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潼南: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女能人陳春蘭

陳春蘭 記者 崔力 攝

幾年前的潼南區上和鎮青龍村,

山高溝狹路難行,滿山荒地,雜草叢生。

如今,村民們在該村一位叫陳春蘭的女能人帶領下,成立了春蘭山地蔬菜股份合作社,通過基地+農戶入股、基地+農戶合作、基地+農戶幫扶的模式,把撂荒多年的土地拾掇出來。幾十個荒坡被改造成3000多畝耕地,種上了山地蔬菜和瓜果,銷往重慶主城、貴州、四川等地。

同時,陳春蘭還成立了蔬菜同心姐妹互助組,讓當地婦女團結互助,在家門口共同致富。

近日,陳春蘭獲評重慶市三八紅旗手標兵。

回鄉創業

讓荒山變“寶地”

2010年春節,在廣州打工5年的陳春蘭回家探親,看到家鄉滿山荒地沒人管,覺得十分可惜。於是,陳春蘭萌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承包點地自己來種,把荒山好好利用起來。

“我在廣州主要做皮鞋、服裝生意,沒務農方面的經驗,當時給幾個在外地種菜的朋友打電話請教,大家都覺得這條路可行。”得到朋友們的“指點”後,

陳春蘭立馬拿出自己全部積蓄,下決心要把家鄉的荒山坡變為“聚寶盆”。

創業之初,陳春蘭採取流轉土地給租金和土地入股的方式整合土地資源,一個多月下來,百畝荒山被開墾出來,並根據當地土壤和氣候等條件,栽上了適合山地生長的南瓜、西瓜、兒菜等蔬菜瓜果。

“前些年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基地裡只有泥濘的土路,運入基地的種子、肥料和運出基地的蔬菜瓜果,

都只能靠肩挑背馱或馬兒運送。”陳春蘭告訴記者,2012年夏天收穫蔬菜時,由於天氣炎熱,有兩匹馬兒在運蔬菜出去的途中硬是給累死了。

“馬兒也是一條生命,以後再不能讓這種事發生了。”陳春蘭說,從那年起,她就開始籌措資金修建基地的公路。上和鎮黨委、政府也積極幫她爭取上級部門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援。現在,陳春蘭蔬菜基地裡的公路已修好5公里,“運輸成本降低了,

運進運出都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不斷發展

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2013年,陳春蘭成立了春蘭山地蔬菜股份合作社,目前種植規模已發展至3400餘畝。一年出產兩季蔬菜,夏季有南瓜、西瓜,冬季有兒菜,年產值數百萬元。

“以前青龍村處處荒山,現在成了咱們的‘寶地’!”村民感歎,村裡的山地盤活了,讓大家的腰包也鼓了起來。

合作社還專門預留了崗位給貧困戶,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婦女,

在這裡工作,每人日收入約60—200元。

“兩年前,我家還是貧困戶,現在已經蓋了新房,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村民趙中菊說,她家五口人,之前由於丈夫生病失去勞動能力,生活貧困。自從到陳春蘭的合作社打工後,每月能掙到3000多元。

現在,陳春蘭的蔬菜基地裡公路通了,3萬多米的灌溉設施鋪設完備,3000多米的生產便道直達菜地。

“今後我將繼續改造荒山,擴大規模,讓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來,一起走上致富路!”陳春蘭自信滿滿地說。

一起走上致富路!”陳春蘭自信滿滿地說。