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學問就有良知?《人民的名義》讓你看透!

《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道出了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的心窩子的話,從劇中也看到了那個圈子人性的扭曲與畸形的心態,人性總是在權利與愛恨中不斷走向深淵。

來看看我們這幫精英的文化水準。

據說漢東大學等同現在的211,985中法學界的一流大學!高育良曾是教授,祁同偉是高門下得意弟子,學生會主席;高的原配吳是漢大文史教授專家,祁的老婆梁璐大學教授。劉新建能倒背如流共產黨宣言,對《資本論》《國家與革命》等經典非常精通,

文字功底也非常好!

就在這樣高學問下,他們一步步腐敗,因為什麼?

梁璐的私心,吳慧芬的私利,高育良的私營,祁同偉的私權。在於一個私!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吳惠芬作為文史方面的權威專家,她應當知道歷史有很多明鑒,

在劇中她不斷“點醒”高,為高出“點子”,是她的參謀。出謀劃策時違背底線和原則,即使傷天害理也不顧惜,表情上淡定而瀟灑。

那麼這麼一群研究法學,研究人文歷史方面權威知識份子能這麼心安理得?

沙瑞金在考察完呂州月牙湖,召開省委辦公擴大會,

就易學習的問題談到了政治資源和政治生態的問題:

高育良說到“不一定所有的好幹部都要提上來做大官,當年少奇同志對掏糞工人說,我做國家主席,你掏糞,都是為人民服務嘛”。此話一出,立即遭他人反駁。

高育良不甘心,拿雷鋒同志舉例,“雷鋒同志就是個革命戰士,不還是全黨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嗎?”

會上,瞬間就炸鍋了!

言為心聲,人的學問在不斷增長,是他們將那飽讀的學問改成了詭辯。

記得沙瑞金問起高,“咱們京州到底有沒漢大幫?”

咱們的高書記是這麼回答的:“主觀上呢是沒有的,客觀上呢 應該是存在的。”

現實中那個圈子的人,那些文字遊戲、自圓其說也是因為這樣嗎?

---------------------華麗麗的分割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點擊上面【關注】。

我將分享更多好看,好玩的知識,就怕你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