡新譚》稱魏忠賢“形質豐偉,言辭佞利”,更擅長唱歌、奏樂、下棋、踢球,可以說他的出眾外型和多才多藝是他晉升受寵的獨門法寶,

當然還不這一點,我們先說這個太監和宮女的戀愛,在古代宮廷中,太監和宮女長期不能過正常家庭生活,生理和心理不免失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流行一種“對食”關係。從字面上看,是男女合夥吃飯的意思,實際就是臨時夫妻。兩人雖不能真的“那個”,但意思意思也聊勝於無。

西元1620年,宋神宗駕崩,太子朱常洛即位,是為光宗,

朱由校被立為太子,光宗繼位後不到一個月,便又駕崩,於是太子朱由校繼位,史稱為熹宗。早在朱由校還不是太子之時,魏忠賢便專門伺候過他們母子,再加上與魏忠賢“對食”的客氏又是朱由校的乳母,這更為魏忠賢步步高升創造了便利的條件。朱由校繼位之後,魏忠賢立刻成為朝中一位炙手可熱的人物。

明朝熹宗

為了擴展自己的權勢,魏忠賢在客氏的支持下首先向權臣魏朝發難,隨後熹宗也站到了其乳母客氏和魏忠賢的一邊,魏朝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下被迫告病出宮,被逐往鳳陽,魏朝出宮之後,魏忠賢便指派殺手將其毒殺在前往鳳陽的路上,從此,朝中所有大權幾乎全部落入魏忠賢和客氏手中,這為他後來自封為“九千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剷除政敵之後,魏忠賢的下一步便是控制朝綱,向“九千歲”邁進。

熹宗對木工情有獨鍾,對朝政不屑一顧。魏忠賢便專門在熹宗全神貫注地做木工活之時向其上報奏章,再加上魏忠賢每做一件事情幾乎都能夠令熹宗滿意,於是熹宗越來越信任他。後來,熹宗將魏忠賢至於幾乎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到了民間很多百姓只知朝廷有魏忠賢而不知有熹宗,

魏忠賢見時機已到,便自稱為“九千歲”。

多行不義必自斃,天啟年間,魏忠賢掌控著內外廷的各種權力,為防止立太子後自己的勢力被削弱,他甚至暗中殘害了三位可能的皇位繼承人。而深知魏忠賢險惡的朱由檢艱難繼位後,甚至不吃宮內食物、深夜秉燭不眠,以求自保。在與魏忠賢你來我往、試探周旋多時之後,雙方的力量對比也由先前的強弱懸殊變為了勢均力敵,看到大勢已去的魏忠賢抱病請辭,並在前往皇陵的途中畏罪自殺。

看到大勢已去的魏忠賢抱病請辭,並在前往皇陵的途中畏罪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