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6年廣州金融十大新聞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金融系統大力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加強金融風險防控,金融業成為全市第五大支柱產業和資產規模最大的產業,
為廣州市建設“三中心一體系”和國家創新中心城市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一年,廣州金融創下多項歷史記錄:金融業增加值超越房地產業,成為全市第五大支柱產業;直接融資比重居全國大城市第一位,為企業減少融資成本超250億元;保費收入超千億,增速居全國大城市第一位,等等。

為此,廣州市金融工作局聯合廣州金融業協會評選出2016年廣州金融十大新聞。

城市因金融而興,金融因城市而盛!2017年,讓我們繼續砥礪前行,為廣州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區域金融中心而不懈奮鬥!

1.金融業成為廣州第五大支柱產業

2016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廣州金融業繼續開拓進取服務大局,大力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加強金融風險防控,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2016年共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800億元,超越房地產業,

成為全市產值第五大的支柱產業;同比增長11.1%,占全市GDP的比重達9.2%,拉動GDP增長1個百分點,成為支撐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之一。

2.廣州直接融資比重居全國大城市首位

廣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大力發展直接融資,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服務實體經濟發展。2016年全市直接融資餘額達1.35萬億元,在大城市中僅次於上海(1.48萬億元),占全省(含深圳)的60.65%;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達52.3%,居全國大城市第一位。通過直接融資,為各類企業減少融資成本超過250億元。

3.廣州多層次資本市場進入加速增長期

2016年全市上市公司累計133家,居全國大城市第4位;新三板掛牌累計348家,掛牌增長率達84.4%,居全國大城市第一位。廣州股權交易中心累計掛牌、展示企業數突破5000家,融資及流轉交易額達1003.053億元,居區域性股權市場前列。廣州在全國大城市率先審慎放開私募基金註冊,各類風險投資、股權投資機構達1700家,管理資金規模達3600億元,全國至具影響力的中國風險投資論壇自2017年起輪流在廣州、深圳舉辦。

4.廣州保險市場增速領跑全國

2016年全市共實現保費收入1166.1億元,連續10年居全國大城市第三位;同比增長64.2%,居全國大城市第一位;新增複星聯合健康保險公司、粵電財產保險自保公司2家法人機構,是我市時隔五年後再次獲批保險法人機構,全市保險法人機構由3家增至5家,保險業已成為新常態下廣州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和加快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的新亮點和新動力。

5.廣州成為全國融資租賃產業新增長極

廣州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融資租賃內外資統一管理試點,2016年共落戶融資租賃企業294家,比2015年新增134家,增速居全國大城市前列,註冊資金超過800億元,其中南沙共落戶254家,註冊資金總額約767億元,業務規模超千億;先後成立了16個飛機SPV專案公司,開展了首單跨境船舶租賃業務,廣州已成為全國融資租賃產業新增長極。

6.廣州大力實施金融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截至2016年,全市共設立了9家科技支行,全省最多。設立了首期4億元的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規模居全國首位,合計授信金額38.65億元,廣州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廣州新三板企業路演中心累計為500家高科技企業提供了融資對接服務,成功率達45%。2016年,全市科技保險累計保費1968.8萬元,累計為164家次企業提供風險保障金額559.9億元。

7. 廣州打造特色金融小鎮

3月24日,“萬博基金小鎮”正式掛牌,成為廣東省內首個掛牌的基金小鎮。10月18日,廣州市溫泉財富小鎮揭牌。萬博基金小鎮和廣州市溫泉財富小鎮定位為創業投資基金產業集聚區,主要吸引創投、天使、風投、股權投資等以實體經濟為投資物件的基金以及相關機構的進駐。此外,海珠、白雲、荔灣、花都等也在規劃建設特色金融小鎮,為各類金融企業提供理想的營商環境和配套資源。

8.廣州打造全國最完善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2016年先後設立了廣州市中小微企業信用資訊和融資對接平臺、小微企業票據貼現中心、廣州市融資再擔保公司等。9月26日,市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推進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實施方案》。10月14日,全國首個普惠金融協會——廣州市普惠金融協會成立。12月28日,廣州地鐵在全國率先實現金融IC卡受理和移動支付。廣州金融業協會成立了金融服務站委員會,2016年全市共建成社區金融服務站560家,建成農村金融服務站226家。廣州民間金融街獲批全國首個民間金融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

