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調解現場:用毛竹山換修路地?未履行的協議讓堂叔侄之間矛盾爆發!

全省地市電視臺

首檔電視調解專欄

《調解現場》

建房修路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不過對於連城縣姑田鎮上余村的村民余定貴來說,他在家門口修建的一條路卻引起了一場爭議,而這爭議的另一方,還是和自己有著血緣關係的堂叔余聲泗。如今路雖然已經修完了,爭議卻沒有結束,叔侄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深。

△節目視頻

為修道路 叔侄間起爭執

餘聲泗和餘定貴是堂叔侄的關係,兩人的房子也建在同一個山坡上,前後相鄰。

由於原本並沒有路通到餘定貴家,為了方便進出,餘定貴便打算在家門口開一條路。而要修這條路,需要經過堂叔余聲泗的毛竹山,於是餘定貴就找餘聲泗商量。

餘定貴

他(聲泗)當時不同意,不同意我就有發他火,我說我以前都那麼多位置讓給你,

我現在要開條路上去門口,你就不肯。

餘聲泗

我說有毛竹山給我換我就好,沒有毛竹山換我是不肯的。

對於餘定貴的要求,餘聲泗提出修路可以,但是要用相應的地方置換。兩人因此當下簽訂了一份協議,對於修路所造成的損失,余定貴應給予餘聲泗相應的農地等補償。但是在路修好後,餘定貴卻並未按照協議要求置換農地,兩人因此發生了爭吵。

餘聲泗認為既然兩人之前簽訂了協定,就應該按協定內容履行,但顯然餘定貴對這份協議並不滿意,也不願意履行,兩人也因此爭吵不斷,甚至起訴到了姑田法庭,法庭將這一糾紛案件轉到了連城縣人民調解委員會駐姑田法庭調解室調解。

不願換地因舊事

考慮到這起糾紛是修路引起,當事雙方又是親戚,調解室的調解員與姑田鎮調解委員會及司法所的調解人員決定直接在雙方的村裡進行調解。進行過現場調查後,調解員組織雙方進行面對面調解。

一開始,餘聲泗提出還是要按照當初簽訂的協定來履行,修路大概佔用了他一百二十平方的毛竹山,也就是餘定貴要拿出相應面積的竹山進行置換。而餘定貴則提出除非餘聲泗把之前佔用他的菜地還給他。

餘定貴說,自己不願意履行協議,是因為一直以來,餘聲泗不管是建房還是修路,都佔用過自己的林地和菜地,當時自己都沒有追究,因此這一次修路,餘聲泗也不應該向他索要補償。

對於餘定貴的說法,餘聲泗表示無法認同,當初他建房開路時佔用的地方,都和相應的人置換清楚了,並且餘定貴所說的兩丘菜地是與自己合股開路的人所有,並不是餘定貴的。

兩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相持不下。對此,調解員提出,既然當初雙方簽訂有協議,雙方還是應該在這一協定前提下進行協商。

對於調解員的提議,余定貴依然堅持要求餘聲泗把之前的兩丘菜地還給他,他才願意進行置換毛竹山。

疙瘩難解 調解陷僵局

見雙方依然不肯作出讓步,調解員又提出了另一個方案,將所有損失折合成現金進行賠償。

耐心溝通 雙方最終和解

眼見雙方情緒有些激動,調解員把雙方分別叫到了一旁,進行背靠背調解。在餘聲泗看來,如果餘定貴能按照協定的內容,進行置換毛竹山,並賠償相應的損失,他沒有意見。而餘定貴則堅持自己的意見,要求餘聲泗先歸還以前佔用的兩丘菜地。

餘定貴一直放不下心裡的疙瘩,依然不願意退讓。對於餘定貴的堅持,調解員耐心與其溝通解說,經過近一個小事的溝通協商,餘定貴最終作出了退讓,願意按照原本的協定進行置換竹山,雙方達成調解協定。

親情可貴,許多人都知道這一道理,可在遇到問題時,許多人往往會忘記親情,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親人朋友之間,產生了矛盾,發生了爭執,其實都可以坐下來,相互之間好好溝通,又有什麼不能解決呢?

記者:林海燕 謝烜卿編輯:梁豔 陳玲 責編:鄧村堯

餘定貴說,自己不願意履行協議,是因為一直以來,餘聲泗不管是建房還是修路,都佔用過自己的林地和菜地,當時自己都沒有追究,因此這一次修路,餘聲泗也不應該向他索要補償。

對於餘定貴的說法,餘聲泗表示無法認同,當初他建房開路時佔用的地方,都和相應的人置換清楚了,並且餘定貴所說的兩丘菜地是與自己合股開路的人所有,並不是餘定貴的。

兩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相持不下。對此,調解員提出,既然當初雙方簽訂有協議,雙方還是應該在這一協定前提下進行協商。

對於調解員的提議,余定貴依然堅持要求餘聲泗把之前的兩丘菜地還給他,他才願意進行置換毛竹山。

疙瘩難解 調解陷僵局

見雙方依然不肯作出讓步,調解員又提出了另一個方案,將所有損失折合成現金進行賠償。

耐心溝通 雙方最終和解

眼見雙方情緒有些激動,調解員把雙方分別叫到了一旁,進行背靠背調解。在餘聲泗看來,如果餘定貴能按照協定的內容,進行置換毛竹山,並賠償相應的損失,他沒有意見。而餘定貴則堅持自己的意見,要求餘聲泗先歸還以前佔用的兩丘菜地。

餘定貴一直放不下心裡的疙瘩,依然不願意退讓。對於餘定貴的堅持,調解員耐心與其溝通解說,經過近一個小事的溝通協商,餘定貴最終作出了退讓,願意按照原本的協定進行置換竹山,雙方達成調解協定。

親情可貴,許多人都知道這一道理,可在遇到問題時,許多人往往會忘記親情,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親人朋友之間,產生了矛盾,發生了爭執,其實都可以坐下來,相互之間好好溝通,又有什麼不能解決呢?

記者:林海燕 謝烜卿編輯:梁豔 陳玲 責編:鄧村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