9.廣州打造金融人才服務高地

2016年完成修訂《廣州市高層次金融人才支持項目實施辦法》,對高層次金融人才擴大了獎勵範圍並提高了獎勵力度,2016年共評定金融領軍人才1人、金融高級管理人才64人、金融高級專業人才155人。協助金融機構新引進人才申辦人才綠卡,解決入戶指標等難題。通過“海交會”、“金交會”等平臺,大力引進海內外各類金融人才。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已連續五年為17000多名行業精英提供近10000個事業發展機會。

10.廣州打造互聯網金融創新安全港

2016年5月以來,廣州對全市33057家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機構進行了摸底排查,對24家重點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邊查邊整改。廣州金融業協會、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以來,落實監管新規,加強資訊披露,推進資金存管,做好風險預警,有力促進了廣州互聯網金融行業有序規範發展。在互聯網金融風險整體可控的基礎上,廣州大膽進行創新試驗,在全省率先開展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吸引了拉卡拉、唯品會、保利、TCL等優質企業設立27家互聯網小貸公司,居全國前列。

全市保險法人機構由3家增至5家,保險業已成為新常態下廣州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和加快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的新亮點和新動力。

5.廣州成為全國融資租賃產業新增長極

廣州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融資租賃內外資統一管理試點,2016年共落戶融資租賃企業294家,比2015年新增134家,增速居全國大城市前列,註冊資金超過800億元,其中南沙共落戶254家,註冊資金總額約767億元,業務規模超千億;先後成立了16個飛機SPV專案公司,開展了首單跨境船舶租賃業務,廣州已成為全國融資租賃產業新增長極。

6.廣州大力實施金融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截至2016年,全市共設立了9家科技支行,全省最多。設立了首期4億元的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規模居全國首位,合計授信金額38.65億元,廣州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廣州新三板企業路演中心累計為500家高科技企業提供了融資對接服務,成功率達45%。2016年,全市科技保險累計保費1968.8萬元,累計為164家次企業提供風險保障金額559.9億元。

7. 廣州打造特色金融小鎮

3月24日,“萬博基金小鎮”正式掛牌,成為廣東省內首個掛牌的基金小鎮。10月18日,廣州市溫泉財富小鎮揭牌。萬博基金小鎮和廣州市溫泉財富小鎮定位為創業投資基金產業集聚區,主要吸引創投、天使、風投、股權投資等以實體經濟為投資物件的基金以及相關機構的進駐。此外,海珠、白雲、荔灣、花都等也在規劃建設特色金融小鎮,為各類金融企業提供理想的營商環境和配套資源。

8.廣州打造全國最完善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2016年先後設立了廣州市中小微企業信用資訊和融資對接平臺、小微企業票據貼現中心、廣州市融資再擔保公司等。9月26日,市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推進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實施方案》。10月14日,全國首個普惠金融協會——廣州市普惠金融協會成立。12月28日,廣州地鐵在全國率先實現金融IC卡受理和移動支付。廣州金融業協會成立了金融服務站委員會,2016年全市共建成社區金融服務站560家,建成農村金融服務站226家。廣州民間金融街獲批全國首個民間金融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

9.廣州打造金融人才服務高地

2016年完成修訂《廣州市高層次金融人才支持項目實施辦法》,對高層次金融人才擴大了獎勵範圍並提高了獎勵力度,2016年共評定金融領軍人才1人、金融高級管理人才64人、金融高級專業人才155人。協助金融機構新引進人才申辦人才綠卡,解決入戶指標等難題。通過“海交會”、“金交會”等平臺,大力引進海內外各類金融人才。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已連續五年為17000多名行業精英提供近10000個事業發展機會。

10.廣州打造互聯網金融創新安全港

2016年5月以來,廣州對全市33057家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機構進行了摸底排查,對24家重點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邊查邊整改。廣州金融業協會、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以來,落實監管新規,加強資訊披露,推進資金存管,做好風險預警,有力促進了廣州互聯網金融行業有序規範發展。在互聯網金融風險整體可控的基礎上,廣州大膽進行創新試驗,在全省率先開展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吸引了拉卡拉、唯品會、保利、TCL等優質企業設立27家互聯網小貸公司,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